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胸腔积液

胸膜腔是位于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现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各种因素使胸膜液体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s,简称胸水)。胸膜毛细静水压增高(如力衰竭)、......
目录

形成病因

胸膜毛细静水压增高(如力衰竭)、胸膜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肿)、胸膜毛细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硬化),壁层胸膜淋巴回流障碍(如癌性淋巴管阻塞)以及胸部损伤等,均可胸腔积液,临床常见病因如下:

1.漏出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硬化上腔静征、肾病征、小球肾炎、透析、黏液性水肿起的胸腔积液常为漏出液。

2.渗出性胸腔积液

(1)胸膜恶性肿包括原发性间皮和转移性胸膜

(2)胸腔和的感染结核病和其他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

(3)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炎、硬皮病征。

(4)淋巴细胞异常多发性骨髓淋巴

(5)药物性胸膜疾病米诺地尔溴隐亭、二甲麦角新碱、甲氨喋吟、左旋多巴等。

(6)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炎、脓肿腺炎、食管破裂、膈疝

(7)其他血胸乳糜胸、尿毒症、子宫膜异位症、放射性损伤、梗死后综征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胸腔积液(1)胸闷呼吸困难积液较少(少于300ml)时症状多不明显,但急性胸膜炎早期积液量少时,可有明显的胸痛,于吸时加重,患者喜患侧,当积液增多时胸膜脏层和壁层分胸痛可减轻或消失。中、大量胸腔积液(大于500ml)时,可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并伴有发绀

(2)原发病症状结核病所致胸腔积液者可有低热、乏力、消耗等结核中毒症状力衰竭患者有功能不全的症状肺炎胸腔积液和脓常有发热咳嗽咳痰脓肿者有区疼痛。

2.体征

纤维素性胸膜炎的患者可听到胸膜摩擦音或触及胸膜摩擦感。中、大量积液时,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受限,呼吸浅快,肋间隙丰满,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积液区上呼吸音增强,有时可听到气管呼吸音。

检查方法

1.影像检查

(1)胸和胸部CT一般积液量在200ml左右即可见到肋角变钝。包裹性积液局限于一处,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动。胸部CT在显示积液的同时,还能显示、纵隔和胸膜病变的情况,能提示积液的病因

胸腔积液(2)胸部超声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出现可随呼吸而改变的无回声区,是胸腔积液超声检查特征。胸部超声检查可估计积液量的多少,还可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气胸等。对包囊性积液可提供较准确的定位诊断,有助于胸腔穿刺抽液。

2.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1)外观。

(2)比重、黏蛋白定性、蛋白质含量和细胞数检查。

(3)葡萄糖和pH值:测定胸液葡萄糖含量有助于鉴胸腔积液病因

(4)酶:如乳酸氢酶、淀粉酶、腺苷氨酶等酶活性的测定,用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或鉴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

(5)脂类:积液中脂质的测定有助于鉴乳糜胸和假性乳糜胸

(6)红素:测定胸腔积液红素的比值(大于0.6)有助于渗出液的诊断。

(7)病原体:胸液涂查找细菌及培养,有助于病原诊断。

3.胸膜活检

在B超或CT导下进胸膜活检,对积液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4.胸腔镜或胸活检

对上述检查不能确诊者,必要时可胸腔镜或胸直视下活检,是诊治胸腔积液最直接准确的法。

诊断方法

胸腔积液首先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胸腔积液。然后鉴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即区漏出液和渗出液。最后据伴随症状、各项检查结果和漏出液或渗出液所涉及的病因范围,进一步据,明确病因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治疗。如为减轻症状,必要时抽取一定量的胸水,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1.结核性胸腔积液

多数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做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不仅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使患者体温下降。大量胸液者可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水肿环障碍,表现为剧咳、促、咳大量沫状,双满布湿啰音,PaO2下降,X线胸显示水肿征。此时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尿,控制入水量,严密监测病情及酸碱平衡。抽液时若发生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细、四肢发凉的“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压,防止休克。一般情况下,抽胸液后,没必要向胸腔注入药物。

胸腔积液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故应慎重掌握适应。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泼尼松龙。待患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或消退、胸液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4~6周。

2.肺炎胸腔积液脓胸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胸腔积液,以及促使复张,恢复功能。针对脓胸病原菌,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给药。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法,可反复抽脓或流。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流。少数脓胸可采用在肋间植入流管,并连至水封瓶,将胸腔积液导出。对有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起细菌播

慢性脓胸患者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等症状时,应考虑采用外科胸膜术等治疗。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

3.恶性胸腔积液

治疗性胸穿抽液和胸膜固定术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法。由于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患者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升胸液含蛋白40克),故治疗甚为棘手,效果不理想。为此,正确诊断恶性肿组织类型,及时进理有效治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局部放射治疗。在抽吸胸液后,胸腔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芥、博来霉素等在的抗肿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法。这有助于杀伤肿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胸膜粘连。胸腔注入生物免疫调,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法,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CP)、IL-2、干扰素β、干扰素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可抑制恶性肿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为胸膜腔,可在用胸腔插管将胸液流完后,注入胸膜粘连,如四环素红霉素滑石粉,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以避免胸液的再度成。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

4.漏出性胸腔积液

对于漏出性胸腔积液要针对原发病进治疗,原发病被控制后,积液通常可自消失。当积液量大起明显临床症状时或原发病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通过胸腔流术等法缓解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匍伏堇

下一篇 偏花黄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