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风黑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肠风黑散
处方:败酱(烧)、木馒头(烧)、乌头(去核)、甘草(炙),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肛门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并皆疗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肠风黑散
处方:荆芥(烧)60克 枳壳90克(去瓤,60克烧,30克炒)乱发(烧)槐花(烧)槐角(烧)各30克 甘草(炙)猬皮各45克
制法:先将诸烧药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烧存三分性,出火气,再与甘草、枳壳同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主肠胃积热,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
《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肠风黑散
处方:败棕(烧)2两,木馒头(烧)2两,乌梅(去核)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煿,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肛门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
《直指》卷二十三:肠风黑散
处方:败棕1分,头发1分,木馒头1分,木贼(各烧存性)1分,槐角(炒)1分,枳壳(制)1分,甘草(炒焦)半分,乌梅肉(炒)半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陈米饮乘热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肠风黑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