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疝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局部发育异常或薄弱(28%):
(1)颈部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存在一裂隙,而且肺尖部的张力较高,膨胀及收缩差较大,可造成局部的肌肉松弛,尤其Sibsons筋膜缺损、薄弱或撕裂时,肺组织可通过这个薄弱的裂隙疝入颈部,导致颈部肺疝。(2)纵隔胸膜前上部和后下部各有一生理薄弱点,当薄弱明显或存在其他发育缺陷时(如一侧肺缺如等),肺组织易通过此处凸入纵隔,形成纵隔肺疝,又因纵隔与颈部是相通的,病变发展时可一直向颈部延伸,形成纵隔-颈型肺疝。
创伤(30%):
创伤可导致胸壁缺损、薄弱,当胸或肺内压异常增高时肺组织可疝入肋间,导致胸部(肋间)肺疝。(1)肋骨骨折、胸膜壁层及胸壁肌肉撕裂可造成胸壁缺损、薄弱或气胸,继而造成肺疝。(2)外伤等导致局部神经损伤,久之造成局部肌肉萎缩、张力降低并形成肺疝。(3)胸膜壁层、肋间组织损伤处理不当,如伤口较长的胸壁穿透伤,只缝合胸壁皮肤,而未缝合胸壁肌肉、胸膜壁层,可致肺疝的发生。
遗传(15%):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肺疝的疝囊为胸膜壁层,颈部肺疝的疝内口为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的裂隙,纵隔肺疝的疝内口乃纵隔胸膜前上部和后下部的生理薄弱处,胸壁(肋间)肺疝的疝内口为胸壁损伤缺损部,疝内容物为肺组织,且大部分属“滑动型”,很少出现嵌顿,肺疝较小时,对呼吸等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若疝块较大,可发生嵌顿或压迫症状,如大的颈部肺疝压迫颈动脉而出现相应症状等。
(1)按病因分型:有先天性肺疝(congenital lung hernia)和后天性肺疝(acquired lung hernia)两类,后者有创伤性肺疝(traumatic lung hernia),自发性肺疝(spontaneous lung hernia)和病理性肺疝(pathological lung hernia),病理性肺疝多为肿瘤或感染所致。
(2)按发生部位分型:有颈部肺疝(cervical lung hernia),胸壁(肋间)肺疝(intercostal lung hernia),膈肌肺疝(diaphragmatic lung hernia)及纵隔肺疝(mediastinal lung hernia),其中以颈部肺疝发病率最高,占本病的50%~60%。
症状
1、颈部肺疝较小时,一般无明显不适,仅在咳嗽气喘时颈部见到软组织包块,包块时隐时现,屏气用力时软组织块明显,肺组织疝出较多可出现局部胀感,转头时造成不适,少数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压迫颈动脉出现相应症状,查体:在锁骨上凹,颈部可扪及软组织包块,用力,屏气时明显,包块可闻及呼吸音。
2、胸壁(肋间)肺疝病人既往多有胸壁损伤病史,一般在损伤数周或数月后发病,主要症状体征是胸壁损伤处膨出包块,肋间肺疝所形成的胸壁肿块的特点是呼气时增大,吸气时减少,多无不适,也可随局部膨出感局部疼痛,咳嗽和屏气时膨出明显;触之柔韧感,按揉后可消失。
检查
1.X线透视拍片检查
(1)颈部肺疝X线透视,可见颈部含气的软组织块影与肺尖部的肺组织相连。颈部软组织块影的大小与胸腔内压力呈明显正相关,吸气时软组织影增大,呼气时缩小,呈规律的周期性增大缩小改变。
诊断
其他部位的肺疝,除非发生嵌顿,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不少病人是查体时偶尔被发现的。
1.病史 颈部或胸部出现包块,随深呼吸,屏气改变。
2.体格检查 包块柔软,按压可消失,局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
3.X线表现
(2)包块随呼吸运动而发生改变。
鉴别
并发症
(1)肠管嵌顿:正常情况下,疝的内容物(常为肠管)可以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经疝环进入疝囊,并可自行(或经外力)回纳至腹腔内。当各种原因(如摩擦、粘连等)使可复性疝的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局部肿块增大时,说明并发了肠管嵌顿,此时称为嵌顿性疝。肠管嵌顿后主要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肠管绞窄:如果嵌顿性疝持续存在,未能及时地处理和治疗,疝的内容物(主要为肠管)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肠穿孔等严重后果,则并发了绞窄性疝。肠管绞窄的临床表现有:
①阵发性、持续性、剧烈的腹痛。
④肠鸣音由亢进转为减弱或消失,可闻“气过水声”。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