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沙参

南沙参桔梗沙参植物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止咳。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黄稠。多年生草本,有白色......
目录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高50~100cm。互生,狭卵形状狭卵形,长3~9cm,宽1.5~4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花序狭长;萼钟状,先端5裂,裂披针,有毛;花冠紫蓝色,宽钟,长约1.8cm,5 浅裂,裂三角,外面被毛,雄蕊5。丝基部扩大,有密柔毛;子房下位,3室。蒴果期8~9月,果期9~10月。,稍弯,偶有分枝,长7~27cm,直径0.8~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沟或纵纹。端有1或2个。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本品为桔梗植物沙参沙参的干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

归经】归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入

/宜人群

风寒作嗽者忌服。

炮制

除去,洗净,润透,切厚,干

地理分布

生于小坡草丛、林缘或路边。产于华东、中南及四川

药材性状

南沙参呈长或长头部较粗,向下渐细,稍弯或扭转,偶有分枝,长7—27厘米,直径0.8—3厘米。芦头长短粗细不等,一般1—3个。表面黄色或浅棕色上部有深陷横纹,如蚯蚓体表横纹,下部有浅纵沟槽及纵皱纹,并有深色突起及须根疤痕。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状如海棉。无臭,味微甘。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 加水20ml, 置水中加热10分钟, 滤过.取滤液2ml, 加5%α-荼酚乙醇液2~3滴, 摇匀, 沿试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检查糖类)另取滤液2ml, 加碱性石酸铜试液4~5滴, 置水中加热5分钟, 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检查糖类)

(2)薄层色谱取药材粉末2g,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氯仿60mI回流提取4小时, 回收氯仿后, 残渣以1ml氯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棕榈酸酯各lmg, 加氯仿lml解作为对照液.分吸取上述供试液和对照液各l0μl点于同一硅G薄上.以氯仿-苯(9:1)展至l/2处, 吹干, 再以氯仿-苯(7:3)展.取出, 晾干, 喷以10%硫酸乙醇液, 110℃加热5分钟.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肥沃、富含腐殖质及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的平地或缓坡地。每亩用堆肥或圈肥2000-2500克、加拌磷肥20-50千克作基肥,基肥撒匀后深耕30-40厘米,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1.3米。

繁殖

种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上中旬,秋播于11月封冻前;30-4O厘米浅沟4-6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用细土覆平、轻轻压实后浇水,有条件的可盖一层草,以保温保湿促发。每亩用种1千克。春播20天左右出苗,秋播于翌年3-4月出苗。

田间管理

(l)间苗幼苗2-3时间苗,以幼苗叶片不重叠为度。亩高12-15厘米时定苗,株10-15厘米。间苗后浇水,适当追肥。

(2)中耕除草、排灌苗期选阴天拔除杂草,定苗后结追肥松土除草,适当中耕防止土层结,中耕除草应结追肥一并进植株封畦后,应停止除草以免折断;阴雨天,应注意排水,否则易发生病害,干旱时可适当浇水,特是苗期。

(3)追肥苗期施入10%淡人粪尿或2%尿素水。定苗后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每亩用量l000-1500千克。入冬前浅松表土。每亩铺施土杂肥1000千克,第二年出苗后追施人畜粪尿,6-7月前再追施1次,每亩用量1000千克,并拌入少量磷钾肥。

(4)打从第二年起,植株生长迅速,为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生长,可在株高40-50厘米时打

病虫害防治

(1)腐病为害部,时期多在多雨季时发生。防治法:①清园;②用石灰处理病;③用50%退菌特500倍液喷部。

(2)褐斑病为害叶片。防治法:①排水;②清园;③用1:1:10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500倍液喷洒面。

(3)蚜虫以吸食肉汁液为害。防治法:冬季清园,喷洒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8%敌敌畏乳1500倍液。

(4)地老虎以幼虫苗期咬断植株为害,造成缺苗,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死苗缺苗。防治法:①清园;②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③黑光灯诱杀;④捕杀或毒饵诱杀;⑤为害期间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洒。

采收加工

播种后2-3年采收。秋季倒苗后挖取。挖出后,除去残须根,趁鲜用竹刀刮去外皮洗净,晒干或干,也可干至七八成干时切,再晒干或干。

留种技术

选粗壮植株作种株,后剪去部分侧梢部,以减少养分消耗,果实成熟但尚未裂时连梗采下,放于通的室后熟数日后晒干、粒。一般每亩可采种子25千克。

药理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腔注射杏叶沙参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末梢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著提高小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脾脏重量,但降低小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作用

1g/kg量给家兔灌服沙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等。

抗真菌作用

沙参水浸(1:2)在试管对奥杜盎小胞癣菌、羊毛样小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的沙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强作用,能使离体的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分钟.沙参浸液(1:40)无溶血现象,但能与红细胞作用变色而发生浑浊沉淀.珊瑚的水浸液在低浓度时对蟾蜍离体心脏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室停跳(此时房仍可跳动),但可以恢复.对蟾蜍在体心脏,其作用亦相似;给麻醉兔静注射,能使其压稍微上升、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此作用依然存在.  

解热镇痛作用

珊瑚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的体温轻度下降;对因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亦有降温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兔电刺激法)

临床应用

1.慢性气管炎,干咳少而黏:南沙参9克,麦冬10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批把9克。每日1 ,水服。

2.百日咳南沙参9克,百部9克,麦冬10克。每日l,水服。有缓解痉挛性咳嗽作用。

3.结核,干咳南沙参9克,麦冬6克,甘草3克。水冲饮服。有强壮止咳作用。

4.胃阴不足,部隐痛: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服,每日1。现代可用于慢性胃炎神经症。

5.食道炎胸骨刺痛、困难:可用南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连翘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为蜜。每次1~2,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含化,缓。有明显疗效,而且复发率低。

6.小儿疮:南沙参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6克。水服,每日1。一般服药2~5溃疡面愈,疗效显著。

7.虚火牙痛:大量南沙参(杏叶沙参)与鸡蛋同。食蛋。

8.产后无乳:南沙参(杏叶沙参)12克与猪肉适量同。饮汤吃肉。

 药方选录

1、慢性气管炎,干咳少而粘:南沙参9克,麦冬10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枇杷叶9克。每日一,水服。

2、百日咳南沙参9克,百部9克,麦冬10克。每日一,水服。有缓解痉挛性咳嗽作用。

3、结核,干咳南沙参9克,麦冬6克,甘草3克。水冲饮服。有强壮止咳作用。

名家论述

1.张元素: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

2.《纲》: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专补脾,因而益,故内伤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其体轻虚,专补,因而益,故金受克者宜之。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

3.《本草百种录》:,故家之药,胜者为多。但胜之品必偏于,而能滋者,又腻滞而不清虚。惟沙参分中理之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润泽而不滞,阻于者,非此不能清也。

4.《重庆堂随笔》:沙参肃则下自顺,气化咸借以承宣,故清药皆通小水。喻氏谓有者有溺,无者无溺,可以勘破机

5.《本草正义》:"沙参之味,虽不甚苦,而性独著。体质轻清,气味俱薄,具有轻扬上浮之性,故专上焦,而走家。《本》称其益者,去其邪热,即所以益其正气,本非补益之正义,而后人竟误认为补专药,不知有余热,清之固宜,而不足,清之已谬。…虽曰沙参轻清,尚不至如蕤、麦、知母之腻滞,然性颇盛,无热,亦足以暗戕生机而酿变,缪仲醇仅用于咳嗽,犹嫌其疏而未密。李濒湖《纲沙参肺痿,亦取其补也。若申言之,则肺痈肺痿情近似,而一实一虚,大相反者壅塞,本是实热,急须清泄,不嫌凉;痿者痿败,已是虚怯,所宜扶持,岂容苦!惟肺痿一候,固多咳呛浓虚火犹炽,则沙参清热而不腻,犹为相宜。又:沙参古无南北之,石顽《逢原》。始言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南者质虚力微,赵氏《纲拾遗》《药性考》谓南沙参粗,似党参而硬,味苦性凉,清,泻解毒,止嗽宁今市肆中沙参坚实而瘦,南沙参空松而肥,皆微甘微苦,气味轻清,而富脂液,故专上焦,清之热,养之阴,性情功用,无甚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亡血家

下一篇 卫气同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