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脊髓内脓肿

脊髓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导致产酶的多核细胞为的炎症,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囊所包围。脊髓脓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当致残率高,应起注意。脊髓脓肿的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真菌(如放线菌)等。曾发现绦虫裂头蚴导致脊髓脓肿者。1/5~1/3的病例找不到致病菌。感染原因和途径包括: ......
目录

概述

脊髓脓肿的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真菌(如放线菌)等。曾发现绦虫裂头蚴导致脊髓脓肿者。1/5~1/3的病例找不到致病菌。感染原因和途径包括:

1、远处感染灶的源性播:约占总报道病例的50%,可动脉或静进入脊髓。临床上常见继发于部、心脏(亚急性膜炎)、泌尿生殖系统、人工流产并发感染以及体表皮肤化脓性感染等。脓肿可发生于任何脊髓段,但以胸侧好发。

2、邻近感染灶的蔓延:在解剖上脊髓的蛛网膜下腔神经与纵隔、腔、腹膜后间隙的淋巴管相通,因此感染可淋巴管进入脊髓,伴或不伴膜炎。半数病人来源于骶部感染和尾部藏毛窦感染。脓肿大多发生在原发感染灶相邻近的脊髓

3、创伤后感染:多见放性脊髓外伤穿等。

4、隐源性感染:指感染来源不明。

5、其他来源:有报道至少有2例脊髓脓肿是由于患者感染了HIV。

发病机制

脊髓脓肿病理变化因脓肿大小、病程长短而异。小脓肿常多发,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多数为单发,可累及数个脊髓段,偶尔波及大部脊髓。急性期的粟粒状脓肿是由单核、淋巴细胞和多性细胞及上皮细胞组成的小结,沿小管蔓延。小结和小可找到细菌,小结附近常伴出。病变可融成较大脓腔或起化脓性脊髓炎伴脊髓中央软化和坏死。慢性期的脓肿包膜,层由网状纤维和多核细胞,中层由新生毛细管、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脊髓脓肿多位于脊髓实质中部分,沿脊髓长轴扩展,把纵的传导纤维分离后占据其中空隙,呈柱状,并不破坏纤维传导束,也不同于膜外脓肿,很少发生广泛性静梗死。

临床表现

脓肿的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以及病程的长短不同而不同。虽然一些病人痛、颈痛或手痛,但大多数仅表现出脊髓功能障碍的进性加重,如长束征、尿潴留、受累脊髓平面以下的力减退和不同类型的感觉缺失。据疾病进展的快慢,反射可以减弱或增高,Babinski征可以存在或不存在。许多病人即使是那些急性发病者也可能从不发热

辅助检查

外周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但有时很轻微。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均升高。液培养几乎总是阴性。

柱平一般是阴性的,但如果平显示有椎间盘炎、脊髓炎或椎旁感染,必须怀疑感染会扩脊髓。   过去脊髓造影常能看到与病变一致的脊髓增宽现象,常有椎管完全梗阻。近来,MRI已取代脊髓造影而作为首选的检查。MRI显示脊髓增粗伴水肿,T2加权图像为高信号,T1加权图像为呈等或低信号的病灶。T1加权增强后可见病灶有强化。

临床诊断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助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

诊断

需要与膜外脓肿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椎体骨髓炎、硬膜外肿以及椎管等疾病相鉴,可据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影像检查进

治疗标准

对于脓肿来说,能挽救生命及保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案是及时的手术流加上适当抗生素的使用。一旦疑及该病,即应紧急手术切除椎,切硬膜,用细针穿刺脓肿抽出脓液,并酌情切脊髓,以达到充分的流和减压,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硬膜缝或不缝,需分层缝层和皮肤。脊髓脓肿可多房性或可能复发,因而多达25%病人需要再次流。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同脓肿,并可应用皮质类固醇、醇等减轻脊髓水肿

疾病预后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来,约75%的病人得到存活,但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脓肿的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流。大约2/3的病人过及时正确的治疗,神经功能得到很好改善,不足25%的人遗留重要的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和括约功能恢复最好,感觉缺失恢复则稍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南烛叶

下一篇 痰热阻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