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肺气肿

肿是指终末细气管远端的组织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壁和细气管的破坏的病理状态。其发病原因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肿、代偿性肿、间质性肿、灶性肿、旁间隔性肿、阻塞性肿。 肿是一个病理术语,表示解剖结构体交换表面()的破坏。肿不等同于慢性气管炎,也不等同与慢性阻塞性疾病。肿患者要同时伴有流受限才能诊断为慢性......
目录

相关病因

肺气肿阻塞性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起细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时细气管管腔扩张,空进入;呼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压不断增高,导致过度膨胀甚至破裂。细气管周围的辐射状牵力损失,使细气管收缩,致管腔变狭。膜增厚,供减少,弹性减弱等,助长膨胀的破裂。在感染等情况下,体蛋白酶活性增高。α1抗蛋白酶缺乏者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肿。

临床表现

肺气肿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患者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伴有咳嗽咳痰症状,典型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音遥远。

疾病检查

肺气肿1.X线检查

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降低且变平,两野透亮度增加。

2.电图检查

一般无异常,有时可呈肢导低电压。

3.呼吸功能检查

对诊断阻塞性肿有重要意义,残量/总量比>40%。

4.体分析

如出现明显缺氧二氧化碳滞留时,则动脉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5.液和液检查

一般无异常。

疾病诊断

肺气肿据病史、体检、X射线检查和功能测定可以明确诊断。X线检查表现为胸腔前后径增大,胸骨前突,胸骨后间隙增宽,低平,纹理减少,野透光度增加,悬垂型心脏动脉要分支增宽,外周管细小。功能测定表现为残总量增加、残/总量比值增高、FEV1/FVC显著降低、弥功能减低。

诊断

应注意与结核、部肿和职业性肺病的鉴诊断。此外慢性气管炎、气管哮喘均属慢性阻塞性肺病,且慢性气管炎和气管哮喘均可并发阻塞性肿。但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慢性气管炎在并发肿前病变要限于气管,可有阻塞性通气障碍,但程度较轻,弥功能一般正常。气管哮喘发作期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和过度充体分布可严重不匀。但上述变化可逆性较大,对吸入气管扩张反应较好。弥功能障碍变化也不明显。

并发症状

肺气肿1.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并发于阻塞性肿者并不少见,多因胸膜大疱破裂,空泄入胸膜腔所致。若患者基础功能较差,气胸为张力性,即使体量不多,临床表现也较重,必须积极抢救。

2.呼吸衰竭

阻塞性肿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阻塞、不适当氧疗、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

3.慢性源性心脏

阻塞性肿伴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毛细管床破坏等,均可动脉高压。在功能代偿期,并无衰竭表现。当呼吸系病变进一步加重,动脉恶化时,动脉压显著增高,心脏负荷加重,加上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诱发衰竭。

4.溃疡

阻塞性肿患者可并发溃疡。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5.睡眠呼吸障碍

正常人睡眠通气可以稍有降低,而阻塞性肿患者清醒时通气功能已有降低。睡眠中进一步降低,更为危险,可出现律紊乱和动脉高压等。

疾病治疗

肺气肿1.适当应用舒张气管药物

茶碱、β2受体兴奋。病情需要时,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

2.病原菌验应用有效抗生素

并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3.呼吸功能锻炼

式呼吸,缩深慢呼,以加强呼吸的活动。增加膈肌活动能力。

4.氧疗

每天12~15小时给氧能延长寿命,若能达到每天24小时的持续氧疗,效果更好。

5.物理治疗

视病情制定案,例如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走或登梯练习。

疾病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饮食注意

肺气肿1、适当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又有丰富维生素的食品,如奶制品,蛋类,肉汁。

2、平素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并要定时定量。

3、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海鲜之类,如海虾,黄带鱼等。

4、戒戒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误下

下一篇 熄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