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蓬子菜

蓬子菜 蓬子菜(救荒本草),在不同地区又松叶草(日),蛇望草、草、老针(四川),柳绒蒿、疗毒蒿、鸡肠草、黄米(东北),重台草(陕西蓝田),蓬子草(陕西洋县),乌如木杜乐(蒙)等。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质,高25-45厘米;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状毛。纸质,6-10轮生,线形端短尖,边缘极反卷,常卷成管状,上面无毛,稍有光泽,下面有短柔毛,稍苍白,干时常变黑色,1,无柄。聚伞......
目录

植物简介

】Galium verum L.

松叶草、草、月经草(《四川常用草药》)、黄牛尾(徐州《单方新医疗法选编》)、黄米、柳夫绒篙、疗毒篙、鸡肠草(东北常用草药手册)

【分类】茜草科,拉拉藤属

【生境与分布】生于草甸草原、杂类草草甸、山地林缘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亚洲温带其他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也有。

态特征:多年生直立或斜升草本

最低海拔:300 最高海拔:1600

生 境:山坡,旷野,路旁草丛中

是否栽培:野生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泥土及杂质,晒干:

【用途】可提取绛红色染料。全草入药,能活去瘀、解毒止痒、利尿、通治疮中毒、跌打损伤、腹水、蛇咬伤、凤疹瘙痒。

其化成分要为黄酮、蒽醌、环烯醚萜类,另外还含有一定的有机酸、蜡质及其 他成分,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季采收。L

【考 】:出自《救荒本草》;《救荒本草》:“蓬子菜,生田野中,所在处处有之。其苗嫩时,有红紫线楞,似碱蓬微细,苗者结子,则生出叉刺,其子如独扫子大,苗味甜。”

【生药材鉴定】:本植物在江苏、陕西某些地区有作菌草使用。

【中药化成分】:全草含喇叭甙 (Palns-troside)、芸香甙、车草甙(Asperu-losid。)、绿原酸 “。挥发油中含甲基香荚兰醛(Methylvanillin)、向日葵素(Piperonal)。含茜黄樱草糖甙(Rubiadin, Primeveroside)、伪紫茜素葡萄糖甙(Pseudopurpurin glucoside)。

形态特征

蓬子菜图册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质,高25-45厘米;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状毛。纸质,6-10轮生,线形,通常长1.5-3厘米,宽1-1.5毫米,端短尖,边缘极反卷,常卷成管状,上面无毛,稍有光泽,下面有短柔毛,稍苍白,干时常变黑色,1,无柄。聚伞花序生和腋生,较大,多,通常在结成带的长可达15厘米、宽可达12厘米的花序状;总花梗密被短柔毛;小,稠密;花梗有疏短柔毛或无毛,长1-2.5毫米;萼管无毛;花冠黄色,辐状,无毛,直径约3毫米,花冠卵形或长端稍钝,长约1.5毫米;花药黄色丝长约0.6毫米;花柱长约0.7毫米,部2裂。果小,果爿双生,近球状,直径约2毫米,无毛。期4-8月,果期5-10月。

蓬子菜图册蓬子菜图册

分布情况

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西藏。生于山地、河滩、旷野、沟边、草地、灌丛或林下,海拔40-4000米。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北部。

主要价值

草药用,功能清热解毒、止痒、利湿;治炎、蛾肿痛、疗疮疖肿、稻田皮炎荨麻疹、炎、跌打损伤、妇女痛等。

全草(蓬子菜):辛、苦,清热解毒,活破瘀,利尿,通,止痒。用于炎,风热咳嗽水肿咽喉肿痛,稻田皮炎,瘾疹,疔疮肿,跌打损伤,骨折,妇女痛,阴道滴虫病,蛇咬伤:甘,。清热止,活祛瘀。用于吐血,衄便血崩,尿血月经不调,腹痛瘀血肿痛,跌打损伤,痢疾

【藏药】座:全草治肺炎肾炎阴道滴虫病;吐血便血崩,尿血炭用),月经不调,腹痛瘀血肿痛,跌扑损伤,赤痢《青藏药鉴》。

】刘芙蓉草、毒草、鸡肠草、黄米、刘蒿绒

【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 var. asiaticum Nakai,以全草及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挖。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甘,温。

【功能治】解毒,利湿,止痒。用于急性荨麻疹,水田皮炎炎,疔疮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患处。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揆度奇恒

下一篇 牢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