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蓬莱草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Pénɡ Lái Cǎo 【】苦草(《广州植物志》),凤草、旺草(《泉州本草》),雷公锤草(《福建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植物过江藤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态】一年生匍匐草本,长15~90厘米。分枝,被小粗毛,上生对生;近无柄;倒卵形,长1~2.5厘米,先端钝或浑,基部楔尖,边缘在中部以上有利齿穗状花序卵形,极......
目录

蓬莱草·版本一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Pénɡ Lái Cǎo

】苦草(《广州植物志》),凤草、旺草(《泉州本草》),雷公锤草(《福建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植物过江藤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蓬莱草图册【原态】一年生匍匐草本,长15~90厘米。分枝,被小粗毛,上生对生;近无柄;倒卵形,长1~2.5厘米,先端钝或浑,基部楔尖,边缘在中部以上有利齿穗状花序卵形,极稠密,长1~2.5厘米,宽约6毫米;花序柄直立,腋生,长2~6厘米;苞片卵形或倒卵形;萼小,2裂;花冠长约3毫米,红色,管柔弱,肢2,扩展;雄蕊4,2长2短,藏,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2室。果实直径不及2毫米。期夏季至冬季。

【生境分布】生于田边、堤岸。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化成份】全草含黄酮成分过江藤素、β-谷甾醇葡萄糖甙和豆甾醇葡萄糖甙。又含过江藤定A、过汪藤定B。

性味

①《泉州本草》:味酸甘微苦,性无毒

②《福建草药》:微苦辛,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小肠

【功能治】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痛乳蛾肿毒,热痢,淋病带状疱疹

①《国药的药理》:消肿止痛。服治月经不顺及淋病

②《泉州本草》:清热,祛,解毒。治肿毒,咽喉肿痛,热痢,疯狗咬伤

【用法用量】服: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

【附

①治咽喉红肿或单双蛾:鲜蓬莱草每次一两,捣汁服,症重者次日再服。

②治肿毒:鲜蓬莱草饭粒捣患处。

③治疯狗咬伤:鲜蓬莱草二两。捣烂绞汁服,渣患处,以伤愈为度。(①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鲜过江藤二两,蛋一个。水服。

⑤治角疗:鲜过江藤加乌糖少许,捣烂外

⑥治带状疱疹:鲜过江藤捣烂取汁,调些雄黄患处。

⑦治痢疾:鲜过江藤四两。水服;或捣烂绞汁,调糖或蜜温服。(④以下出《福建草药》)

蓬莱草图册

蓬莱草·版本二

【出处】出自于《泉州本草》。

【拼音】Pénɡ Lái Cǎo

【英文】Herb of Knottedflower Phyla

】凤草、旺草、雷公锤草、大二郎箭、番仔草、旺菜癀、凤癀、痢症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植物过江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hyla nodiflora (l.) Greene[Lippia nodiflora (L.) Rich.]

采收和储藏:栽种当年9-10月采收。以后短年采收2次,第1次在6-7月,第2次在9-10月。采收后,拣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态】过江藤多年生匍匐草本。有木质宿,多分枝上易生;全株有紧巾西状短毛。单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长1-3cm,宽 0.5-1.5cm,基部狭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锐锯齿,先端钝或近,两面均被毛。穗状花序腋生,卵形,长0.5-3cm,宽约6mm,具长1-7cm的花序醒;苞片宽倒卵形,宽约3mm;花萼膜质,长约2 mm;花冠白色红色紫红色;雄蕊4,着生于完管的中部。时实淡黄色,长约1.5mm,藏于花萼,成熟时分裂为2个坚果、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 300-1880m的山坡平地及河滩等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栽培】生物特性 宜于温暖湿润和向阳的环境。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分枝繁殖,在5-6月间,将匍匐及新蔓扯起,每隔3-4剪成1株,25-30cm,深6-7cm,每栽植2株,将1-2埋压于土中,以利生田间管理 种苗成活及每年早春返青后,进中耕除草与追肥。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代要森锌药防治。

【性状】性状鉴 细长,多分枝,直径约2mm;表面黄绿色或淡紫红色,有从绝纹,具显着的处有棕色须根对生,无柄,叶片皱缩,完整叶片呈1-3cm,宽0.5-1.5cm,先端钝成近,基部狭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锯齿淡绿色,两面均有毛,纸质,易碎。有的在腋中可见短穗状花序或果。微,味淡。

【化成份】过江藤含醌醇葡萄糖甙(quinol glucoside),木甙(cornoside)。 含6-羟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尼泊尔黄酮素(nepetin),巴达薇甘菊素(batatifolin) ,6-羟基木犀草素 -7-O-芹菜糖甙(6-hydroxyluteolin-7-O-api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小肠

【功能治】清热;解毒。咽喉肿痛;泄泻痢疾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服:汤,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或捣

【附】①治咽喉红肿或单双蛾:鲜蓬莱草每次一两,捣汁服,症重莆次日再服。②治肿毒: 鲜蓬莱草含饭粒捣患处。③治疯狗咬伤: 鲜蓬莱草二两。捣烂绞计服,渣患处,以伤愈为度。 (①以下出泉州本草》)④治: 鲜过江藤二两,蛋一个。水服。⑤治:鲜过江藤加岛糖少许,捣烂外。⑥治带状疱疹:鲜过江藤捣烂取汁,调些雄黄患处。⑦治痢疾,鲜过江藤四两。水服;或捣烂绞汁,调搪或

【各家论述】

1.《药理》:消肿止痛。服治月经不顺及淋病

2.《泉州本草》:清热,祛,解毒。治肿)毒,咽喉肿痛,热痢,疯狗咬伤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