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叶
基本介绍
【拉丁名】SolidagodecurensLour.
【英文名】CommonGoldenrod
【别名】 黄花草、蛇头王、满山草、百根草、粘糊菜、破布叶、金柴胡、朝天一柱香、一枝箭、小柴胡。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Lour.的全草。
【原产地】中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芸香甙(rutin)、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ferol-3-3rutinoside)、一枝黄花酚甙(leiocarposide)、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肉桂酯(3,5-dimethoxy-4-acetoxycinnamylangelate)及2-顺、8-顺-母菊酯(matricariaester)。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抗菌消炎。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生态习性】喜光,喜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寒,耐热,耐瘠薄,肥力过大容易倒伏。在各类土壤中均能生长。稍能耐短期积水。对环境适应性强。
【形态特征】宿根草本,株高1~1.5m。叶披针形,长9~18cm。花深黄色,小型头状花序排列在一侧成穗状,再由多数穗状集成顶生圆锥状。
常见成药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细瘦,木质化,淡土黄色,入土很浅。茎基部近木质化,带紫褐色,下部往往大量分枝成丛生状,很少单生,分枝细而质坚,斜开展开,再分生小枝。叶小,长圆状披针形或线形,长3-8厘米,宽4-8毫米,顶端钝或圆,有小突尖头,基部略收缩抱茎,无柄,7-9脉,沿小脉边缘和末端均有棕黄色的油脂积聚;分枝上的叶更短小些,形状相似。伞形花序小而多;花序梗细长,长2-3.5厘米,有棱角;伞辐2-5,线形,不等长,6-13毫米,挺直,结果时稍延长;总苞片2-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不等大,长3-6毫米,宽1-2毫米,顶端锐尖,基部渐狭,5-7脉,支脉末端也有棕黄色的油脂凝集;小总苞片5,披针形或椭圆形,同大,草质,长3-4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有小突尖头,3脉,长略超过小伞形花序或与之等长;小伞形花序多数,直径1-1.3毫米,花3-5,花柄长0.5-1.5毫米;花瓣近圆形,上端内折,小舌片近长方形,每小伞形花序通常有发育果3,其余多不发育。果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棕色,棱粗而显著,淡黄色;分生果横切面五角形,棱呈三角形;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平坦。花果期9-10月。
药材鉴定
外形鉴别
茎圆柱形,表面暗紫红色或灰绿色,具纵纹,光滑无毛,茎端有稀毛;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疏松的白色髓。单叶互生,下部叶具长柄,多脱落,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破碎而皱缩,上面黄绿色,下面淡绿色,展平后呈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狭缩而形成翅状叶柄,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部叶锯齿较流至全缘,有睫毛。头状花序集生茎顶,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苞片3层,膜质宿存,花冠黄色,多脱落,冠毛黄白色,外露。气清香,味苦。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具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略下陷,副卫细胞3-5个。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作念珠状增厚,赤有角质纹理,气孔少见。非腺毛有2种;表皮非腺毛由3个细胞组成,壁薄,顶端1个细胞常萎缩成鼠尾状,较小;叶缘睫毛由3-5-7个细胞组成,壁稍厚,长180-500μ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水适量煮沸,制成1%水浸液,经剧烈振摇后,有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25ml回流20min,滤过。滤液1ml,加盐酸数滴及镁粉少许,渐显红色反应。(检查黄酮)
(3)薄层色谱将上述甲醇提取液浓缩成1:1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芦丁的甲醇深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聚酰胺薄膜(浙江黄岩)上。用丙酮-甲醇-水(2:1:1)展开,展距10cm。先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红棕色荧光斑点;再喷以1%三氯化铝剂后烤干,斑点转亮黄色。
药理作用
药性作用
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 用于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胀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或腹中痛,或胁下痛,或渴, 或咳,或利,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汗后余热不解,及症发寒热,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1.抗菌作用煎剂(品种未鉴定)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及舒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2.对家兔实验性气管炎(吸入氨水蒸气形成)的作用煎剂内服,有治疗作用,喘息状态解除,哮鸣音消失,干性罗音减轻。因含皂甙,尚有些祛痰作用。
3.利尿作用提取物对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剂量太大反可使尿量减少。口服同样有效。对人亦有此作用。久贮失效。
4.其他作用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之黄酮类或绿原酸、咖啡酸有关。外用可治创伤,可能与其含挥发油或鞣质有关
临床运用
治疗感冒流感
柴胡、黄苓、生姜、姜半夏、党参、甘草、大枣制成的小柴胡颗粒是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首方,又可以提升人体抵抗力,是防治感冒流感不可多得的好药。小柴胡颗粒抗感冒流感,退烧不易反弹。一般治疗感冒流感,都是采用对抗疗法,如清热解毒药、退烧药等。这种“热而寒之”的方法,用于人体,较易反弹。而小柴胡颗粒具有解表功能,能把从表入里的感冒、流感病毒由里向外驱除出体内,采用的是顺势疗法,因势利导从而达到治本的奇效。
小柴胡的疏肝和胃、和解平衡功能,据现代临床研究,能提高人体的抗应激作用和肝脏对酒精的分解能力,提升酒量达50%以上,同时,能缓和喝酒后出现的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头痛等醉酒症状。研究表明,小柴胡颗粒中的柴胡、黄苓能疏肝解肝毒,帮助肝脏分解酒精,同时对肝脏进行保护,防止肝硬化、血脂升高,柴胡、生姜还独具发汗功能,使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使部份酒精直接从汗腺排出,减少肝脏的分解压力,达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清热消炎
一枝黄花全草制成注射液,每次2ml(相当于干草2g),肌肉注射,每日2-3次,用于外科各种感染及大手术后预防感染52例,均有效。治疗中未见副作用。或用全草加工成冲剂,每袋6g(相当于干草6.7钱),每日2-3次,每次1袋,小儿酌减,用开水冲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乳腺炎、淋巴管炎、疮疖肿毒、外科手术后预防感染及其他急性炎症性疾患共412例,获得痊愈好转者占92%以上。临床上亦常用煎剂口服,每剂用鲜草2两或干草1两,每日1剂。
一枝黄花全草(干)1两或(鲜)2两,水煎服,每天1剂,10日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治疗184例,控制16例,显效39例,共占35.3%。服药后有咽部麻辣等不适感,但大多数可在30-60分钟内消失,有些还产生恶心、呕吐、头昏、口干、咳嗽。小便灼热等,如服过量可致泄泻,停药后即可自愈。
以一枝黄花晒干研末,撒于伤口;同时内服,每次1-2钱。治疗100例,均有效。
手足癣
选方
1.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一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
4.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6.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
7.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
8.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
10.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5.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11.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一枝黄花,每天用一至二两,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上海常用中草药》)
植物栽培
栽培条件
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技术方法
用种子、分株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收成熟果枝,阴干,脱粒,扬净,备用,3月育苗,按行距33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稍加镇压,再浇水,盖草保湿。播后经10-15d出苗。苗高3cm时追施人粪尿,5月上旬定植。按行株距24cm×24cm开穴,每穴栽两株。分株繁殖法;春季结合翻蔸挖起全株,将小苗分出栽种。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施肥,可在发新叶期、抽茎期、孕蕾期追施硫酸铵或人畜粪肥,并适当培土。收割后要追施厩肥、堆肥及垃圾等。
区别
黄花区别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分类上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SolidagoL.)。该属全世界有约125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南北均有;浙江有2种,即为加拿大一枝黄花(S.canadensisL.,英文CanadaGoldenrop)与一枝黄花(S.decurrensLour.,英文CommonGoldenrop)。因两者是不同的种,不能混为一谈,故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称为“一枝黄花”是不确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外来生物,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而一枝黄花为乡土植物,发生量小,不常见。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所示: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很发达,离基三出脉,正面很粗糙,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花序,头状花序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瘦果全部具细柔毛,栽培供观赏(商品名:黄莺),恶性杂草,弊端大大多于利益,为铲除对象。
一枝黄花根状茎无或不发达,叶脉羽状,正面较光滑,头状花序排列成总状或圆锥壮花序,头状花序不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不呈蝎尾状,瘦果光滑,有时顶端略有疏柔毛,全草入药,一般杂草,为常规控制和利用对象。
治理方法
综述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具有极强的生长繁殖能力,能迅速扩展蔓延,其破坏性主要表现为抑制入侵地其它植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园林绿化景观,对农田形成较大危害。要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农业防治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较大关系。如果长时间不管理的地块,那么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茂盛,密度高,其危害也大;相反,人工管理好地块(如苗圃、果园、菜园等地),发生就轻或有的甚至没有,因此,日常应加强对可耕地的管理和利用,尽量减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
物理防治
对已发现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地块,春季可通过耕翻,清理根状茎,拿出外地集中烧毁干净,使其不能萌发。
化学防治
对已萌发出土的幼苗,可喷施草甘膦等杀灭,幼苗越小,效果越好。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出苗季节和开花前后,可用药剂对植株进行防治,防治的药剂主要是有:用“草甘磷”和“一把火”在开花以前混合喷洒;利用草甘磷和洗衣粉5:1的比例混合在其幼苗期进行防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