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果
拼音名
Nán Shé Ténɡ Guǒ
别名
原形态
南蛇藤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3-8m。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数 皮孔。 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宽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先端 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为 截形,边缘具钝锯齿。腋生短 聚伞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黄绿色, 雌雄异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 雌花具有5 雄蕊; 雌蕊1, 子房上位,近球形, 柱头3裂;雄花的雄蕊稍长,雌蕊退化。 蒴果球形,直径7-8mm。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
性状
化学成份
种子含较多的脂肪油。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注意
孕妇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