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石脉
基本内容
弹石脉:十怪脉之三,脉象-脉在筋肉之上,辟辟凑指,如指弹石。主病-肾经真脏脉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乃死。”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弹石,脉在筋肉间,辟辟凑指,促而坚。乃肾经真脏脉见。”
十怪脉
十怪脉,生命垂危时出现的十种异常脉象。见《世医得效方》。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等十种。详各条。这些脉象多为脏气将绝、胃气枯竭之候。
怪脉,亦即真脏脉。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故又有“败脉”、“绝脉”、“死脉”、“怪脉”等称谓。
十怪脉详细介绍
(1)釜沸:脉在皮肤,浮数之极,如釜沸中空,绝无根脚。即脉浮数无根,如水之沸腾,息数全无。主三阳热极,无阴之候。
(2)鱼翔: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浮浮泛泛,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即脉浮极微,至数不清。主三阴寒极,亡阳之候。
(3)弹石;脉在筋肉之下,辟辟凑指,如指弹石。即脉沉而实,促而坚,有如用指弹石之感。为肾经真脏脉也,难治。
(4)解索:脉在筋肉之上,乍疏乍密,散乱无序,如解乱绳之状。即脉跳忽快忽慢,节律紊乱。主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5)屋漏:脉在筋骨间,如残漏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状如水滴溅地貌。即脉来极慢,很久一跳,间歇不匀。主胃气营卫俱绝。
(6)雀啄:脉在筋骨间,连连急数,三五不调,至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即脉来急而数,节律不齐,止而复跳。主脾胃之气已绝。
(7)偃刀:如抚刀刃,浮之小急。即脉弦细紧急,如手触刀刃之感。是肝之危脉。
(8)转豆:脉来累累,如循薏苡仁之状。即脉来如豆转,来去捉摸不定,并无息数,是心之死脉。
(9)麻促:脉如麻子纷乱,细微至甚。即脉急促零乱,极细而微。是卫枯荣血独涩,危重之候。
(10)虾游:脉在皮肤,来则隐隐其形,时而跃然而去,如虾游冉冉,忽而一跃的状态。即脉浮而至数不清,时而一跳,继而消失。主死候。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