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切口疝

疝是手术切深处的筋膜层裂或未愈所致,可视为迟发的切或表面愈的深部切。由于切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筋膜层裂,在压力的作用下,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腹膜也可能是腹膜后逐渐成。疾病称 :疝 所属部位 :部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体征 :恶心焦虑食欲减退疝是指脏自部手术切突出的疝。以下部中线切发生率较高。发......
目录

名称

疾病称 :

所属部位 :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体征 :恶心焦虑食欲减退

概述

疝是指脏自部手术切突出的疝。以下部中线切发生率较高。发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感染发病率可达10%,伤者甚至可高至30%。由于切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筋膜层裂,在压力的作用下,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腹膜也可能是腹膜后逐渐爬成。

疾病病因

临床常见的要有3种类型:普通疝、腔镜术后戳孔疝和部暂时成的疝,后者多发生于腔间隙综征的病例,如肠外瘘后切的病人,由于不能及时二期缝,皮肤爬覆盖肠管切所致。据疝环大小,疝一般可分3型:①巨型:直径>10厘米;②中型:直径5~10厘米;③小型:直径<5厘米。

临床表现

疝的症状壁切处有肿块出现。肿块通常在站立位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壁缺损。较大的疝有部牵拉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部隐痛等表现。多数疝无完整疝囊,故疝容物常可以与腹膜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还伴有部分性肠梗阻

检查化验

检查时可见切疤痕处肿块,小者直径数cm,大者可达10~20cm甚至更大。有时疝容可达皮下,此时常可见到肠型或蠕动波,触之则可感到肠管的咕噜声。肿块复位后,多数可触到成的疝环边缘。壁肋间神经损伤后薄弱所致疝,虽有局部膨隆,但无边缘清楚的肿块,也无明确疝环可触及。疝的疝环一般比较宽大,很少发生嵌顿。

诊断

1.病史

疝病人均有近期部手术史,常有切感染、裂或急诊手术等情况;或病人全身状况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2.临床特点

出现可复性肿块,体检可扪及成的疝环边界。

3.助检查

影像检查可见疝容物。

诊断依据

1.有部手术史。

2.手术瘢痕区有可复性肿块。 

鉴别诊断

疝要和小肠其它类型如直疝、斜疝、疝、脐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等鉴

并发症

(1)肠管嵌顿:

正常情况下,疝的容物(常为肠管)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疝环进入疝囊,并可自(或外力)回纳至。当各种原因(如摩擦、粘连等)使可复性疝的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局部肿块增大时,说明并发了肠管嵌顿,此时称为嵌顿性疝。肠管嵌顿后要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肠管绞窄:

如果嵌顿性疝持续存在,未能及时地处理和治疗,疝的容物(要为肠管)出现环障碍,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肠穿孔等严重后果,则并发了绞窄性疝。肠管绞窄的临床表现有:

(1)阵发性、持续性、剧烈的腹痛

(2)搏增快、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休克表现。

(3)腹膜刺激征 (局部压痛、反跳痛、紧张等)。

(4)肠鸣音由亢进转为减弱或消失,可闻“过水声”。

(5)呕血(或性液体)、便血

(6)部可触及明显肿胀、膨隆及肿块。

(7)X线检查可见有膨胀突出的孤立肠管或小肠部位改变,肠管间隙增宽、提高,有腔积液。

(8)做腔穿刺可抽出性液体。

治疗

要为手术治疗,仅在年迈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者顽固性咳嗽不能控制者可使用弹性绷带包扎。

疝应以手术治疗为,但对年老体弱、有使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癌症晚期和外科急危重症者,可非手术治疗包括:保护疝、防止疝容物损伤;局部使用弹力带或围包扎,防止疝块突出;处理咳嗽便秘等全身情况。   

现代,压力增高已非手术治疗的绝对,因为应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修补技术,可不增加术后的腔压力,而预防术后的切疝复发。

应用抗生素

疝的手术时机和原则:

(1)时机:成后,局部组织需要再塑型,这一过程约需6个月。为预防术后复发,疝的修复手术以疝发生后6个月实施为宜。因第1次手术后,腔脏器存在炎性粘连,修复手术较早实施,容易损伤肠管。某院曾收治1例肠外瘘病人,因结肠癌手术术后1个月发生疝,术后2个月施疝修补术因局部结构不清、肠管炎性粘连以致术中损伤小肠导致修补术后肠外瘘、切而就诊。   

(2)原则:

①切除切瘢痕。

②显疝环后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壁各层组织

③回纳疝容物后,在无张力或低张力的条件下修复各层组织

护理

1、设计切

为避免疝的发生,临床医生应据治疗的,设计切,尽量少用旁切,代之以横,正中切和旁正中切。   

2、改善愈能力

加强病人的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维生素C、K等,改善病人一般状况提高愈能力。   

3、积极治疗并症或并发症

糖尿病、凝机制障碍呼吸功能障碍、肝脏功能障碍、脏功能障碍等影响组织并症或并发症,应积极治疗。择期手术须待上述情况得到纠正或控制再实施手术。   

4、积极处理压增高的因素

术前要积极治疗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量腹水便秘或排尿困难等使压力增高的疾病,预防并处理手术后出现腹胀呕吐、呃逆、咳嗽打喷嚏压力增高的因素,同时使用带。

用药安全

  1、年老体弱、无嵌顿之疝可用疝带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应切除多余的疝囊及瘢痕组织,然后分层缝缺损边缘之组织。较大疝修补有困难时,可用阔筋膜或其他代用材料修补。

  3、疝选择性手术一般可不应用抗菌素。

  4、疝出现嵌顿、绞窄时,或疝无嵌顿、绞窄但并有呼吸,泌尿系统感染者。

  5、绞窄性疝术后出现并发症或体质衰弱者,尚可考虑应用新特药物及支持对症治疗。

  6、手术瘢痕处,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平卧后消失。

  7、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壁缺损。疝是发生于手术切口部的疝,一般见于部,尤其是部纵区。部手术后,如切获得一期愈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伤者甚至可高至3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虚实

下一篇 胖儿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