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
基本内容
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
气亢盛,
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
伤寒。
证候性质属里
实热。多由
太阳之
邪不解,热
邪向里发展而成,或者由误治
伤津,
胃肠干
燥,大便
燥结所致。有在
经、在腑之分。阳明
经证为病
邪充斥阳明之
经。而肠道尚无
燥屎
内结的
证候。
证见身大热,大汗出,大渴
行饮,面赤
心烦,
舌苔黄
燥,
脉洪大。治宜清热
生津,
方用
白虎汤。阳明腑
证为
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
燥屎
内结的
证候。
证见日晡
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
腹部胀满疼痛,大
便秘结,或
腹中转矢
气,甚者
谵语,狂乱,
不得眠,
舌苔多黄厚干
燥,边尖起
芒刺,甚至焦黑
燥裂。
脉沉迟而实或滑数。治宜荡涤
燥结,
方如三
承气汤。
附件列表
![]()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