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肺胀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三脏虚损,从而导致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肺胀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所起。肺胀科常见病、多发病。肺胀的临床表现,当西医中慢性阻塞性肿、慢性源性心脏病、老年性肿出现肺胀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肺胀辨证论治。肺病迁延(30%): 肺病迁延肺胀多见于内伤久咳、久喘、久哮、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
目录

病因介绍

肺病迁延(30%):

肺病迁延肺胀多见于内伤久咳、久喘、久哮、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逐步发展所致,是慢性肺系疾患的一种归宿。因此,慢性肺系疾患也就成为肺胀的基本病因。  

六淫乘袭(25%):

六淫既可导致久咳、久喘、久哮、支饮等病的发生,又可诱发加重这些病,反复乘袭,使它们反复迁延难愈,导致病机的转化,逐渐演化成肺胀。故感受外应为肺胀病因。  

年老体虚(20%):

年老体虚肺胀患者虽可见于青少年,但终归少数,而以年老患者为多。年老体虚,俱不足,体虚不能卫外是六淫反复乘袭的基础,感后正不胜而病益重,反复罹病而正更虚,如是环不已,促使肺胀成。病变首先在,继则影响,后期病及于。因开窍,外皮毛,表卫外,故外、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导致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气功能失常。若肺病子盗母气失健运,则可导致两虚。伤及衰惫,摄纳无权,则气短不续,动则益甚。且水,肾阳衰微,则不化水,水泛溢则肿,凌则喘咳心悸相通,心脏血脉肺虚失职,则涩滞,环不利,更加壅塞,造成气虚滞,气郁,由的恶性后果,临床可见心悸紫绀水肿舌质暗紫等症。心阳命门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肾阳衰,可呈现喘危候。  

病理因素有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它们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痰饮的产生,初由气郁滞,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因肺虚不能布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化,浊潴留益甚。、饮、湿(浊)同属津液停积而成。痰饮水浊潴留,其病理是滞塞气机,阻塞道,不能吸清呼浊,清气不足而浊有余,气胀满不能敛降,故胸部膨膨胀满,憋闷如塞。水饮亦可损伤正气和妨碍血脉气虚气滞成,因,本已年老体虚,下元虚惫,加之喘咳日久,积年不愈,必伤,反复发作,由,必致俱虚。气滞不纳气逆气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S能交相贯通,以致清气难人,浊难出,滞于胸中,壅埋于而成肺胀瘀血的产生,与气虚浊壅阻,涩不利有瘀血成后,又因瘀而滞,加重气滞塞胸中,成为肺胀的重要病理。  

由此可见,肺胀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标实为浊、水饮瘀血气滞化与热化之分;本虚为气虚,晚期则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其基本病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壅于胸,滞留于瘀阻结道,导致体胀满,张缩无力,而成肺胀。如有停饮,又复感风寒,则可成为外寒。感受风热郁化热,可表现为浊壅盛,或扰,蒙窍,,则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昏迷;,热耗灼阴,失养,阴虚旺,肝火上扰,气逆升,动则发生肢颤,抽搐;热迫,则动而致出。亦可因气虚日甚,不摄而致出。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阴损及阳阳虚不能化气水,成为阳虚水泛;阳虚至极,出现肢冷、汗出、微弱等元阳欲现象。

疾病预防

防止常感冒、内伤咳嗽迁延发展成为慢性咳喘, 是预防成本病的键。同时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既病之后,更应注意保暖,秋冬季候变化之际,尤需避免感受外。已发病,立即治疗,以免加重。平时常服扶正固本方药增强正气,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忌烟及恣食辛辣、生冷、咸、 甜之品。有水肿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并发症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故有长期的咳嗽、咯气喘症状,胸膨胀和病变由的过程是逐渐成的。早期除咳嗽、咯外,仅有疲劳或活动后有心悸气短,随着病程的进展,壅塞肿满逐渐加重,叩之膨膨作响,自觉憋闷如塞,心悸气急加重或面爪甲紫绀;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颈动甚,右胁下症积,下肢浮肿甚至有腹水。病变后期,喘咳上气进一步加重,倚息不能平卧,白粘增多或咯黄绿脓痰紫绀明显,头痛,有时烦躁不安,有时志模糊,或嗜睡或谵语,或有肉困,震颤抽搐,甚或出现咯血吐血便血等。舌质多为暗紫、紫绛,瘀暗增粗。

常见症状

喘、咳、、胀,即喘息促,咳嗽,咯,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等是肺胀候特征。病久可见紫绀心悸浮肿等症。兼外或调治不当,其变坏病可见昏迷抽搐以至喘等。 

疾病检查

1、常规临床检查:体检可见桶状胸,胸部叩诊为过清音,部闻及哮鸣音鸣音及湿性锣音,且音遥远。

2、X线检查是心脏、大管最常用和首选的影像检查法,能明确许多心脏、大管疾病的诊断。

3、电图检查等支持西医肿、病的诊断。

诊断鉴别

诊断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多及烦躁心悸等,以喘、咳、、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等危重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或出等症。  

3.有长期慢性喘咳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一般10-20年成;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 

4.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过劳、暴怒、炎热也可诱发本病。

诊断 

肺胀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气,喘满为症,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如下。  

1.哮病哮痼是一种发作性的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是包括哮病的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每次因外感诱发为逐渐加重,治疗后逐渐缓解,发作时瘀阻痹的症状较明显,两病有显著的不同。

2.喘病喘病是以呼吸困难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症和治疗的重点。但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治疗方式

治疗原则  

标本虚实,分选用祛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时偏于实,侧重祛据病的性质,分采取祛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以补养,益健脾,或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时则应扶正,救阴回阳。祛扶正只有次之分,一般相为用。  

论治,风寒饮,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白稀,呈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或有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浮紧。治法:温,降逆涤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化饮;半夏甘草降逆;白芍五味子收敛,使中有收。若咳而上气中如有水鸡声,表寒不著者,可用射干麻黄汤。若饮郁化热,烦躁而喘,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  

疾病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可更好的恢复。

饮食保健

饮食面要做到规律、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选择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养价值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泡桐树皮

下一篇 燥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