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直肠内套叠

直肠套叠(intrarectal invaginate)是指在排便过程中近侧直肠全层或单纯黏膜层折入远侧肠腔或肛管,不超过外缘者。又称直肠垂、隐性直肠垂或不完全性直肠垂等,本病是出性梗阻性便秘的常见类型之一,多发生在直肠远端,部分患者可累及直肠中段。(一)发病原因有人认为直肠冗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作者认为直肠垂是一明确的功能性直肠疾病,并将直肠垂视为直......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人认为直肠冗长是发病的必备条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作者认为直肠垂是一明确的功能性直肠疾病,并将直肠垂视为直肠垂的前期,极可能发展为直肠垂,亦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直肠黏膜松弛,长期用力排便导致粪便将直肠黏膜向远端牵拉,成黏膜的移位有,张连阳等应用手术治疗直肠垂,发现此类患者常伴有子宫垂及后倒等盆底垂的病理改变。

(二)发病机

1.发病机制 其机制可能是:直肠下端的粪便起便意,在该部分粪便排出的同时,直肠黏膜向下垂阻塞肠腔,使近端肠容物不能进入直肠远端,愈用力阻塞愈明显,便意愈重,但当部放松后,黏膜回缩,肠腔放,近端粪便进入远端直肠,故可再次解出少量粪便,直肠指诊提示直肠黏膜松弛,并且黏膜堆积,手指被黏膜包裹,肠腔变小,排粪造影可见典型的黏膜垂呈杯状的影像。

2.分类 据套叠的鞘部以及套入部累及的范围,直肠套叠可分为直肠黏膜垂和全层直肠套叠2类。

症状

在各类型的出处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男性以直肠套叠发病较多。其症状直肠排空困难、排便不净及肛门阻塞感,但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患者常将手指或栓插入肛门帮助粪便排出。其原因为插入肛门的手指或栓将下垂的直肠黏膜推回复位,解除了梗阻的原因。之久,患者由不自觉到自觉地采这种法帮助大便。有些患者在排便时有下部或骶部疼痛,偶有便或黏液便。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多为忧郁或焦虑

检查

1.直肠镜检 可见直肠前壁黏膜过多,用力排便动作时,可见嵌入镜腔或出现于齿状线下,50%患者可见黏膜水肿,质脆,充,或有溃疡息肉样等病变

2.排粪造影是诊断直肠垂的法,其影像特征有:

直肠黏膜套叠:在排便过程中肛缘上6~8cm处直肠前后壁出现折叠,并逐渐向肛管下降,最后直肠下段变成漏斗状的鞘部,厚约3mm的环套叠;

直肠全层套叠:环套叠环的厚度>5mm

排粪造影可以确定直肠垂,直肠垂的起始部位,有助于判断直肠排空情况,通过测定骶直间,骶或骶尾率,排便过程中有无直骶分离等,可判断直肠的固定程度,Berman认为直骶分离是手术的指征之一。

3.钡灌肠造影 了解有无过长的乙状结肠

4.肛管直肠测压 有助于了解肛门括约等的功能,张连阳等对直肠垂患者肛管测压的结果表明其存在肛管压力的降低,其中直肠黏膜垂有肛管静息压降低,而全层直肠套叠则存在肛管静息压和咳嗽压的降低。

5.结肠传输试验排除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6.盆底电图。

诊断

当患者直肠有阻塞感、排便不全、便次多,每次粪量少时应考虑患本病的可能。

诊断靠下列检查:①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下端黏膜松弛或肠腔黏膜堆积。②乙状结肠镜检查虽不能发现套叠,因插入肠镜时已将套叠复位,但在套叠处常可见溃疡、糜烂、黏膜红斑或水肿,常易误诊为直肠炎症性疾病。③排便动态造影是有价值的检查法,可明确本病诊断。

典型的表现是直肠侧位可见黏膜垂呈漏斗状影像,部分患者有骶直肠分离现象:有人认为,直肠套叠与会阴下降综征的症状及临床表现类似。会阴下降时,由于排便时过度摒,可致直肠前壁黏膜垂,因此可能两者是一种疾病。仅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

鉴别

套叠处有溃疡,糜烂,黏膜红斑或水肿时,应注意与直肠炎症性疾病相鉴

并发症

直肠套叠常并有其他出处梗阻或慢传输型便秘,单独直肠套叠少见。

治疗

保守治疗,如指导饮食、多饮水、多吃纤维素性食物,养成定时排粪习惯,必要时可以栓或灌肠,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一段时间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直肠远端直肠黏膜纵缝叠加硬化注射固定术 患者取石位,在远端直肠后壁及两侧壁分用肠线纵连续缝松弛的直肠黏膜3,缝高度可参考排粪造影显示的黏膜垂情况,一般缝7~9cm即可。3缝线之间的黏膜下层可注射硬化,以加强固定效果,若使用4%明矾溶液,注射总量为20ml。轻症患者亦可单排缝固定术。   

2.圈套扎术 在齿线上黏膜垂处做3圈套扎,每1~3处,最多套扎9处,以去除部分松弛的黏膜。必要时可在套扎部位黏膜下层加注硬化。   

3.直肠固定术 对于严重套叠患者,尤其是高位直肠黏膜松弛套叠者,直肠手术难以达到满意疗效,可Ripstein术直肠固定术,对有骶直肠分离者尤为适宜。  

4.Delorme手术 本手术除能完全环切除直肠垂的黏膜(4~10cm),还可同时修补直肠前突及切除内痔,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又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乙状结肠疝、乙状结肠套叠肛提征及肠激惹综征等疾病,手术时细致操作,效果良好,特长型套叠(4~6cm)。但本手术不适用于腹泻及外垂者。Berman认为套叠便秘者不宜采用Ripstein手术,因会加重便秘直肠套叠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见。   

直肠套叠常并有其他出处梗阻或慢传输型便秘,单独直肠套叠少见,因此术前一定要作排粪造影及结肠传输试验,以除外其他便秘原因。Roe报告2例直肠套叠直肠固定失败,后并有慢传输型便秘,再结肠切除术而痊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化湿

下一篇 埃布斯坦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