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肉芽肿
发病机理
1、盲肠阿米巴肉芽肿:由于病变长期不愈,产生大量纤维组织,肠系膜及肠壁炎性浸润和水肿,而形成肉芽肿样肿块,并使肠腔狭窄或肠壁发生运动障碍引起肠梗阻现象。
2、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是血吸虫卵经肠壁中破裂的小静脉潜心入血管周围的肠壁组织中,尤其是粘膜下层。虫卵在肠壁内引起白细胞浸润,假性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晚期肠壁纤维化增厚,粘膜增殖形成肉芽肿。
症状
1、多见于青壮年,多有阿米巴痢疾病史和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
2、腹痛为右下腹部和脐周的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阵发性腹痛伴腹胀、呕吐等。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钡灌肠也仅能证明为盲肠病变而不能鉴别,故多误诊为癌肿而行手术切除,有时主要表现为慢性肠梗阻可误诊为肠结核或局限性肠炎,往往切除后病理检查时,发现病变组织中有多数滋养体和包囊,才能明确诊断。
追问有疫区接触史及粪便虫卵检查阳性者,则可获得相当正确的诊断。
治疗方法
该肉芽肿多无需手术治疗,用药物(氯喹、二碘羟基喹、灭滴灵)治疗即有良好效果。未经药物治疗的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施行手术切除后可导致腹膜炎,盲肠四周脓肿和粪瘘等并发症,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回盲部血吸虫肉芽肿有癌变的可能,故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并作切端一期吻合,疗效最为确切。如病变组织四周肠粘连广泛,病变暂时不能切除者,可做暂时性小肠造瘘或捷径手术。
检查
1、粪便检查:
⑴活滋养体检查法:常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要求容器干净,粪样新鲜、送检越快、越好,寒冷季节还要注意运送和检查时的保温。检查时取一洁净的载玻片,滴加生理盐水1滴,再以竹签沾取少量粪亲,涂在生理盐水中,加盖玻片,然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镜检可见粘液中含较多粘集成团的红细胞和较少的白细胞,有时可见夏科-雷登氏结晶(Charcot-Leydencrystals)和活动的滋养体。
⑵包囊检查法:临床上常用碘液涂片法,该法简便易行。取一洁净的载玻片,滴加碘液1滴,再以竹签沾取少量粪样,在碘液中涂成薄片加盖玻片,然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鉴别细胞核的特征和数目。
2、阿米巴培养:
已有多种改良的人工培养基,常用的如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营养琼脂血清盐水培养基,琼脂蛋白胨双相培养基等。但技术操作复杂,需一定设备,且阿米巴人工培养在多数亚急性或慢性病例阳性率不高,似不宜作阿米巴诊断的常规检查。
3、组织检查:
通过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接观察粘膜溃疡,并作组织活检或刮拭物涂片,检出率最高。据报道乙状结肠、直肠有病变的病例约占有症状患者的2/3,因此,凡情况允许的可疑患者都应争取作结肠镜检,刮拭物涂片或取活组织检查。滋养体的取材必须在溃疡的边缘,钳取后以局部稍见出血为宜。脓腔穿刺液检查除注意性特征外,应取材于脓腔壁部,较易发策滋养体。
并发症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阿米巴肝脓肿、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阿米巴肠病、阿片类药物中毒、柏-查综合征、Brenneman综合征、巴瑞特综合征、半乳糖血症、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鞭虫病、布卡综合症、暴发性肝炎样综合征、便秘、吡唑酮类中毒、Barrett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钡中毒、苯海拉明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蓖麻子中毒、百草枯中毒、丙型病毒性肝炎、肠病性肢皮炎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症、肠扭转综合征。
治疗
该肉芽肿多无需手术治疗,用药物(氯喹、二碘羟基喹、灭滴灵)治疗即有良好效果。未经药物治疗的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施行手术切除后可导致腹膜炎,盲肠周围脓肿和粪瘘等并发症,故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回盲部血吸虫肉芽肿有癌变的可能,故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并作切端一期吻合,疗效最为确切。如病变组织周围肠粘连广泛,病变暂时不能切除者,可做暂时性小肠造瘘或捷径手术。
3、一般治疗
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少渣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腹泻严重时可适当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暴发型给输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4、并发症治疗
应用甲硝唑或其他杀组织内阿米,并配合广谱抗生素。肠出血时及时补液或输血,肠穿孔应在抗阿米巴药及抗菌药物治疗后尽快手术治疗。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