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Marie-Bamberger综合征

Marie-Bamberger综征(Marie-Bamberge syndrome)又称肥大性关节病、慢性关节病、全身性肥大性关节病、继发性关节病。该综征首先由Bamberger(1889)报道,翌年Marie又将已认为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依其具有改变并有慢性部疾病,而另命性增殖性关节病,故此综征而得。1963年Berman对本综征的定义,补充了3......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

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详。

症状

1.杵状指 该综征几乎均有杵状指(),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见指甲轻度弧状改变,重者可呈典型的鼓槌状。

2.关节症状 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以前和下肢最为常见。疼痛多为持续性,关节压痛,但少见红肿及皮下结

3.部慢性疾病表现 如慢支,阻塞性肿,肺癌等,病的出现往往在部疾病以前,如肺癌

检查

实验室检查少数患者在关节症状明显时,可有体温升高,沉增快。

X线检查病变最常见于掌、、桡、胫、腓等,病变为两侧对称性的膜增生。一般由干远端始向近端蔓延,逐渐减弱。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干。甚至达骺端。增生的膜呈边状或呈葱皮状分层,厚度约1~10mm。此外X线上可显示长管状质疏松,皮质变薄,末端指()增大。

鉴别诊断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助检查即可诊断。

克山病相鉴

预防

当原发性部疾病治愈后,本征的临床症状可迅速消失,骼病变亦可逐渐吸收消失。

治疗

1.亏虚型:该型的关节要表现为手指、脚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疼痛以酸痛为,疼痛部位喜喜揉,遇劳痛甚,休息时痛轻,常反复发作。该症患者还常伴有无力、面白肢冷,淡苔白,沉细等症。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补益,可选用杞菊地黄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皮、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用水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刺平,每次服5,每日服3次;或选用关节,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早晚饭后服用;或选用天麻,每次服4,每日服3次。

2.瘀血阻滞型:该型的关节要表现为手指、脚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痛有定处,动则加剧,痛剧者不能转侧,痛处拒。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涩。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活化瘀、理气止痛为,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水蛭三七(研粉)、地龙党参蒲黄各10克,全虫、红花各5克,每日一,用水服。也可选用中成药活止痛囊,每次服4粒,每日服3次;或选用云南白药囊,每次服2粒,每日服2次;或选用息痛囊,每次服2粒,每日服3次。

3.风寒湿阻型:该型的关节要表现为手指、脚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有沉重感,常逐渐加重,虽静卧也不缓解,遇阴雨天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常转侧困难。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苔白腻,沉而迟缓。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祛湿、温,可选用蠲(音捐)痹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羌活姜黄当归黄芪赤芍防风桑枝桂枝葛根独活威灵仙各10克,炙甘草5克,每日一,用水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寒湿痹颗粒,冲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或选用刺消痛液,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或选用,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

关节病患者除可服中药外,还可外用下列中成药配治疗,以便提高疗效:

(1)中华跌打:取本品1-2,研碎,加适量白,将其调为稀糊状,将药糊均匀地涂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包扎,用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外时可适时在料上滴入白,以保持湿润,借以增强疗效。一般患者连续用药7-10天,即可起到活、消肿止痛的作用。

(2)痛灵囊:取本品4粒,于睡前半小时用黄对少量温水送服;另取痛灵囊2粒,去掉囊,用黄将其调为稀糊状,外于患部疼痛处,用纱布包扎,用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两个疗程,可起到活瘀止痛的作用。

(3)湿止痛膏: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日换药一次,可起到祛、活、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选用麝香膏、麝香虎骨膏、云南白药贴膏等。

(4)骨痛贴膏: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次(每张)贴12小时,每日贴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1~2个疗程,即可起到祛、活、消肿止痛的作用。

(5)正骨水:取少量本品放于手掌上,然后用手掌将患处皮肤按摩至有温热感,再将热水袋放在患处热,每次10~30分钟,每日2~3次,可起到活、通止痛的作用。

(6)质增生一贴灵: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次(每张)贴12小时,每日贴一次,15~20天为一个疗程,可起到活化瘀、、除湿结止痛的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朴树叶

下一篇 十八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