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气虚

气虚,为中医词术语。是指由于元不足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候。所谓,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中的精气吸收运化水谷之吸入清气共同结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本上讲就是......
目录

疾病病因

气虚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耗”),或久病不复,或等脏腑功能减退,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脉象来对照现代医气虚同现代医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本原因是阴阳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法,进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气虚陷的联系与区

气虚陷都是病中属于虚的病理变化,但两者同中有

1.气虚病涉五脏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面。而从的生成与脏腑之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为重要。

气虚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盛衰论》描述了气虚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因此,气虚这一病理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气虚,司呼吸,外皮毛,通调水道。气虚,则其宣降、司呼吸、调水液代谢、抵御外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

气虚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五脏而上荣于亏虚,失于荣养,见疲乏力,眩晕健忘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弱。不纳,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居中焦,运化,司升清,统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微,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淡苔薄,弱。

气虚心气虚。,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疲体倦,淡,无力

2.陷是气虚下陷的病理变化

陷是气虚的升失常同病的一种病理变化,要表现为气虚下陷的特点。导致陷的原因,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久病气虚,年老体衰,饮食损伤,或劳欲过度等。其中久泻久痢不愈,或妇女产育过多、产后失于调养者最为多见。

陷与脾虚系最为密切。升清,宜上,若脾气受损,升无力,则气虚而下陷。其临床表现除有气虚倦怠无力,面白疲等一般见外,还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如部坠胀,下垂,肛,或妇女子宫垂等脏下垂的病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同时又出现了清气不升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的陷症,要是中气下陷,病机要是运化失常,升降失司,表现为饮食减少,腹胀肛坠,泄泻,或排便无力,眩晕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就是中气虚衰,失于升清阳下陷的病

气虚陷虽同属的虚弱性病理变化,但气虚病涉五脏,所概甚为广泛;而陷则是因气虚而升无力清气下陷的复性病机变化,要责之脾虚,以中气下陷为多见。

疾病分类

1.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气虚可选独参汤加减。: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熟,吃莲肉汤。  

2.脾虚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可选补中益汤。  

3.肾阳虚有身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右归加减。: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服,每日1

阴两虚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弦细等症状

4.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饮,甘草汤。: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

5.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呜、耳聋腰酸、腿软、疲、健忘症状可用五子衍宗金匮等加减。

临床症状

相关书籍气虚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气虚阳虚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眩,少气懒言,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可选独参汤加减。: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熟,吃莲肉汤。

b.脾虚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可选补中益汤。

c.肾阳虚有身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右归加减。: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服,每日1

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弦细等症状

a.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饮,甘草汤。: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

b.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呜、耳聋腰酸、腿软、疲、健忘症状可用五子衍宗金匮等加减。

多发人群

气虚是一种多发症,原因多是先天不足、养不良、年老虚弱、气虚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据对804人随机抽样调查,衰老、虚弱起的体虚占51.4%(46岁—65岁),是各种病因中最高的两个点。这与现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式有。专家提醒大家都来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辨证施治

1.气虚

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气虚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治则:补益君子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

2.气虚

(1)一般气虚候;疲乏力,眩晕健忘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弱。治则:补加减。方药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

(2)不固候;除一般气虚外,还有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多、遗尿;或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或胎动不安,滑胎者。治则:补固涩。加减,或用金锁缩泉方药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等。

(3)不纳候;在不固基础上,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短,动则喘甚者。治则:补七味加参附龙牡等。方药五味子、熟地、皮、泽泻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丝子附子人参龙骨、牡蛎、蛤蚧、冬虫夏草海龙海马

3.脾气

(1)一般脾气候:饮食减少,食后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淡苔薄,弱。治则健脾君子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

(2)中气下陷候:脘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痢不止,甚或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少气乏力,声低懒言,头晕眩。淡苔白,弱。治则补中益补中益汤。方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壳、法半夏陈皮

(3)不统候:多见于慢性出的病,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皮下出等。除出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则补脾汤。方药黄芪当归、元肉、木香远志酸枣仁生姜大枣党参白术甘草阿胶等。

4.心气

候: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疲体倦,淡,无力治则:补益心气君子汤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远志当归柏子仁酸枣仁等。

5.阳()虚

候:面色晄白,头晕眩,少气懒言,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治则:补阳益参附汤方药人参附子黄芪等。

食疗预防

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理膳食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矮小、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心脏病等疾患,当您的宝贝出现气虚质的症状越多,则表示气虚的严重度也越高,父母宜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肪或高糖之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而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加重。对气虚患儿,平时应注意饮食如:

气虚1.甘平

 为食,如葡萄柠檬木瓜、草莓、李子、苹果、菠菜、红萝卜、茼蒿椰菜、包菜、豌豆、四季豆、生、黑木耳白木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赤小豆冰糖肉、猪肉、鸡蛋……等。

2.甘温

 油菜、大头芥菜、番瓜、龙眼荔枝樱桃番石榴、金桔、杨梅子、杏子、李子糯米、红糖、麦糖、大蒜、香菜、生姜、葱、茴香、沙牛肉鸡肉、黄鳝、淡菜、羊奶。

3.甘凉

 角、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绿豆豆腐麻油生姜皮莲雾、西红甘蔗、香瓜、柳丁、无花果蜂蜜、蟹、鳖、蛋白、枇杷、菠萝。

以上食物轮流食用。尽量不要常吃凉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水子、葡萄椰子子、杨柿子香蕉芒果、桑椹、奇异果、黄瓜苦瓜、空菜、筊白笋、豆紫菜海带、西洋菜、豆豉、荸荠、白砂糖、蛤蛎、类,以免影响环。当不可避免时,尽量在白天食用,因当外界阳旺盛时,身体也较有抵抗入侵的能力。

食材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早在《录》中即有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补脾、强筋的作用。医《录》中说:牛肉安中益,养。《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对气虚兼有脾虚肾虚肺虚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胃气壮阳,暖膝,补虚劳,益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固。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补、养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作用。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而补。明·李时珍在《本草纲》中说:鲢鱼温中益。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补,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力、强筋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

俗称桂。可以补,益。《日华子本草》云:鳜。《宝本草》认为益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脾虚者最宜。

气虚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录》说它补中益,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食补肠,肥中益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烂服食为佳。

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又能补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果品,除有益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健脾、益、强筋的作用。如《本》说它益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滋液,益肝阴,强筋。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脾虚者,皆宜食之。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补中益,不仅如此,生还有补脾和补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生食用为妥。

山药

为补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补脾,补,故凡气虚气虚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补虚、养阴补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凡肺虚弱,及一切虚在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者,服之最佳。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食物,它能大补元。《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不足。《医启源》还认为,人参胃阳不足及促,短气少气,补元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脾虚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党参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分,并能补益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黄芪

气虚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太子参人参同服,则补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紫河车

性温,味甘咸,是笔者最常用的补之物,它有着显著而有力的补强壮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益。《本草再新》认为它能大补元。凡气虚体质者,常少少服食,确有卓著的补效果。

此外,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扁豆、黄豆、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鱿章鱼、熟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白术甘草等。

食疗菜谱

山药鲫鱼

相关食品料:鲫鱼 500克

料:山药 50克 糯米 10克

调料:生油 35克 料 5克 大葱 10克 盐 8克

烹饪法:

1. 鲫鱼去鳞、鳃、脏,洗净,加少许盐稍腌一会儿

2. 把山药去皮,洗净,切成

3. 锅置于旺上,倒入生油烧热,放入鲫鱼两面一下

4. 烹入料,加鲜汤、山药熟,撒上盐、葱花,淋香油即可。

食谱

鲫鱼鲫鱼具有益健脾、消润胃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能,并有降低固醇的作用;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碱、淀粉、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C等养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木瓜鲫鱼

料:鲫鱼 500克 木瓜 500克

调料:盐 10克 料 15克 胡椒粉 2克 姜 5克 大葱 10克 味 2克

烹饪

1. 将鲫鱼宰杀洗净,在两面各刻一定

2. 木瓜去皮、籽,切成,洗净

3. 锅中倒入油烧热,放入鲫鱼至两面出现硬皮取出

4. 锅中倒入油,加入姜、葱段,爆出香味后,烹料,加鸡汤、木瓜,水沸后再加入好的鲫鱼,加盖用小烧至汤色乳白

5. 去掉姜、葱,调味并加入胡椒粉即可食用。

制作提示 本品需鸡汤约750克。

食谱

1. 健脾利尿。适于久病体虚、水肿、小便不利者食用。

2. 鲫鱼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等。鲫鱼具有益健脾、消润胃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能,并有降低固醇的作用,木瓜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用进消化和吸收。

咸菜鲫鱼

料:鲫鱼800克

料:大白菜(青)100克 腌芥菜头50克

调料:姜10克 大葱15克 花椒2克 八角5克 味2克 盐2克 10克

烹饪

1. 将洗净的大白菜四、五铺入高压锅底

2. 将去鳞去脏洗净的鲫鱼2~3条放在白菜上面

3. 将疙瘩咸菜切成摆在的上面

4.料放好后加靠水与料平

5. 用纱布将姜、葱、花椒、大料包好放如入锅中(不能放盐

6. 然后放点和味,上盖起15分钟即可。

食谱

鲫鱼鲫鱼具有益健脾、消润胃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能,并有降低固醇的作用;大白菜是现今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美食,大白菜具有较高的养价值,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他相关

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相关食品老人气虚食谱

山药 适用于食少倦怠,不足,不宁,健忘失眠等。山药粉80克,莲子20克,红糖15克,糯米粉300克。先将莲子熟,捣烂,然后山药粉与红糖为馅,用糯米粉如常法制成汤糖尿病患者应去红糖,加赤小豆15克。倦?质者可久服。

鸡肝粥 适用于老人肝气虚,眼暗,视物不清,夜盲等。用乌鸡肝一具,洗净,切细,加豆豉少许,共粥,或羹食用。每周1~2次。无乌鸡,一般三黄鸡肝亦可。

菊花粥 适用于老年人头眩上扰,眼屎多,眼结膜易充等。杭菊花5克,枸杞子10克,粳米适量,共粥。每周1~2次。亦可用水冲饮用。

猪肾粥 适用于老年人肾虚耳聋气虚亏。用猪肾一对,去表层白膜,剖,洗净,切细,加葱白2(连须),加韭白7(去须),三者加白米适量,慢食。一周1次。

柿饼粥 适用于老年人耳聋同时伴有不闻香臭的不宣者。干柿饼3个, 切成细丝,和粳米适量,共粥食,加油少许。此适用于红质者,迟冷质者忌。

羊肉羹 适用于老年人胃虚不佳,四肢乏力,面色萎黄消瘦。取白羊肉200克,洗净、切细。另挤生姜汁10毫升,加水成羹,烂后加白面粉适量再。然后加胡椒末和葱末少许。一日一服,连食一周。迟冷质者宜,红质者切不可轻尝!

鲫鱼汤 适用于老年人胃气弱,食不下,虚劣消瘦力衰微、水肿等。取鲫鱼肉半斤,切细。加油及姜熟,加胡椒末少许。适用于腻滞质之舌苔白腻者。有过敏性疾病者忌!

绿豆汤 适用于老年人消渴、热中,饮水量多而不解渴。绿豆500克,加水适量,沸,一沸即 将上清液倒出,待绿豆烂后再将上清液倒回锅中。渴时取食或饮汤。此适用于红质者,体当忌。

鲜藕汁 用于老年人烦热口干有积热淋。肥鲜藕半斤,洗净,绞取汁,加蜂蜜20毫升。一日1,到渴解为止。此适用于红质。

甘蔗粥适用于老年人津伤咳嗽。凡干咳口干,涕唾浓黏,虚热者皆适用。取甘蔗汁300毫升,青粱米100克。洗净,共粥,分两次吃。

绿豆蒲公英汤 适用于老年人小便中作痛,烦热,小便涩少不利。取绿豆250克,新鲜蒲公英100克,加水500毫升,共,一沸即止。倒出上清液,分数次饮完。一日1,连服3~5日。迟冷质慎用此

薤白粥 适用于老年人胸闷不舒或绞痛、慢性肠炎。每次取新鲜薤白25克,粳米100克,加水400毫升。共成粥。一日2次,温食。一周为一疗程。此适用于晦涩质。

相关食品产后气虚如何调理

气虚体质的产妇是因分娩时用力过度所致。这类产妇常常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常常出汗,稍做运动就会表现得更厉害。严重的除了几种症状加重以外,还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食少腹胀肛,子宫垂。心悸怔仲,精神疲惫,或膝痿软,小便频多。

此种体质的保健原则是补,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具体法如下:

1. 屈肘上:端坐,两腿自然分,双手屈肘侧,手指伸直向上。与两平,双手上,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该动作对气短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2. 抛空:端坐,左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3.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膝,具有益的功效。

4. 摩:端坐,宽衣,将带松,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间,上下搓摩部,直至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部,实际上是对命门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脏有。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温的作用。

5. “吹”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过头,然后弯。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中默念“吹”音。可连续做10余次,属于“六个决”中的“吹”功。常练可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鞍结节脑膜瘤

下一篇 气虚则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