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感染
基本概述
治疗措施
1.头皮脓肿治疗原则是早期可给予抗菌药物及局部热敷,后期形成脓肿时,则应施行切开引流,继续全身抗感染治疗1~2周。 2.帽状腱膜下脓肿的治疗:抗菌药物。切开引流。方法是在低位作多个切口引流,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并用含杆菌肽500μ/ml、1.0%新霉素及0.1%多粘菌素溶液冲洗脓腔,然后放置橡皮引流管,留作术后冲洗引流用。术毕,松松缝合引流切口。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1~2周,引流管于4~6天内拔除。
病原学理
化脓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
临床表现
1.头皮脓肿常在皮下组织层发生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耳前、后或枕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由于头皮有纤维隔与帽状腱膜相连,故炎症区张力较高,病人常疼痛难忍,并伴全身畏寒、发烧等中毒症状,严重时感染可通过导血管侵入颅骨及/或颅内。
并发症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