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三法

中医术语。①对疾病初、中、末三个阶段的处理法。②指汗、吐、下三种治法。1、出自于王好古《三法五治论》。据疾病初、中、末三期正交争系,而采用不同治疗法。2、指汗、吐、下三种治法。金·张子和对三法有丰富的验,后人称为攻下派。其《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他治法,用嗅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灸、、熏、洗涤、熨、针刺刺、按摩,凡具解表功能的都属......
目录

解读

1、出自于王好古《三法五治论》。据疾病初、中、末三期正交争系,而采用不同治疗法。

2、指汗、吐、下三种治法。金·张子和对三法有丰富的验,后人称为攻下派。其《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他治法,用嗅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灸、、熏、洗涤、熨、针刺刺、按摩,凡具解表功能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水、通经络、降、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一家之言,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括八法中的其他五法。三法中,汗、下两法实用意义较大。

应用领域

(一)、疾病初、中、末三个阶段不同治法

1、疾病初期感浅,正气未伤,以攻,用药宜峻猛。

2、疾病中期正交争,养正祛兼顾,用药宜缓疾得中。

3、疾病末期虽未尽,但正气已虚,应宜养正为,使正胜却。

(二)、汗、吐、下三法

1、汗法:指用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或者其它物理上的处理,使患者出汗或汗出正常,以达到治疗的的一种治疗法。汗法有退热、消肿、透疹、祛湿等作用。要适应于热病初期,表,以发热无汗为特点者;全身疼痛或关节疼痛者;全身浮肿,以上为甚者;痘疹初期,或应透不透时。

2、吐法:使用催吐药或其他能呕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吐、指压吐),通过呕吐使停宿食或毒物随吐排出的治疗法。适用于某些适应本法的急,如涎阻塞咽喉,妨碍呼吸;或食物停滞脘,胀满疼痛;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尚留中。

3、下法:是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法。下法适用于实热积滞结,以及体蓄水、冷积、瘀血蓄等实之,而正气未虚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塞因塞用

下一篇 散者收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