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胸壁软组织肿瘤

胸壁组织良性多见恶性少见。儿童和老年者的胸壁组织多为恶性,生长较快的肿恶性可能性很大。良恶性肿表现不尽相同,不同组织类型的肿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分述如下:1.良性胸壁肿(1)脂肪:为常见的胸壁良性肿,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有完整包膜,纤维束间隔,与皮肤、筋膜相粘连。好发于皮下,亦可见于肉间。常发生在部、颈部肩部。通常无症状,多为单发,分硬性和软性两种,后者可生长......
目录

症状体征

良恶性肿表现不尽相同,不同组织类型的肿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分述如下:

1.良性胸壁肿

(1)脂肪:为常见的胸壁良性肿,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有完整包膜,纤维束间隔,与皮肤、筋膜相粘连。好发于皮下,亦可见于肉间。常发生在部、颈部肩部。通常无症状,多为单发,分硬性和软性两种,后者可生长成巨大体。一般体为或分状,多向外生长成外出性肿块;也可向胸腔生长,或同时向、外两个生长成哑铃状;有的自胸锁骨上窝窜出。切线位X线及体层,可见脂肪体呈透亮区,偶有钙化。MRI或CT显示肿边缘清晰、均匀一致的脂肪密度影;若体贯穿全胸壁,则局部肋间隙增宽,多无痛生长;如无症状,且明确的放射诊断,无需处理;如肿增长或有症状,可沿边缘完整切除;少见复发;肿小者切除无困难,巨大而进入胸腔者,须做胸切除。

(2)神经:良性神经鞘肿好发在青年及中年人;常无症状;MRI显示源于周围神经的偏组织包括:Antoni A或Antoni B细胞;Antoni A:小的梭状细胞、扭神经核、胞质不清、透明空;Antoni B:细胞成分很少。治疗:保留神经的肿切除。

(3)神经纤维:单发或多发(见神经纤维病);多数肿部位表浅、生长缓慢、无痛;在累及大神经时,其可能呈哑铃型;组织:扭、延长的细胞束,有波浪状深染的细胞核;治疗:沿周边切除;在神经纤维病,有5%~30%的病人有恶性变。

(4):见于儿童和成人;可位于皮肤、皮下、;常见的有毛细管海绵状和海绵状毛细管海绵状毛细管和海绵状的混体,质软,高出皮肤,呈蓝红色,易溃破出、感染、坏死和成瘢痕,可长成较大体积。肿小者宜早期手术切除,范围较大者,手术切除有困难,破坏性大,前多用激素及激光疗法。海绵状比较多见,皮肤外观正常,要位于皮下,稍高起,分皮下及两种。前者比较局限,高出皮肤呈半球,表面稍带青色。为大量充满液之囊腔所成,柔软似海绵,触诊有囊性感,以手掌压之体会缩小,减压后又膨大,前者有完整的包膜,一般无症状,可做手术切除。后者无明显界限,常不规则地延伸到肋间及胸等深部组织,手术切除出多,不易切除干净,术后易复发。可试用尿素注射疗法。巨大的毛细或海绵状,可因大量液滞留严重地消耗、凝因子Ⅱ、Ⅴ、Ⅶ和纤蛋白原等,而产生贫血和凝机制异常,发生出后甚难控制,故应纠正和凝因子后再做肿切除。

(5)管外皮:罕见的管外皮细胞来源的肿,可位于躯体各部位。可能是良性或恶性,且可从中间型到高度。慢速增长的无痛性肿块。治疗:基于病变的分化程度。

(6)筋膜炎:见于年轻人的、疼痛感、快速增大的病变;50%在上肢。组织:短的不规则束带表现,仅少量成熟原蛋白。治疗:沿病变边缘的切除术。

(7)滑膜囊肿:滑膜为附着在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鞘,是膜的延伸,其层覆以滑膜膜。滑膜囊肿即起源于膜。而囊肿,是没有滑膜结构关节周围囊肿,此类黏液假性囊肿来源于膜或。滑膜囊肿常见于膝关节,偶见于肩、肘、髋和关节,一些肩部滑膜囊肿可能表现为无症状的胸壁肿体可能生长较快,术后有复发可能。滑膜囊肿多无症状,依其大小和部位,可能会有轻度不适感或邻近关节活动受限,压迫神经管罕见。绝大多数病例无明确病因,认为是自发性的囊肿创伤湿关节炎、滑膜炎或Charcot关节可能与囊肿神经滑膜囊肿可起源于腓神经、正中神经神经或桡神经。胸壁滑膜囊肿可能位于肩关节或肋间神经,但也可无明确来源。应手术切除,以除外恶性可能。

(8)纤维纤维发于胸壁深部筋膜膜,比较少见,多见于肩部。发生的原因与外伤家族性结肠息肉激素等有。因基质多,细胞少,故质地较硬,与长轴固定,在横轴向可活动。生长缓慢,为无痛性实质性肿块,大小不定,一旦侵犯丛或腋静,可出现神经症状管阻塞症状。在X线上呈现软组织肿块阴影,偶尔肋骨受压而被侵蚀。其病理细胞态虽为良性,但细胞易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肉眼见似有境界和被膜,但组织检查并无真的包膜,手术时常发生切除范围不够,致术后易复发,复发率25%~65%,故切除范围应超过肿本身,至少要肉眼所见的境界外3cm的部位切除。

2.恶性胸壁肿

(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类似于恶性的纤维肉瘤。治疗:广泛局部切除,如果>5cm,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以放疗。

(2)腔外纤维纤维是少见的起源于组织纤维性肿,以纺锤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为低度恶性肿病因不清,可能与创伤激素、遗传等因素有组织上为分化好的成纤维细胞,且富含原蛋白。多表现为良性肿外观,但浸润周围组织生长,可能为多发性病变(称为侵袭性纤维病)。肿多位于部,在胸部多位于肩部或肩部,以青年人最常见,特是青年孕妇,触诊肿石样硬度。CT、MRI和活检有助诊断。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广泛切除,如切除标本激素受体阳性,可放疗、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前认为,激素可阻止纤维细胞的生长,而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干扰前列腺素的代谢,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在组织肉瘤中生存期最长,术后较常见局部复发。

(3)上皮样肉瘤:好发在青年人手部、大腿、足、膝部的结状肿物。有溃疡及类似肿或类湿小结。可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卵或多角细胞,胞质嗜曙红。广泛外科切除。

(4)腺组织肉瘤:以往曾被称为恶性类器官性颗粒细胞母细胞和恶性非嗜铬性旁体。虽难以确认其准确的来源,但病理界认为它是横纹肉瘤的一个亚型。最常见于大腿前侧,胸壁少见,偶有原发在前或后纵隔的报告。不像其他组织肉瘤那样多运转移到,而是更多见转移,有时可长达30年才出现转移。女性、儿童多见。治疗:广泛切除及放疗。

(5)肉瘤:肿组织类似皮,可为原发或继发性,后者多见于乳腺癌放疗后。罕见,占所有组织的1%~2%,恶性肿的0.7%。可位于胸壁软组织组织,多表现为突人胸膜的胸壁肿,可致血胸。CT显示体为密度较高且均匀或不匀的阴影,可见钙化灶,并有侵袭性生长的特征(如:侵袭肋骨等),体不被增强。MRI显示T1和T2窗均为密度不匀的影像,这一影像特征为所致。治疗依赖肿分化程度和其所在部位,一般认为,胸壁的肉瘤应广泛切除后助放疗,预后较差。

(6)透明细胞肉瘤:青年人好发。慢性生长、无痛。发生在膜区。治疗:广泛切除,并助放疗。

(7)皮肤纤维组织细胞肉瘤:皮肤纤维组织肉瘤,罕见的结状皮肤肿;青年时发病;中度分化;局部复发,但罕见转移。治疗:广泛切除。

(8)脂肪肉瘤:脂肪组织分化来的恶性肿;多位于四肢的脂肪组织。肿细胞与印戒细胞相似(成脂细胞)。分化程度从低度到高度均有。低度脂肪肉瘤:肿细胞与良性脂肪难以鉴。低度脂肪肉瘤的治疗:广泛切除或加放疗;高度脂肪肉瘤的治疗:广泛切除加放疗。

(9)纤维肉瘤:是最常见的组织肉瘤。逐渐增大的无痛性包块。四肢多见,胸壁少见。发病年龄在30~80岁。在出现症状时,其大小常在10cm左右。X线平常正常,除非有骼侵袭。MRI见肿物密度不均匀。组织:簇生型或梭状细胞,胞质稀少,边界不清等。治疗:广泛局部切除,如果>5cm,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以放疗。

(10)平滑肉瘤:可为高度或低度肿;可能与管有;广泛、治性手术切除,加放疗。

(11)神经纤维肉瘤:罕见,可为新生或源于神经纤维病;倾向于高度恶性,因此治疗需广泛切除,或以放疗。

(12)横纹肉瘤:为儿童、青年人最常见的肉瘤,占儿童组织肉瘤的2/3。生长迅速,高度恶性。对多药化疗敏感。组织:梭状细胞、多核巨细胞和球拍细胞等表现。分为3种要类型:①胚胎型多见于婴幼儿,多位于头颈部或泌尿生殖系统(特睾丸前列腺阴道膀胱),胸壁少见;②腺型多见于青年,多见于周边组织,对放疗敏感;③多性好发于老年,常见于四肢组织,胸壁少见,虽对放、化疗不敏感,但是以上3型中预后最好的。治疗:术前化疗后广泛手术切除,并放疗。

(13)滑膜肉瘤:高度恶性;发生在近关节部位,但很少为关节病变;X线会显示病灶钙化组织:肿有梭状细胞成分和上皮成分的双重特性。治疗:广泛切除,并以放疗。

3.性疾病

(1)滑膜骨瘤病:要是青年人患病,以疼痛、僵硬和肿胀要表现。X线表现为细小的点状钙化组织表现为滑膜组织化生或软硬结。治疗:滑膜切除并摘除其游离体。

(2)多发性神经纤维:也被称为神经纤维病,1882年由Von Recklinghausen首次描述,故也称为雷氏现象(综征)。是一种神经皮肤综征,要表现为皮肤的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和皮下与体多发的神经纤维。大约30%的纵隔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病的表现。

其至少分为2型,即:①“传统型”:以皮肤病变为显著,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部位病变;②“中型”:皮肤病变不明显,而以双侧神经

其特点为:新生的活婴发病率约为1/3000;重要诊断指征是伴有Crowe征,即:腋下、甚至全身皮肤雀斑;除原发在皮下外,最多见累及骼系统,15%累及部,神经纤维很常见于后纵隔,发源于椎部者可能在椎管、外成哑铃。原发在肺实神经纤维罕见。

多发性神经纤维可并发以下疾病:①约20%的35岁以上患者,可发展成不明原因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及大疱,有人认为纤维性病变与间充质缺陷而导致原发的原蛋白沉积有;②有皮系统异常(嗜铬细胞);③脏异常(动脉狭窄伴恶性压);④约有5%可发展成神经纤维肉瘤,多转移至;⑤可伴发的其他恶性肿有:肉瘤淋巴横纹肉瘤等。

用药治疗

不论良性、恶性,在身体条件许可下均是手术指。手术治疗的的是切除病变防止局部复发,维护胸壁的完整性,保留胸壁的功能。

良性肿可做局部切除,恶性肿以及不能确定良恶性者,均应广泛、整块地切除,并胸壁重建。据不同手术部位采用卧位或侧卧位,切据肿切除的范围及重建胸壁的法来决定。在肿未侵及表层肉和皮层情况下,可用弧的皮瓣切,以加强胸壁缺损的保护。在显之后可在它上或下其边缘4~5cm处切除约4cm长的一段肋骨,并由此探指进入胸腔,了解肿深部的大小及系,确定切除的范围。恶性肿的切除范围应超过肿边缘,上下应包括正常的一段肋骨胸膜。并包括受侵犯的浅表层,壁层胸膜,肋间组织及其神经管以及区域淋巴结。如已侵入部,可同时行适当的切除。胸壁上部的肿切除在技术上较困难,此部位肿也容易侵犯锁骨管和神经,增加切除困难。必要时,可以切除部分锁骨以显前胸壁肿。胸壁后上的肿,可照胸壁成术的法将其切除。有时也可以前外第3肋间切进胸,从胸将肿切除。胸骨的部分或全部切除不会严重影响胸廓的整体性,两侧肋骨也不会因此而浮动或移位。必要时,胸骨可连同两侧锁骨头一并切除。恶性肿术后病理类型进放疗、化疗。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注意卫生,理搭配膳食。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病理病因

前暂无相资料

疾病诊断

前暂无相资料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前暂无相资料

其他助检查:

1.X线平所见 所有组织在治疗之前均应拍胸部平脂肪等可表现为脂肪密度病变;滑膜肉瘤肉瘤可见点状钙化肉瘤化性炎可见化;骨髓炎、原发性病或组织所致的膜反应等骼异常表现。

2.CT扫描 显示受累及破坏范围,有助于诊断皮质下破坏及骨折钙化化,对软组织病变不如MRI,但可发现直径≥5mm的软组织包块,用于肿分期,如:部继发病变。

3.MRI 是最有价值的影像检查,但其仅限于较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可清楚鉴(恶性)病变起的大范围软组织病变,还是原发的组织;T1相和T2相密度都低的病变,提示为纤维、广泛瘢痕组织、皮质或密质,或是异物,如:体;T1相高、T2相也高,提示可能为脂肪,低分化脂肪肉瘤偶可表现为T1相低、T2相高,这种影像也见于任何胸壁病变、肿或其他的良、恶性疾病。

4.扫描 99Tc标记的双膦酸盐,常用量是500~600mBq;显示高密度影,且影像延迟;炎性病变也可显示高密度影;也有采用99Ga者。

5.管造影 明确供养管和肿邻近大管的系;肿造成的管移位,评估手术切除肿的可能性;在术后前肿管栓塞;动脉化疗。

并发症

脓肿溃疡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1.肿的分期(Enneking分期) 组织肉瘤最常转移到部,淋巴转移及转移相对少见,标准的分期检查包括:淋巴结的体检、X线胸、胸部CT、全身扫描等;无转移表现的病人预后较转移者要好得多。

2.组织分级 高度病变预后比低度病变者差。横纹肉瘤预后最佳,恶性纤维组织细胞预后最差。

3.肿大小 虽然小病变(<5cm)很少是恶性,即使是恶性,其预后要好于较大的肿。肿大小的界定是人为规定的,小肿一般认为其最大直径应<5cm。

4.病变的深度 浅表(皮下)的组织肉瘤预后较深部(筋膜以下)肿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啤酒酵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