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婆罗门参

婆罗门参 婆罗门参:Tragopogon pratensis L.),为草地婆罗门参,为菊科婆罗门参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婆罗门参无毛;下部线形或线状披针,基部半抱全缘,有时皱波状,中上部与下部,渐小;头状花序单生端,花序梗果期不扩大;总苞柱状,长2-3厘米,总苞8-10,披针或线状披针,长2-3厘米,先端渐尖,下部棕褐色小花黄色,干时蓝紫色;瘦果灰黑或......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甘、淡,平。

功效

健脾

主治

病后体虚,小儿疳积头癣等病

用法用量

服:汤,3-12g;15-30g。外用:适量,捣汁搽。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生理特性

婆罗门参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20cm。柱状,粗厚。粗壮不分枝分枝,无毛或被柔毛。扁平,条状披针,基部宽大,半抱头状花序大,单生,长5-8cm;梗在头状花序下明显膨大,空总苞1层,8个,少有5个;全部状,红色或红紫色,先端5齿裂。瘦果直,褐色黄褐色,边缘瘦果鳞片突起;果直伸,光滑,与果身等长,先端不扩大增粗;冠毛一层;污黄色;基部有一圈白色蛛丝状柔毛。

生长环境

生于田野荒地、村落路旁,也有栽培。分布于陕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或锥,长10~20cm,部直径0.5~2.5cm,常有膜质残存叶基。支断落处常有黑褐状物。质脆,断面皮部白色,木部淡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或裂隙。有豆腥,味苦而微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婆罗门皂荚

下一篇 中草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