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五味子

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红消、沙藤、小血藤藤本植物,各部无毛。呈球或扁球,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五味子贵常用中药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我国多地可产。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红消、沙藤、小血藤、长梗五味子、盘柱五味子产......
目录

基本介绍

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红消、沙藤、小血藤、长梗五味子、盘柱五味子

产地分布

产中国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湖北

态特征

藤长2.5-4m。互生,革质,稍厚而柔软,或长,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常有透明腺点,表面暗绿色面淡紫色而有光泽;雌雄异株单生腋,花冠白色淡黄色,具芳香,径2-3cm,期6-7月;浆果深红暗蓝色,球,果期9-12月,种子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候。

园林用途

五味子繁茂,夏有香、秋有红果,是园和公园垂直绿化的良好树种。

性状

本品呈球或扁球,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种子1~2,,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微,味微酸。

炮制

五味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照法(附录Ⅱ D)黑色。用时捣碎。表面棕黑色,干瘪,果肉常紧贴种子上,无黏性。种子表面棕色,无光泽。

植物形态

藤本,各部无毛。披针、倒卵状披针或卵状长,长5-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尖,基部狭楔形或宽楔形,边有疏齿侧脉每边5-7条;上面具淡褐色透明腺点,叶柄长0.6-2.5厘米。单生于腋,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白色淡黄色,8-17,中轮最大1,长8-13毫米,宽4-10毫米;花托端伸长柱状,不凸出雄蕊群外;雄蕊群球,直径8-9毫米,具雄蕊30-70枚;雄蕊长1-2毫米,药隔丝连成扁四药隔端横长,药室几与雄蕊等长,丝极短。花梗长0.7-4.5厘米;雌花花被雄花相似,雌蕊群椭或球,直径约l0毫米,具雌蕊40-60枚;子房宽卵花柱具盾状心形柱头冠,胚珠3-5叠生于缝线上。花梗长3-13厘米。果球,径1.5-3.5厘米;小浆果倒卵,长8-14毫米,外果皮薄革质,干时显出种子种子2-3,稀4-5,状椭,长4-6毫米,宽3-5毫米。期6-9月,果期9-12月。

药品鉴别

理化鉴

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0.5小时,滤过,滤液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点于同一硅GF254薄层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展,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酯甲对照品约25mg,密称定,置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五味子酯甲5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密称定,置20ml量瓶中,加甲醇约18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甲醇各20μl,分置三支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再分密加入10%变色酸澄清水溶液0.5ml、硫酸3ml、水1.5ml,摇匀,置沸水中加热30分钟,迅速冷却,以上述甲醇管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分在57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含总木脂素以五味子酯甲(C30H32O9)计,不得少于3.0%。

临床应用

1.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用五味子酊治疗100例,总有效65例。

2.病毒性炎:用五味子粉或五味子仁制五味子基本无效)治疗迁延性及慢性传染性炎数千例,获得较好疗效。如某空军医院治373例,1月后sGPT316例复常,占84.3%;治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炎347例,19天后331例sGPT复常。又S市中山医院等用五味子单方复方治疗慢性炎400例,连用8周,降sGPT总有效率为96%;N市用五味子粉治迁延性、慢性炎400例,2月左右治疗,sGPT复常235例占58%,总有效355例占88%,对症状改善也都有相当疗效,但停药后sGPT反跳率较高。

3.感染性疾病:(1)单用五味子(个草药)每日60克,治疗急性尿路感染27例,服完1疗程5天者25例均获治愈。(2)用治急性菌痢33例(其中11例加1~3次氯霉素或1~4次四环素,20例并补液),治愈29例,显效3例。(3)用治中毒消化不良21例(用补液14例,加用氯霉素5例),治愈20例。(4)用治良性肠炎10例均愈,多在1~4天热退、大便阴转。

4.气管哮喘:属虚证者常配地黄山茱萸、胡肉等,;属风寒痰饮者配干姜细辛麻黄等用,如小青龙汤。在用锑-273治疗吸虫病时配五味子,对肝脏有显著保护,sGPT的增高数单用锑组比并用五味子组远为显著(P<0.01),并用组的各种症状亦显著减轻。此外,还用于阴不足之失眠心悸虚汗少气等。

5.用于久嗽虚喘五味子能上敛,下滋肾阴,对于两亏所致的久咳虚喘,可以收止咳平喘的效果,常配党参麦冬、熟地、山萸肉等。

6.用于津少渴、体弱多汗等症:本品能生津止渴、固涩敛汗。常可配麦冬、生地、天花粉等用于治津渴。又可配党参、黎冬、小麦、牡蛎等治体虚多汗,无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能应用。

7.避免肝脏受损:研究显示本品对于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在利用四氯化碳(CCl4)让动物中毒的实验里,五味子能改善受试动物的功能。这种对抗四氯化碳毒性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因五味子可以提高肝脏麸胺基硫(GSH)浓度、以及增进与麸胺基硫还原酵素(GSHreductase)的活性的缘故。

8.促进肝脏细胞再生:Kubo等人(1992)指出,五味子能刺激肝脏部分切除之动物的肝脏细胞再生能力。它藉由促进鸟氨酸羧(ODC)的活性,刺激肝脏细胞再生,这是肝脏再生初期阶段的一种重要生化活动。

验方

1(治跌打积瘀):沙藤、黑老虎香、入地金牛、金钮头、五爪龙活行气瘀之

歌)跌打积瘀沙藤,金牛黑虎金钮头,香五爪龙蔃,六味同立建勋。

:2(治痧肚痛经):地胆5钱,樟木子5钱,沙藤5钱,清水服。

解)痧病乃因感冒时而致:头痛腰酸,身热出汗,咳嗽肚痛,不可误治。因痧味厉毒之,宜用开泄之法,本沙藤为药,其作用类似黑老虎、善治痧肚痛。配以地胆,苦凉泄热,樟木子辛温祛行气止痛。全以温通苦泄为原则,立法简,功效确切。

歌)痧肚痛风沙藤,苦凉泄热地胆均,行气止痛樟木子,祛开泄法堪珍。

种植方法

五味子作为贵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应用面较广、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品种,是生产健、调神经药品及保健品的首选药材。由于它对人体多面的有益作用,其利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已突破原来的药用范畴,在酿、制果汁等面也已被广泛利用,被列为第三代果树,是一种应用价值高、发前景十分广阔的野生植物

五味子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栽培、管理法简单。五味子多年生植物,栽种后三年可结果,五年后,平均亩产可达350公斤左右,可留存10-15年。

种植技术

(一)种类当前没有栽培品,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商品称“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产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二)繁殖法野生五味子种子繁殖外,要靠地下横走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扦插压条种子繁殖的研究。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发育植株,但生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法简单易,并能在短期获得大量苗子。

1.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和保管。干时切勿烤、炕或锅。可晒干或阴干,放通处贮藏。

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低温处理。翌年5—6月即可裂播种。处理场地要选择高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2)室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播种。

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法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条播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米播种量30克左右。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时可撤掉遮荫帘。并要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移栽

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20—30吨,整平耙细备用。

2.移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120厘米×50厘米,为使均匀,可以拉,在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30—35厘米、直径30厘米的,每栽一株。栽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与倒,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15天后进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补苗。

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栽植成活后,要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孕蕾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期进,第二次在后进。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法,可在部30—50厘米周围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沟时勿伤根系

2.剪五味子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条萌前进。剪掉过密果和枯,剪后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要剪掉基生、膛、重叠、病虫等。同时对过密的新生也需要进疏剪或短。夏剪进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后进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

不论何时剪,都应选留2—3条,作为,并蔓上架。

3.搭架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蔓上架,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4.松土、除草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及其防治

(1)腐病5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病,始时叶片萎蔫,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落,几天后病株死亡。防治法: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期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际浇灌。

(2)枯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面,干枯而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冈霉素50ppm液交替喷雾。喷药次数可视病情确定。

采收与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采收,随熟随采。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加工时可日晒或干。干时,始时室温在60℃左右,当五味子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达到八成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阴虚阳浮

下一篇 脑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