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蒲桃壳

蒲桃壳,中药。为桃金娘植物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的果皮。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具有暖健脾,补止嗽,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嗽,果皮。味甘、酸,性热。归。暖健脾,补止嗽,破消肿。用于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嗽,服:汤,6-15g;或浸酒。夏季分批成熟,采收成熟果......
目录

入药部位

果皮

性味

味甘、酸,性热。

归经

功效

健脾,补止嗽,破消肿。

主治

用于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嗽,

用法用量

服:汤,6-15g;或浸酒

采集加工

夏季分批成熟,采收成熟果实,除去种子,把果皮晒干或干。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m。干极短,多分枝对生;叶柄长6-8mm;叶片革质,披针或长,长12-25cm,宽3-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面多透明细小腺点;羽状侧脉12-16对。聚伞花序生;花梗长1-2cm,白色,直径3-4cm;萼管倒,长8-10mm,萼齿4,半,长6mm,宽8-9mm;花瓣4,分离,阔卵形,长约14mm;雄蕊多数,长2-2.8cm,花药长1.5mm,丁着生,纵裂;子房下位,花柱雄蕊等长。果实果皮肉质,直径3-5cm,成熟时黄色,有油腺点。,种子1-2颗,多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河边及河谷湿地。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药材形状

本品为不规则卷缩块状,长2-3.5cm,宽1-2c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有细微皱纹;表面浅黄棕色果皮约厚1mm,中有干枯花柱,长0.5-1cm;干时质脆,潮时质韧。微,味甘、微涩。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蒲桃根皮

下一篇 蒲桃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