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枇杷花

枇杷花,中药。为蔷薇植物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的。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具有疏风止咳、通窍之功效。常用于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中带。味淡,性平。归疏风止咳。用于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中带服:汤,6-12g;研末,每次3-6g......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淡,性平。

归经

功效

疏风止咳。

主治

用于头风鼻塞流涕,虚劳久嗽,中带

用法用量

服:汤,6-12g;研末,每次3-6g,吞服;或入。外用:捣

相关配伍

1、治头风流清涕枇杷花辛夷等分,研末,服二钱,日二服。(《纲》)

2、治枯痨咳嗽中带黑枇杷花6g,鲜地棕12g,珠珠七60g,石竹60g,淫羊藿60g,肉服。(《重庆草药》)

3、治咳嗽气喘,(枇杷9-15g(蜜妙)。水服。(《恩施草药手册》)

4、治鼻渊枇杷花辛夷薄荷各6g,苍耳子12g,菊花9g,服。另将药渣放罐水,以湿毛巾盖罐上,趁热熏部。(《安徽草药》)

炮制

一、采集加工:冬、春季采,晒干。

二、炮制法:净制,将原药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江苏》)

植物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倒披针、倒卵形或椭,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花序生,长10-19厘米,具多;总花梗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直径12-20毫米;萼筒浅杯状,长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长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丝基部扩展;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子房端有锈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果实或长,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落;种子1-5,球或扁球,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期10-12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药材性状

花序,密被绒毛。苞片凿状,有褐色绒毛。花萼5浅裂,萼管短,密被绒毛。花瓣5,黄白色,倒卵形面近基部有毛。雄蕊20-25;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5,柱头头状。微清香,味微甘、涩。

药理作用

1、止咳作用。

2、镇痛作用。

现代应用

治疗蛲虫病百日咳,感冒,气管炎,气管咳嗽和青年痤疮等。

相关论述

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头风流清涕。”

2、《重庆草药》:“治枯痨咳嗽中带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心包炎

下一篇 膏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