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脉象

脉象 脉象,是指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脉象中医词,指搏的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脉象要素指脉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位、数、、势等四个面。中医词。指搏的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 晋 王叔和 《》细分为二十四, 明 李时珍 《濒湖》增为二十七, 明 李中梓 《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基本信息词脉象拼音: mài ......
目录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脉象

拼音: mài xiàng

注音: ㄇㄞˋ ㄒㄧㄤˋ

英文:pulse condition

基本含义

动应指 (指头)的象称为脉象,包括频率、律、态、充盈度、

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面。脉象成与脏腑密切相心脏搏动把液排入管而搏。心脏的搏动和液在管中的运均由宗气所推动。管之中,除了心脏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朝百,即是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 ,且 ,通过布,液才能布全身;生化之源,液的有赖于脾气的统摄;疏泄,有调量的作用;化气,是人体阳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可化生,是生成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而且五脏六腑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脉象要素

脉象要素,指脉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位、数、、势等四个面。

脉象的辨识要依靠手指的感觉。脉象的种类很多,中医文献常从位、数、、势四个面加以分析归纳,它与搏的频率、律,呈现的部位、长度、宽度,管的充盈度、紧张度,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等因素有。掌握脉象要素,对于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及成机理,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每次诊脉均应诊察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长短。正常搏的部位不浮不沉,中取可得,三部有。如位表浅者为浮脉位深沉者为沉脉等;搏超过三部者为长脉动不及者为短脉

搏跳动的至数和律。每次诊脉均应诊察搏的频率快慢和律是否均匀。正常成人,搏的频率约为每分钟70-90次,且律均匀,没有歇止。如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等;一息不满四至为迟脉;出现歇止者,有促脉结脉代脉的不同;律快慢不匀者,为三五不调,有散脉涩脉等。

搏跳动的宽度等态。每次诊脉均应诊察搏的大小、软硬等状。要与管的充盈度、搏波动的幅度等因素有。如管较充盈,搏幅度较大者为洪脉管充盈度较小,搏动幅度较小者为细脉管弹性差、欠柔和者为弦脉体柔软无力者为濡脉缓脉等。

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势包含着多种因素,如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要有由心脏和阻力影响所产生的流利度;由管弹性和张力影响而产生的紧张度等。每次诊脉均应诊察动势力的强弱及流畅程度。正常脉象,应指和缓,力度适中。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虚脉;通畅状态较好,来流利滑者为滑脉;通畅状态较差,来艰涩不畅者为涩脉等。

以上是构成脉象的基本要素,也是体察脉象的基本要点。脉象的辨要依据医者指下感觉,因此,医者察,必须反复练习指感,细体察,尤其是对脉象的位、数、、势等更应反复体察,将各种脉象要素综起来进分析,才能成比较完整的脉象,才能正确的分辨各种病脉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三部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记载

晋·王叔和《》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定为二十七;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

分类

浮脉

可得,重则减。病:表证由于外感停留于表时,卫气鼓动于外,故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表虚内伤病因衰少,阳不足,虚阳外浮,浮大无力为危

沉脉

不得,重乃得。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里虚郁于里,阻滞阳不畅,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陷,鼓动无力,则无力

迟脉

搏缓慢,(每分钟搏在60次以下)。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虚寒则凝滞,缓慢,迟而有力为实寒。阳气虚损,无力行气迟而无力,为虚寒

数脉

搏急促,(每分钟搏在90次以上)。病:热。有力为实热无力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加速,快有力为实热阴虚旺,津不足,虚热生,快而无力虚热

虚脉

三部无力。重空虚。病:虚证:多为两虚,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之空虚。

实脉

三部皆有力。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相搏,充盈道,搏动有力。

滑脉

之流利,滑如滚珠。痰饮、食滞、实热,又妊娠。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9月)。正常人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卫调和、充盈的征象。

洪脉

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病:热盛。热盛道扩张,宽大,因热盛灼,涌,使有大起大落。

细脉

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又湿病。阴亏虚不能充盈道,或湿阻压道,细小。

弦脉

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琴弦。病、痛痰饮气机不利,失疏泄,拘急而显弦脉。病则乱或痰饮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促脉

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食停滞,见于食瘀滞,肿痛,诸实热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结脉

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为阴盛积或瘀滞,见于气滞瘀,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血虚衰,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律不齐。

代脉

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正常脉象

概括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常为三部有,一息四至(每分钟搏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沉取不绝。称为有。其中有,就是有胃气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是指搏应指有力柔和,律整齐;有要表现为沉取不绝。

此外,脉象外环境的系十分密切。由于候,年龄,性,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搏越快;婴儿急数,青壮年多有力,老人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稍沉,瘦人稍浮;劳力之后,饮,饱食或情绪激动时,多快而有力,饥饿时来较弱;力劳动者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另外,少数人动脉走向异常,可不显现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侧,曰“”;有的从部斜向手曰“”。这都不属于病脉

影响因素

综述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确,缺乏量化,如号可发现压,但测不出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源性因素要是前面提到的三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候等。

天冷了,管收缩变细了,流会减慢;天热了,管舒张变宽了,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范围,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其他相关

脉象辨识

脉象辨识病脉时,还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象多兼见:诊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脉象如“浮数”、“沉迟”、“沉细弦”,“沉细迟涩”等混并见。这些兼见脉象,必须结其它诊察资料,才能对病表里热、虚实以及病势的盛衰作出判断。

(2)有的取舍问题:当脉象候不相符时,可考虑“”(即舍去的假象而以真实的候为诊断依据)或“”(即舍去候的假象反映而以真实的脉象作为诊断依据)。例如,急痛,见沉伏(见于疼痛性休克时),当腹胀满,脉象微弱(因不健运而有虚胀),当。一般情况下,应是相符;在特殊情况下,则须全面考虑,去伪存真。

(3)四诊参:诊断不能单靠切,而须望、闻、问、切四诊参。切不可不问病情,单凭切断。

(4)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两手(共六部)分脏腑的规定,而应全面地从脉象病出发,参考其它三诊,对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脉象特点

脉象可以反映疾病的所在部位,邪气的进退、正气的盛衰。因此,结其他各种诊察手段来分析病人的脉象,对于辨析病情、判断予后及提供临床治疗依据等面,都是很重要的容。

前人指出:“自弦”。临床观察明,是正确的。据大量临床资料报道,病病人以弦脉居多。脉象症状系是:弦脉或兼弦脉者多有右助或两肋疼痛、胀痛、失眠头昏,乏力、纳差等。弦滑或弦滑数脉相兼多见于急性黄疸炎;弦细并见的多见迁延型和慢性活动型炎,也可见诸部分急性无黄疸炎。部分出现缓脉者大多有乏力感,其他无明显不适,濡脉者多见头昏腰酸、轻皮浮肿、四肢发胀;数脉多见口干口苦、尿黄、低热或伴衄多梦心悸,大便秘结;沉细脉则病情多较稳定。脉象与体症的系是;凡肝大1-2厘米者多见弦细、缓或儒肿大3厘米以上者以弦脉滑脉或弦滑脉有为多。脉象功能的系是:“功能转氨酶明显增高者,其多弦而有力或弦滑、弦数;功能轻度改变或接近正常者,其多趋向弦细或柔细和缓。以上说明,脉象的弦、滑、数,往往反映着湿热亢盛之象;脉象的细、缓、沉则反映着胃气来复,正气渐长、邪气渐退,如果功能与症状一度好转,但脉象仍然持续出现弦、滑、数等脉象的,病情往往短期仍会反复。因此,炎患者的脉象不仅反映了“自弦”传统理论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也反映了中是否有“胃气”即从容和缓之象在判断病情转归上的作用。

至于硬化脉象亦基本如上述,愈是弦滑有力者,其病演进愈快,预后不佳;若脉象弦中有细柔和缓之象,则说明邪气有渐退之势,正气有来复之机、预后良好。

脉象诀歌

理兮,用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难,需勤理,察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记,为一贯用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

有、无有,浮脉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见表实,无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验。

洪脉

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阳盛虽夏旺,非是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盛,久病逢时或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身强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似龟,藏头中筋,可凭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似软如葱,阳见芤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浮无沉候,如至数拘不定,满指乱似扬先,之分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侵,中寒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求,真气结,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重采知,元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指迟大软,无力又空洞,精神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损,气喘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杨柳袅自然,欲从里求,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皆伤损,和缓从容为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灾。(五芤:、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来是代脉,代是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何成,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又伤

数脉:来往速数脉,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如转索切。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疼痛。

弦脉迎手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蒲葵子

下一篇 脉象主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