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脑栓塞

栓塞(cerebralembolism)指动脉被进入环的栓子堵塞所起的急性管疾病,占卒中的15%~20%。其发病年龄跨度较大,湿心脏起者以中青年为多,冠病及大动脉病变起者以老年为多。(1)房颤:可由冠病,湿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所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湿热发病率大为减少;在非湿性房颤的老年患者中有60.3%发生血症状,其中2/3是由源性栓子造......
目录

病因

(1)房颤:可由冠病,湿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所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湿热发病率大为减少;在非湿性房颤的老年患者中有60.3%发生血症状,其中2/3是由源性栓子造成的栓塞,还有报道老年甲亢患者因突然停用碘而病情恶化继发房颤,导致栓塞。

(2)心脏手术:心脏手术不仅可能心脏赘生物或斑块成栓子,还可能使心脏组织中的脂肪颗粒也进入环,造成栓塞,这些栓塞79%发生于术后24h,大都呈多发性栓塞,部位以大脑后部,小脑为多见。

(3)感染: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膜炎患者瓣膜上成的菌性赘生物落后进入环可栓塞,还可并发膜炎,脓肿等感染性病变,据报道,此类老年患者出现栓塞和转移性感染的发生率为51%。

(4)其他:梗死或肌病时,膜变性易诱发黏附而发生栓,落后成栓子;心脏黏液,二尖瓣垂,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将来自静的栓子压入左产生的反常栓塞等。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弓,颈动脉等大管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物落,也是导致老年栓塞的重要原因。(2)感染:血症部感染起的感染性脓栓。(3)其他:脂肪栓子多来源于长骨折或手术,体栓塞则常见于胸,颈部外科手术,还有肿栓子,寄生虫及虫卵栓子和异物栓子等。

少数病例虽检查仍无法明确栓子的来源。

病机

栓塞多见于动脉系统,特大脑动脉,椎基底动脉栓塞仅占栓塞的10%左右,栓子堵塞管后不但起供区急性缺,还常管痉挛,使缺范围扩大;当管痉挛减轻,栓子移向动脉远端及侧支环建立后,缺范围缩小,症状减轻,栓塞起的病理改变与成基本相同,但可多发,且性梗死更为常见,占30%~50%,这是因为栓塞处管壁受损坏死,当痉挛减轻,流恢复后易发生渗漏性出,炎性栓子还可起局限性动脉炎或细菌性动脉脓肿,脂肪栓塞时,大脑白质可见弥性瘀斑和水肿

症状

1.病史

老年性患者,常有心脏病,压,动脉硬化病史或手术,骨折史。

2.起病情况

常由静态到动态时起病,发病急骤,在数秒或数分钟之症状即达高峰。

3.症状和体征

患者常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伴有症状癫痫发作,且在动脉源性栓塞中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前者电图异常率也较高,常有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取决于栓塞管所支配供区的神经功能,但有些微小栓塞可无临床症状,此外,还常伴有基础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胸闷咯血绞痛,呼吸困难等。

饮食

1、适宜食物:

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类,特是海,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固醇及液粘滞有利。

注意烹调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菜时加一些番茄、芝麻。食可以调味外,后遗症的症状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含钙量高,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皮的致密性,防止有一定好处。

栓的病人要常饮水

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肠道,水分入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液,防止栓栓塞。

2、饮食忌:

(1)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源性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为宜。要限制食物的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管病的预兆征象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预防

理饮食,适当锻炼,防治各种原发疾病如冠病,压等,必要时长期服用小阿司匹林,某些头颈部及胸外科手术中运用颅多普勒监测等。

治疗

(一)治疗

1.治疗部疾病

(1)急性期治疗:

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有意识障碍者应保持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助呼吸;防治感染、褥疮,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年老体弱患者尤其要注意养支持治疗,慎用降压药物;有症状癫痫者,适当应用癫痫药物。

②抗聚集药物:常用阿司匹林和盐酸噻氯匹啶类。国外研究显示缺卒中患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改善预后、减少复发且不增加的发生率。国也有类似报道: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复发率1.6%,病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国推荐量为160mg/d。

③抗凝治疗:要有肝素服抗凝,可用来防止成新的栓或逆栓。如CT显示为性梗死或液中含红细胞或由亚急性细菌性膜炎并发的栓塞也应用抗凝治疗。

④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包括阿替普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链激酶尿激酶。溶栓或局部动脉应用。国外文献报道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梗死的管再通率在58%以上,临床好转率大于53%。静用药则分为36%和26%。但由于溶栓治疗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早期出率高,危险/疗效比还需明确,因此溶栓治疗应极为慎重。

⑤防治水肿:可使用醇等脱水。由于老年患者常同时压、冠病,功能基础差,故应注意量,提倡使用小醇(125ml每4~6小时1次),严重时加用呋塞米交替使用。还可改用或交替使用甘果糖,同时要密切观察功能。

保护:钙通道拮抗如氟桂利嗪(盐酸氟桂嗪)能解除管痉挛,增加流量,改善微环;胞磷碱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GIK极化液能阻断钠通道、减轻钙超载的损伤作用来保护细胞;醇还具有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功能,可阻止半暗带区组织不可逆损伤;其他如谷氨酸拮抗、gamma;-氨酸(GABA)增强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⑦外科治疗和介入性治疗:大面积栓塞科治疗困难时可瓣减压和坏死组织吸出术。颅皮腔术(PTA)及支架置入或与溶栓治疗结,已起越来越多重视。

中医治疗:

A.祛,养:用于经脉空虚、入中,秦艽汤。

B.育阴潜阳,镇熄风:用于肾阴虚,阳上扰,熄风汤加减。

C.益,化瘀通:用于气虚滞,瘀阻,补阳还五汤加减。

D.祛,宣窍通:用于经脉失和,解语加减。

E.滋阴,补利窍:用于肾虚精气不能上承,地黄饮去肉桂附子,加杏仁等。此外还可用丹参川芎红花地龙等中药治疗,近来报道,丹参不仅能改善微环、抑制释放,还能缓解缺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紊乱,减轻半胱氨酸起的神经毒性作用。

(2)恢复期:可进运动、语言康复训练,还可配针灸、理疗治疗、中西医结治疗。

2.治疗原发疾病

控制压、纠正律失常,控制率,防治衰,积极治疗细菌性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某些心脏病患者在适当时机进外科手术治疗,以除栓子来源,防止复发。

(二)预后

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多死于严重水肿脑疝部感染及力衰竭。国外报道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再发栓塞率为6.9%,潜伏期限21.1天,再发栓塞患者病死率高达70.8%,明显高于未再发栓塞患者。酗压、瓣膜病,房颤或既往有梗死病史都是再发栓塞的高危因素。

检查

1.

液可正常,亦可压力增高,性梗死时可见红细胞;感染性栓塞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脂肪栓塞则可找到脂肪球。

2.其他

象可升高,沉可能加快。

3.头部CT:可确定梗死部位及范围,一般于24~48h后可见低密度梗死区,如在低密度区中有高密度影提示为性梗死。

4.电图:常可发现律失常,梗死等改变。

5.食道超声动图(TEE):能发现房附壁栓,大动脉斑块,是诊断源性栓塞及预报再栓塞的很有用的技术。

6.管造影(DSA):可明确栓塞部位及发现大动脉病变,但阴性者不能排除栓塞,特是在发病2~3周后,栓子溶解,碎裂,造影可正常。

7.颅多普勒(TCD):能追踪管中的微栓子,还能发现无症状栓塞,国外报道在头颈部外科手术过程中,TCD可用来监测栓,它具有简单,及时,非侵入性的优点。

8.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通过测量颅液的不对称灌流来评估栓塞后组织的损害,以及剩余完好组织的功能。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老年患者。

2.多有心脏病,动脉硬化病史,有栓子的来源,有身体其他部位栓塞如网膜栓塞的据或病史。

3.发病急骤,病情在数秒或数分钟达高峰。

4.常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可伴症状癫痫或其他部位栓塞表现,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5.助检查

诊断

液多正常。

②24~48h后头部CT可见低密度梗死区,可伴有出灶。

电图,超声动图发现心脏异常情况等。

1.

多在活动,情绪激动时起病,常伴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压明显增高,急诊头部CT提示颅高密度出灶。

2.动脉粥样硬化梗死

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起病稍缓,多数小时到数天达到高峰,多有短暂性发作(TIA)病史,通常不伴意识障碍生命体征较平稳,起病24~48h后头部CT显示颅低密度梗死灶。

并发症

可并发水肿压增高,导致昏迷抽搐部感染,力衰竭,最终发生脑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胃热

下一篇 胃热壅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