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食疗

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法。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为。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养素的可食性物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提供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食物的炮制不仅限于“匕燔肉”和“石上燔谷”,烹调法日益多样化,食物的味道也更加可。此时期还出现了,在《吕氏春......
目录

历史

食疗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食物的炮制不仅限于“匕燔肉”和“石上燔谷”,烹调法日益多样化,食物的味道也更加可。此时期还出现了,在《吕氏春秋》中就已有“仪狄作”的记载,但最初只限于粮食作物和果实自然发酵而成的,此后又出现了复成分的食用和药用

战国时期的《》是我国第一部医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东汉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服药期间还应忌生冷、粘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隋唐时期有很多食疗专著问世,如孙思邈的《千金要》卷二十四专论食治,他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后《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专著都系统记载了一些食物药及药膳。宋代的《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一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法。宋代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专门论述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问题,重点谈论了饮食养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很多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此外,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及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禁忌

食疗可以说,低盐饮食是绝大多数的脏疾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基础。低盐饮食严格讲就是限制钠的饮食。因此所有含钠高的食物都应限制。高钠食物要有两大类:一是食盐、味油、等调味品;二是各种盐脯制食品,如各式脯菜、咸菜、腊肉、腊、香肠、红肠等。每日食盐量控制在

2~3克(中号膏盖为1克)或油10~15毫升。低盐饮食用第二类食物。味的含钠量是食盐的一半,也必须注意限量使用。此外,各种面制食品中一般也含有一定量的钠(小苏打),因此也应限量食用。由于各种天然新鲜食物的含钠量都很低,因而只要注意限制调味品的使用,即少用盐、味油,多用糖、,低盐饮食是不难做到的。此外,中药"秋石"和市售低钠盐都可以用来增加咸味。但是,它们的要成分是氯化钾,因此应当咨询医师。在少尿无尿功能衰竭晚期时应慎用或不用,以免导致高钾血症。低盐饮食要适用于有肾病征、压和少尿脏病患者,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脏病饮食。但是,以小管损害为脏病患者一般不能采用低盐饮食。因为这些疾病时可能会发生钠在尿液中丢失过多,导致低钠血症容量不足等问题出现。故此时应注意补充钠,宜进食高钠食物。

1、下面是不同的编者列的药物与食物配伍忌:

(1)一般用发汗药应生冷,调理油腻,消肿理气豆类,止咳平喘药腥,泻药瓜果。

这些要包括:猪肉乌梅桔梗黄连、胡芡黄、百合苍术羊肉半夏、菖蒲,忌铜、砂;狗肉商陆,忌杏仁鲫鱼反厚朴,忌麦冬猪血地黄何首乌猪心吴茱萸鲤鱼朱砂肉忌白术李子;葱忌常山、地黄何首乌、蜜;蒜忌地黄何首乌;萝卜忌地黄何首乌茯苓土茯苓威灵仙等。 (2)古人对食物与食物的配伍也有一些忌讳,其道理虽不充分,但在药膳应用中可作参考。

这些忌是:猪肉荞麦鸽肉鲫鱼、黄豆;羊肉狗肉忌蒜;鲫鱼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猪肝荞麦、豆鲤鱼肠子、肉;鲤鱼狗肉龟肉苋菜、果;鳝鱼狗肉狗血肉忌猪肝蛋忌桑椹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鳖肉猪肉兔肉肉、苋菜、鸡蛋等,这些忌的应用要是宜使人气滞、生、生疮、发病等。

2、四季饮食宜忌

四时调食,即顺应自然界四时之变化,适当调自己的饮食。这种四时调食的观点是建立在中医养生整体观念基础上的。饮食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一个面,所以在饮食面也应该适应自然界四时候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

春三月,人体肝气当令,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免肝气生发太过,特是素体肝阳偏亢者,春季最宜复发,因此除了注意饮食调外,最好以药物预防,可用甘味食物养脾气

夏三月,暑热,人体消化机能下降,故宜吃清淡、宜消化的食物,特要注意多吃些养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夏天出汗较多,津液相对亏乏,故适量饮用“绿豆汤”等冷饮,补充水分、清热解。但冷饮不宜过量,否则有害无益。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饮的习惯。现代研究明,除含有粗纤维质、绿素外,还含有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维生素麦角田醇、挥发油,以及少量的烟酸、硫胺、叶酸、蛋白质、矿物质等。饮能提,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因此,夏季饮要比冷饮效果更好。 秋三月,是肠道疾病的好发季,此时尤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入”。此外,立秋之后,不可贪吃冷饮凉食,以免损伤

冬三月,阴盛阳衰,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较好时机。冬季进补的键是食补,补益之品甚多,可因人而宜。

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头晕、出虚汗等症时,可用人参鸡汤;血虚者,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手足麻木时,可以多吃红枣、桂、动物的肝脏阴虚者可吃团乌龟和淡菜等;阳虚者可进补牛、羊肉狗肉等温中补虚、和暖身的食品。

食疗误区

什么是食疗误区

进补

食疗养生补错向。有些人自觉身体虚亏,便常用补益药如人参黄芪淮山羹、参芪之类来进补,以为有益无害,不料这类东西对阴虚的人(面色苍白、惊悸不安、低热、盗汗渴、舌红少苔、失眠多梦)来说是不可用的,用了反而消耗阴津,使症状更加重。上述诸补益食疗气虚的人很有作用,这类人动则气喘头昏自汗、大便稀薄,脏下垂(下垂、下垂、子宫下垂、肛),用上述补益药就对症了。所以,必须对症进补。再如,有些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大都出现肺阴虚的症状(咳嗽少而稠,有时咯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如用了偏于甘温的红人参,反而使病情加重,应该用西洋参沙参以益养阴清热,对于此类阴虚咳嗽,用鲜地粥、蜜饯百合来服用,是有益的。补益过头。老年人大多消化力弱,胃虚弱,此时如用了多量的龙眼肉、熟地、阿胶之类滋腻之品,将使消化能力减弱,饭量减少,出现腹胀腹泻症状。所以滋腻太过,也是进补中常易出现的错误。如老年人如确实阴虚,要用熟地、阿胶之类,也应小量,不宜过于滋腻。服用适量冰糖黄精汤、一品淮山之类也是个良好的选择。鹿茸确能补助阳,是著补阳药,如骤用大量,就会了现子流、眼红、头晕等上症状。所以要掌握一个度,从小量始。想当然进补。有些人认为维生素是补品,多用无妨。比如鱼肝油维生素A及维生素D,人体在维生素A缺乏时可得干眼病及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时可导致佝偻病,但实际上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A已足够生理需要,只有在得了慢性炎、腺炎、腹泻时才会出现维生素A的缺乏。此时,一面应针对病因治疗,一面适当补充维生素A。如盲长期大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毛发落,皮肤瘙痒,维生素D盲长期大量应用,可致低热、烦躁厌食肝脏肿大、脏损害、硬化等。其他的维生素类药品,也不宜盲想当然用来作为补药,如维生素C长期大量服用,可致输尿管膀胱结石维生素B1大量盲应用可致头痛烦躁律失常、浮肿和神经衰弱

滥用药物食品

近些年来,"药物食品"流起来。这些"药物食品"一旦滥用,危害很大。它能使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甚至致病。如"人参软糖"、"鹿茸软糖"、"人参奶粉"、"人参饼干"等。人参有促进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鹿茸一般用来治疗阳痿,儿童如随意食用这类所谓"药物食品",会使儿童早熟,出现长胡须,长阴毛等性发育提前现象。还有些"药物食品"(如一些饮料)含有咖啡因等兴奋药物,大量使用,干扰人体的生物律,有害健康。还有的人自制"药物食品"。如有人认为甘草是有益无害的良药,加上其甜味很可,于是便把甘草水当饮。这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甘草"服久了会产生类似上腺皮质激素样的副作用,使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多,导致高钠、缺钙性抽搐。更有甚者,久服甘草可导致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一旦出现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有的患者就需要终生服用强的松之类的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维持生命。

不辨宜忌

在进食疗的过程中,辨清食物对不同的人的宜忌十分重要。比如吃,许多人认为人人皆宜。其实不是如此。所含的鱼油要是二十碳五烯酸,具有抑制凝集的作用,对防治冠病和成大有益处,可是因其降低了的凝聚性,可起各种自发性出,包括。有研究表明:因纽特人以食,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病和栓,但却成了他们重要的死亡原因。所以,有倾向或已有过史的人,就不宜盲大量进食类。

注意事项

遵守食疗原则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与此相反,若不遵守食疗原则就不利于这种的,甚至有害。现将有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食不偏嗜

食疗理膳食首先要求人们饮食要多样化。中医五味代表各种食物及其特点,也认为各种食物的摄取不能有偏;如果长期偏食,就会影响正常生理状态甚至发生疾病。如《黄帝》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以劳,短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沮驰,精神乃央。”又说:“多食咸,则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拨;多食辛,则急而瓜枯……。”都反复说明了这一问题。

理膳食也要求人们膳食的粗细、荤素要搭配、协调,尤其不能吃含饱和脂肪酸过多的动物性膳食。因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增高固醇的含量,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病。古代中医也指出“膏粱厚味”足以使人致病。

生活中人们确有偏食辛辣者,有偏食、油腻者,有嗜醇者;儿童多偏爱零食、肉食。这些对健康都是不利的。在味的偏爱中,爱吃较甜或较咸都是有害的。甜食要是糖或含糖的食物,由于龋齿的发病率与食糖多少呈正相,故要少吃糖和甜食保护牙齿。咸食是盐和含盐的食物,盐含钠和氯。由于压的发病率与钠的摄入呈正相,故食盐不宜多吃。为了预防压,每人每天吃盐以不超过10g为宜。压病人尤以限制吃盐为好。至于饮用高度白若无制,会使食欲下降、饮食减少,以致养缺乏,严重的还会产生硬化。因此应少饮或不饮,尤其是高度。孕妇、儿童则均忌饮

此外,《黄帝》指出:“饮食者,热无灼灼,无沧沧”。《金匮要略》也说:“服食其冷热”。说明既不能过食生冷、瓜果,也不能食温度过高、辛温燥热的食物。因为前者易损伤胃阳起少食腹泻腹痛,或妇女月经不调等;后者易肠积热、伤阴劫液,干、灼热腹痛便秘,也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饮食有

饮食有或饥饱适当都是指饮食要适度,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它是保理膳食的重要容之一。一般来说,当食欲得到满足时,热量需要即可以满足,表示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的体重也可以维持正常。进食过少消瘦,进食过多肥胖,无疑都是不好的。

我国古代对饮食过多给人带来的损害十分注意。《黄帝》说,饮食“勿使过之,伤其正也”。首先是“饮食自倍,肠乃伤”。再则可起某些疾病。对于饮食养过于丰富造成的严重后果,《寿世保元》指出:“恣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蚀脏腑,精神虚矣!”

如何掌握好饮食有《饮膳正要》说得好,“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至今也是十分可的。

病中饮食宜忌

早在汉代《金匮要略》就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它表明疾病时对饮食应有所选择,由于疾病和候的不同,饮食宜忌也不一样。如胃虚腹泻腹痛者,宜食易消化、能补脾温中的饮食,如含山药莲子大枣、砂仁、胡椒之类的饮食;忌食凉的生冷瓜果和滋腻的饮食,如棒、冷饮、西瓜糯米饭、海参、肥肉。阴虚热,发热心烦渴者,宜食能养阴清热的饮食,如含西瓜番茄芹菜莲子麦冬之类的饮食;忌食温燥、辛烈刺激的饮食,如姜、辣椒羊肉、浓咖啡糖尿病人宜食有助于降糖的饮食,如含山药麦冬、甜菊黄芪之类的饮食;忌食制糖及其制品。一般来说,患病期间,都宜食性质温和、易消化、理的饮食,忌食坚硬、粘滞、腥臭和过于油腻的饮食。

在疾病初愈,食欲刚好转时宜以糜粥调养,不可骤进日常饭菜或肉食之类厚味的饮食。以免难于消化,受累,甚至病难痊愈或疾病复发。尤其是肠道疾病较为常见。

除上术外,一般性饮食卫生也是值得注意的。

疾病食疗

牛皮癣的食疗

槐花

做法:办法是将生槐花土茯苓各30克放入锅,参加适量的水烧半小时,去渣取出汁液,再参加粳米60克成粥,放入适量红砂糖调匀便可食用。每天如此进食1次,10天为1个疗程。这种粥具有清热凉血、袪止痒等作用,能有效缓解牛皮癣的症状

盆腔炎食疗

食疗

作者:李保坤

食生化痰好。葱姜汤,治感冒。

富含碘,海带妙。绿豆,解毒巧。

乳汁少,猪蹄要。吃菌菇,肿消。

番茄,容俏。美葡萄,人不老。

生乌发,食核。想减肥,黄瓜好。

胃炎大蒜妙。食冬瓜,能利尿

,紫好。排毒素,白菜俏。

吃菜,癌症少。食桔皮,粘消。

固醇,啤妙。食禽蛋,记事牢。

生津乌梅巧。抑癌症,猕猴

药,蜂蜜好。食银耳,防衰老

食疗鼻祖

播报

唐代著医药家孟诜(shēn),公元621~713年 ,河南汝州人 ,中医食疗养生孟余堂。 他是孙思邈的真传弟子,又是与孙思邈齐的唐代四大医。被誉为“世界食疗祖”。

传世著作

孟诜的一部治疗疑难杂症的医药专著《必效》,提出了用麻布配药水对黄疸炎诊治进测检的法,被赞为最早的pH试纸。

孟诜的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的原理相一致,对我国和世界医的发展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孟诜的《食疗本草》详细记录了多种食药的忌。

食疗本草》明确了动物脏器的食疗功效,如牛肝治痢,牛肚消渴牛肾羊肚胃病虚损止虚汗羊肝性冷治虚损,猪肾肾虚猪肠虚渴,猪肚暴痢虚弱等。

食疗本草》提出因人因时因地的与四时季变化相应的思想,如“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秋省辛增酸,以养肝;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

食疗本草》除了十分注意食疗的季变化外,同时也强调了食疗的地区性,对南、北的不同饮食习惯和食用同一食物的不同效果做了详细的记述。

食疗本草》还收录有丰富藻菌类的食疗应用。除了记录有食药的性味治、食物宜忌外,还附有很多简便实用的食疗等,实用性很强,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慢性心包炎

下一篇 慢性肺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