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蛇藤

南蛇藤 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是卫矛科南蛇藤属的落藤本。南蛇藤互生,小光滑无毛,为小腋生聚伞蒴果,橙黄色期5-6月,果期9-10月。它一般多野生于山地沟谷及临缘灌木丛中,喜阳耐阴,分布广,抗耐旱,在中国产于黑龙江蒙古、河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落藤状灌木。小光滑无毛,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稀而不明显的皮孔腋芽小,卵状到卵状,......
目录

形态特征

果实藤状灌木。小光滑无毛,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稀而不明显的皮孔腋芽小,卵状到卵状,长1-3毫米。

通常阔倒卵形,近或长,长5-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阔,具有小尖头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到近钝,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无毛或上具稀疏短柔毛,侧脉3-5对;叶柄细长1-2厘米。

聚伞花序腋生,间有生,花序长1-3厘米,小花1-3朵,偶仅1-2朵,小花关节在中部以下或近基部;雄花萼片钝三角花瓣倒卵或长,长3-4厘米,宽2-2.5毫米;花盘浅杯状,裂浅,钝;雄蕊长2-3毫米,退化雌蕊不发达;雌花花冠雄花窄小,花盘稍深厚,肉质,退化雄蕊极短小;子房近球状,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3深裂,裂端再2浅裂。

蒴果近球状,直径8-10毫米;种子状稍扁,长4-5毫米,直径2.5-3毫米,赤褐色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

一般多野生于山地沟谷及临缘灌木丛中。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500m。性喜阳耐阴,分布广,抗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栽植于向阳、湿润而排水好的肥沃沙质壤土生长最好,若栽于半阴处,也能生长

分布范围

南蛇藤中国分布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为中国分布最广泛的种之一。

中国以外分布达俄罗斯、朝鲜、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生长于海拔450-2200米山坡灌丛。

繁殖栽培

可用播种、分株、压条扦插繁殖

播种育苗

南蛇藤果实9-10月份成熟,应及时采收。为获得纯净适于播种和贮运的种子,需进种实的调制。即将南蛇藤果实放入水中用手直接搓揉,洗取出种子,阴干后即可播种,或层积沙藏,选高处挖一沟,深度在冻土层以下,冬季温度能保持在0-15℃之间最好。选用洁净的河沙,其湿度以手捏能成团而不滴水为宜,种子和河沙分层放置,沙的用量约为种子

的5倍左右,在中央放一小捆秸秆通气用,以防升温烂种,部高出地面,覆土约10厘米厚。南蛇藤可以秋末播,也可沙藏3-4个月后春播。选择向阳、地势高,便于灌溉,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施足基肥,翻耕耙细。做宽1.2米左右的床,长度视播种量而定。可以点播或条播,覆土厚度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面土壤湿润而疏松。秋末播种在次年的春季出苗;春播可于当年的4-5月份出苗,出苗率均在90%以上。

分株压条

南蛇藤部易产生分蘖,可在早春萌前进分株繁殖。从际下,选择较大分蘖苗,从侧面挖掘并将地下所发生的萌蘖苗带部分切下栽植。压条育苗在春季萌前进。选择生长良好的条,于早春发去先端不充实的梢5-10厘米,剪留上一条深约10厘米的浅沟,然后把条平放于沟中,间隔一定离用木钩固定,若土壤应先在沟浇水,放入藤蔓后覆以浅土。由于蔓放平后,端优势往往转位于条基部未压入土的弯处,并常萌发,应及时抹去。蔓条上的大多数能萌发新梢,随其延长,可进培土和保湿,便可生。至秋冬落后即可分离,每株附母株一段条如锤状,故又撞木压条法。分离苗分级后移植或假植,待翌春移植。

扦插育苗

南蛇藤扦插育苗常于春季在地苗床进,应注意土壤湿,否则成活率不高。如冬季在室扦插插比插成活率高,可于落后在成年植株部挖掘条剪取或结苗圃起苗时剪取,以粗7-10毫米为好,过细太脆弱,过粗对挖掘的母株有损伤。插有极性现象,注意以颈的一端为上端,不可倒插。

移苗养护

南蛇藤的移栽多在春、秋两季进。其根系发达,藤冠面积大而蔓较细,起苗时往往根系损伤较多。起苗时如不对藤冠修剪,会造成水分代谢失衡而导致死亡。为了提高成活率,对栽植苗适当重剪,苗龄不大的留3-5个;苗龄较大的藤冠,侧蔓留一定芽数,进重剪、疏剪。栽植法和其他树木一样,先将劈裂之和受伤枝芽加以修剪。栽植时最好

先将表层土掺施有机肥后填入并稍踩踏。放苗时原土痕处应先放面之下,埋土、踩、提苗使其与地表相平,填土并在部踩实,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栽后尽快浇水,第一次水一定要浇透,若在干旱季栽植,应每隔3-4天连浇3次水,待土表稍干后中耕保墒。

水肥管理

施肥管理:在早春或晚秋施有机肥作基肥。秋季应多施钾肥,减少氮肥,防贪青徒长,影响抗能力。在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应及时补充养分,在前多施用磷、钾肥,应薄肥勤施。

灌水与排水:苗期应适当控水,夏初应即时供应水分,期需水较多而且比较严格:水分过少,影响花瓣的舒展和授粉授;过多,会落花。越冬前应浇水,使其在整个冬季保有良好的水分状况。水淹与干旱对南蛇藤的危害更大。因干旱发生一般是逐渐加重,土壤以正常含水量至干旱缺水,在较长时间植物仍能成活,而涝3-5天即能使其死亡。因此应及时排涝。

修剪整

移栽后当藤长100-130厘米时,应搭架或向篱墙边或乔木蔓,以利藤蔓生长。由于南蛇藤分枝较多,栽培过程中应注意修剪藤,控制蔓延,增强观赏效果。

主要价值

药用

药用部位:、藤、果、入药。

采收和储藏:全年采、藤;夏季采;秋季采果。

功能

、藤:祛,消肿止痛。用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腿痛,闭经

果:安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

:解毒,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1. 湖南药物志》:治小儿惊痢疾,筋骨痛疾,肠风
  2. 《常用草药》:,祛湿,强筋消炎解毒。治头晕痛,牙痛呕吐四肢麻木腿痛,
  3. 《全国草药汇编》: 、藤:祛,消肿止痛。用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腿痛,闭经。果:安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解毒,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4. 《中国药植志》:"治毒蛇咬伤。" 《湖南药物志》:"治小儿惊痢疾,筋骨痛疾,肠风。"
  5. 《常用草药》:",祛湿,强筋,消炎解毒。治头晕痛,牙痛呕吐四肢麻木腿痛,。"
  6. 植物实图考》:。治肿毒。
  7. 《泉州本草》 :治湿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8. 江西草药》 :治夏季发痧,呕吐腹痛,多发性脓肿
  9. 《常用草药》 :,祛湿,强筋,消炎解毒。治湿疼,腿痛,骶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藤3~5钱;果2~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或捣烂患处。服:汤,0.5-l两;捣汁冲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民族用药

南蛇藤【景颇药】Namshe bvun:、藤用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腿痛,闭经《德宏药录》。【阿昌药】皮浪阿以: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德昂药】兰: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彝药】癞藤:高热不退,小儿惊,筋疼痛,四肢麻木《哀牢》。

【蒙药】、藤、治疗湿关节痛,四肢麻木腿疼,疖肿,跌扑损伤,毒蛇咬伤果实用于心悸失眠健忘胸闷不舒《蒙植药志》。

【朝药】南蛇藤:藤炎,黄疸炎《朝药录》。

【苗药】Hleatxib nenb(那信论) ,Nangb vob pid来阿治跌打红肿,治刀伤《苗医药》。

园林

南蛇藤藤本植物中属大型藤本植物,以周边植物或山体石为攀援对象,远望似一条莽蛇在林间、石上爬,蜿蜒折,野趣横生。

中国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树园种植保存一株南蛇藤过数十年的生长,现已成长为一株体型粗大的巨藤。巨大的藤攀援缠绕在数株鸡蛋树上,壮观无比,人注,成为植物园中一地标性园林景观。游人亲眼睹攀援上树的巨藤,无不为之啧啧称奇……藤子也能长得那么粗?世界真奇妙,并争先拍照留念。常听到离园游人与同事说:植物园之还真的看到不少稀奇古怪的热带植物景美、空新鲜,有机会还得在来看看。

南蛇藤植株姿态优美,、蔓、、果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垂直绿化的优良树种。特南蛇藤秋季叶片霜变红或变黄时,美丽壮观;成熟的累累硕果,竞相裂,鲜红色的种皮,宛如颗颗宝石;作为攀援绿化材料,南蛇藤宜植于棚架、墙垣、壁等处;如在湖畔、塘边、溪旁、河岸种植南蛇藤,倒映成趣。种植于坡地、林绕及假山、石隙等处颇具野趣。若剪取成熟果瓶插,装点居室,也能满室生辉。

南蛇藤南蛇藤济价值高,是出了纤维植物树皮可制优质纤维,拉力强,可作纺织和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后可与棉麻混纺;种子含油率达45-52%,适发展潜在燃料油植物物种之一,市场前景广阔;南蛇藤、藤、及果入药。祛湿、通止痛、活解毒、小儿惊、跌打扭伤、蛇虫咬伤等;南蛇藤植株姿态优美,藤壮观,成熟的果实鲜红色的种皮,宛如颗颗宝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生长环境相似的南城市做垂直绿化之优良藤本植物之一。

植物研究

《中国植物志》编委们在看过大量该种的标本之后,对C. articulatusvar. pubescens Makino 的毛被问题,发现与植物的分布、态特征等均无规律可,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份标本上有的有毛,有的就无毛,因之不易作为一个独立变种的依据。

该种是一个分布很广泛的种,在态上,尤其是叶片状,变化幅度大,将叶片的另作一变种C. articulatusvar. orbiculatus Wang 处理是不适的。

从 C. jeholensis Nakai 原文献的描述及附图上看,除叶片稍大有深齿外,其他如叶形叶脉以及果实态特征均与本种无区。且又在本种分布的地区范围之中,不能成为独立种。

该种之拉丁称在 Thunberg 的原始记载(Fl. Jap. p. 97)中为 C. articulatus,可是在该书前面的录 1. c. p. 42 中为 orbiculatus。1796年 Gmelin(Syst. Veg. p. 406)使用了 orbiculatus 一,而未曾提及 articulatus。后来,在1881年 Maximowicz(Mel. Biol. Acad. St. Petersb. 11: 201.)曾提出 articulatus 一乃是由于orbiculatus的印刷错误而来。到1935年 Airy-Shaw(Curtis. Bot. Mag. 158: tab. 9394)也提出 articulatus 一既属错印,越快丢掉越好。1955年侯定(1. c. 263)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同意以上观点,并且提出 orbiculatus 一能更好地反映出本种叶形的特点。因之,《中国植物志》一书的编委们也同意采用此

植物文化

南蛇藤有:过山枫、挂廓鞭、过山龙、大南蛇、老龙皮、穿山龙、老牛筋、黄果藤等。

作为药材的称有:金银柳(《盛京通志》),金红树、果山藤(狄尔士《中国植物录》),药狗旦子(迈尔氏《中国植物录》),蔓性落霜红(《中国树木分类》),过山风、挂廊鞭。香龙草(《中国药植志》),穷搅藤、老石棵子(《东北药植志》),地南蛇、过山龙(《江西中药》),大伦藤、大南蛇、白龙、老龙皮、臭花椒(《湖南药物志》),穿山龙(《泉州本草》),老牛筋(《东北常用草药手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