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颈椎后脱位

颈椎后位是指暴力使颈椎产生过伸活动起颈椎上椎体下缘在下椎体上缘向后滑动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在临床上,典型的颈椎后位十分少见。疾病称:颈椎后位 所属部位:颈部 就诊科室:外科 症状体征:瘫痪感觉障碍肩痛、其他症状作用于面、及颏部的暴力,如起头颈部过度仰伸且其强度超过前纵韧带的张应力时,则该韧带首先断裂。随着暴力的持续,可起椎间隙破裂、后关节仰伸、关节囊撕裂 以致......
目录

定义

疾病称:颈椎后

所属部位:颈部

就诊科室:外科

症状体征:瘫痪感觉障碍肩痛、其他症状

病因

作用于面、及颏部的暴力,如起头颈部过度仰伸且其强度超过前纵韧带的张应力时,则该韧带首先断裂。随着暴力的持续,可起椎间隙破裂、后关节仰伸、关节囊撕裂 以致因上椎体下缘在下椎体上缘向后滑动而出现典型的颈椎后位。由于其局部的各种组织中以脊髓最为娇嫩,因此,当脊髓被嵌压于上椎体后缘及硬膜囊前壁与下前缘及黄韧带之间时,甚易起程度不同的损伤,一般表现为脊髓中央管症候群,也可有脊髓前中央动脉症候群等。如该患者原本存在椎管狭窄,则可加重损伤而脊髓横断性改变,以致出现脊髓完全性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多伴有局部韧带及椎间盘等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因此稳定性差,伤后易自动复位。

临床表现

1.面部或颏部损伤 应注意检查,多可发现表皮擦伤 挫伤及皮下肿等。

2.颈部损伤的一般症状 均较明显。

3、脊髓损伤症状:约80%以上的病例伴有脊髓中央管症候群或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症候群等临床症状,前者表现为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痪感觉分离及反射异常;而后者则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等。

检查

1.X线平 

在颈椎暴力消失时,因颈部肉的收缩作用,位的颈椎可能恢复正常排列,故在普通X线平可表现为正常征象。但后结构可能出现小骨折。椎前组织肿胀增厚。椎间隙前增大,椎体前边缘可出现撕骨折

在伸屈动力性侧位上,损伤段显示明显不稳,尤其是在伸展位,上位椎体后移,这一点与屈性损伤刚好相反,后者要表现为屈位上位椎体向前移位。

2.磁共振检查 

由于脊髓损伤率较高,磁共振图像可以显示受损平面脊髓水肿、信号、增强。横切面图像可显示脊髓灰、白质界限模糊不清。此外,尚可显示后关节囊受损的情况。

诊断

这种位在损伤后大多立即自动复位,因此不像其他部位的位那样易于判定。其诊断据以下特点:

1.外伤

多为过伸性损伤机制。

2.临床表现

如前所述,以颈椎局部及脊髓受累症状

3.影像检查

(1)X线平:颈椎侧位上可发现椎体前阴影增宽、受损椎椎间隙前增大及椎体边缘有撕骨折等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上则可显示颈椎椎严重不稳征。

(2)MRI检查:除可观察椎质及椎间盘的改变外还可显示脊髓及后关节囊的受损情况,并可与X线平对比观察进判定。

鉴别诊断

颈椎后位通过影像检查不难与其他病鉴诊断。

并发症

颈椎后位造成后纵韧带破裂、椎间盘组织后突以及黄韧带褶,其均可构成对脊髓的损伤,四肢瘫痪

治疗措施

⒈伴有中央管症候群者:先以非手术疗法为。2~3周后视恢复情况及影像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手术。   

⒉对有明确致压物者:应视病情而定,有脊髓受压症状者应酌情及早施手术切除致压物,或通过恢复椎管列线达到减压的。对无脊髓受损症状者,可先非手术疗法,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手术切除致压物及进。以颈前路减压术为首选法,因伸展性颈椎伤脊髓压迫多发生在椎管前壁。术中可取自体髂或库存异体固定。手术段的选择依据动力及MRI图像,必要时也用椎管造影。  

⒊椎严重不稳伴有发作性神经症状者:应先疗法,待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前路或后路植术或固定术(钢或Cage)。  

⒋不伴有神经症状者:应卧床,略前屈位牵2~3周,然后再以头-颈-胸石膏固定3~4周;也可选择手术疗法。

预后预防

脊髓损伤者,预后较差,尤其是恢复不全者,要影响手部功能。无神经症状的病例少,有残留后遗症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痰热阻肺

下一篇 痰湿阻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