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读音tóng bìng yì zhì,汉语词汇。指同一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差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消长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之,东南之,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原文】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异等者也。夫之息者,宜以针除去之;夫聚者......
目录

论证依据

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之,东南之,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原文

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

岐伯曰:此同异等者也。夫之息者,宜以针除去之;夫聚者,宜石而写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素问·病能论》)

黄帝曰:刺寒痹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焠之;剌大人者,以药熨之。(《灵枢·寿夭柔刚》)

【解析】

本段原文均提示同病异治治则

第一文指出同为颈痈之病,由于有在、在的不同,所以治疗上有针刺导和砭石的不同法。

第二文则指出同患寒痹,由于形体强弱不同,故治疗上有用熨艾灸和针刺药熨的不同。

这两段文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法则。同病异治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必须深刻的领悟掌握。

解惑

为什么可以“同病异治”“同病异治面上的意思就是,同一疾病而治法各异。这是由于发病时间、地区、患者机体反应性、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同一种疾病,所表现的候不一,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面加以理解:

首先,疾病的发生,多种病因皆可导致,但最终以何种病因导发病,则又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如果要针对病因施治,具体发病因素不同,治法当然各异。例如:感冒,湿皆可致病,然就时间而言,冬易伤寒,春易伤风,夏易伤暑,长夏易伤湿,秋易伤又有暑热暑湿亦有温燥凉燥之分;就地域而言,北高山易伤寒,山谷盆地常多湿,南平地最多热,西北高陵燥气盛;就体质而言,阳虚之体耐夏不耐冬,易伤风而不易犯热,阴虚之体耐冬不耐夏,易犯热而不易伤寒。因此,同是感冒,针对病因,治疗的法就然不同。

其次,疾病发生之后要发生传变,其传变也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在不同的时候就诊,其所处病理阶段不同,候也就各异,因而治法不一。仍以感冒为例:同是外感风寒,若患者体质素热,则其病一始就可能,并迅速入里化热;若患者素体盛,则其病一始就可能直中少阴,并随时有阳之危。因此,其辨证施治也不相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通因通用

下一篇 透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