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胰腺外伤

腺损伤常并有其他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常被掩盖,易造成漏诊。腺损伤大体可分为放性腺损伤、腺损伤以及特殊类型腺损伤,如医源性隙损伤等。战时腺损伤多为放性,如穿透伤。腺损伤是和平年代最要的腺损伤,常由于交通事故、暴力袭击所致。腺穿透伤与伤之比为3︰1。腺损伤常因伴有大出,死亡率甚高。疾病称:外伤 所属部位:部 就诊科室:外科,外科 症状体征:腹痛......
目录

疾病定义

疾病称:外伤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外科,外科

症状体征:腹痛,其他症状

疾病病因  

在交通意外中,尤其是汽车驾驶人员当汽车高速驶中汽车骤然撞于物体上,其强大的惯性使驾驶者的上部撞击于汽车向盘上,导致腺受伤。有时当人体自高处坠落部呈过度层,同时双侧肋弓极度收,瞬间一个暴发力,挤压于腺上,造成腺不同程度的损伤。

腺损伤的部位,随外力的向而异,以腺头、体部常见。当外力作用于右上柱右侧,则头部易被挤压同时常并有十二指肠肝脏损伤此类损伤后果严重,死亡率甚高可达70~80%;当外力直接作用于上中部则损伤多为颈、体部的部分或完全断裂并并有肠系膜动脉损伤;外力作用于柱左侧尾常易受伤,此时多伴有破裂。

疾病症状

①、仅腺自身损伤,在早期常不会导致立即死亡。早期死亡者往往因并其他实质脏器伤、或大管损伤大出死亡。

②、胰酶的消化作用起周围组织坏死、出,使损伤后并症高达30~50%.

③、单纯腺损伤或有轻度并伤时,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及特异体征,常难以诊断,延误治疗则并症发生率增高。

④、由于组织坏死及污染、失休克免疫力下降,则感染扩常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甚高。

⑤、中度损伤的早期,加之伤后液的分泌暂时受到抑制,或胰酶释放尚未被激活,故早期症状不典型,甚易误诊。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者仅占50%。

腺损伤后并其他脏器伤发病率甚高。放性损伤并其他脏器伤:肝脏损伤45~47%,肠伤47%,十二指肠伤24%,脾脏损伤21~25%,脏损伤23%,小肠损伤15%,结肠伤19%,管伤30%.腺损伤并其他脏器伤:肝脏损伤18%,损伤5%,十二指肠损伤15%;脾脏损伤15%,小肠伤8%,管伤9%。外伤并伤很多。

检查化验

1、实验室检查:

清磷脂酶A2(SPLA2)、C反应蛋白、α1-抗蛋白酶、α2-巨球蛋白多聚胞嘧啶核糖核酸(poly-(c)-specifi RNAase)、清正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这些项的检查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尚未普及使用。

2、B型超声及CT检查:

可见网膜囊积液、水肿等。因腺的损伤病理变化是进性的,因此,影像检查亦应做动态观察。但有时与腹膜肿易于混淆。

3、腔灌洗或腔穿刺:

腺损伤的早期,液体可能很少,穿刺往往阴性。因此,除掌握好腔穿刺时间外,多次穿刺能达到明确诊断。

4.逆管造影(ERCP)

腺损伤诊断的阳性率甚高,特是确定有无导管损伤更有意义。

疾病诊断 

1.上部有挫伤

凡上部的钝挫伤,不论作用力来自何,均应考虑到有腺损伤的可能。

2.淀粉酶

腺损伤后,淀粉酶大多数升高,但损伤与升高的时间成正比。当疑有腺损伤时,收集2小时尿液测淀粉酶的量,比测定淀粉酶更为可靠。也可腔穿刺或灌洗作淀粉酶测定以助诊断。腺损伤后的腔体液中,淀粉酶很快升高,绝大部分为阳性。

3.观察腺损伤后病情发展

腺损伤轻者为挫伤,重者可断裂、破裂,有时十二指肠损伤。腺挫伤症状较隐,当液渗出致腺发生自身消化时才出现明显的症状。在严重挫伤而腺包膜又未破裂者,由于挫伤的组织肿胀腺包膜的“紧箍”作用,则加重组织的损害。

并发症

腺损伤后,虽然做了较为理的处理,死亡率仍然很高,因伴发的大管或周围脏器的损伤所造成的死亡,往往超过腺损伤本身所起的死亡。在幸存者中有30%以上出现并发症:如大出脓肿、假性囊肿胰瘘等。

  1.大出腺损伤后十分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因难以救治而死亡。

  2.脓肿较少见,往往继发于较严重的腺挫伤区、挫伤的组织发生坏死,进一步脓肿

  3.胰瘘创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高达20~40%,以头挫伤发生率最多。

疾病治疗

1.腺损伤伴周围大管伤,伤情凶险。剖后应先速迅探查这些损伤的大管,予以相应处理。出组织不能钳夹止,亦不可缝扎(特是深部缝扎),以免损伤大的管。

  2.正确估计损伤的程度、范围、有无管断裂。

  3.理切除损伤的部位,减少对、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4.防止液外溢的胰酶被激活。

  5.正确地应用、外流。

  6.防止并发症,如胰瘘囊肿成。

  腺深在,为横的长条状,自十二指肠直达门,故手术切不当将给手术探查带来极大不便,有时因暴不良,而遗漏损伤部位。

7.诊断明确者,则可选用腺投影切,或上部弧,可将腺的头、体、尾部完全显,显然这两种切良好,但壁破坏大,手术时间长。因而在急诊情况下作一个正中切,亦可完成对整个腺探查要求。

急诊处理

1.腺挫伤

可分为包膜完整与包膜破坏两种。前者是单纯的腺损伤,所谓“创伤腺炎”多为此种损伤。对包膜破裂的腺挫伤,可采用卷烟流加双套管流,若流管无液渗出,几日后即可拔管,即使仅有少量的液流出亦不应拔管。为了减少胆汁逆流至,亦可加管造瘘。对包膜完整的腺损伤,不予以流是不妥的,因小的包膜破裂,即使是过细致的探查也可遗漏,特面的包膜破裂更易遗漏。

2.腺断裂

尾部断裂多无争议,将远端切除,近端残面缝即可。颈、体部断裂若是不妥的,因管的不易正确,常易发生胰瘘、狭窄等并发症,故应采取远端的腺切除。这样不仅可减少胰瘘发生,亦不会因切除远段的腺而发生分泌不足,又因不做肠道,从而避免了带入胰酶激活素而导致腺炎。虽然胰岛的数量尾多于头、体部,但切除80~90%的腺,一般不会发生分泌机能不全。若切除范围再增加则将发生腺机能不全。当切除组织过多时,术后应给适当的胰岛素,以防因剩余的少量腺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而致变性。

腺部分切除后,残留腺有无再生能力,结论与肝脏不同,其自发性再生能力有限。Parekh报告一组大白试验的结果,用一种人工成的蛋白酶抑制(FOY-305),它能通过增加源性缩胆囊素(CCK)的释放机制,刺激大白正常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腺切除后(66%远端切除),管饲FOY-305刺激,腺可出现明显的再生能力,其再生过程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先肥大后增生。腺团块的增生程度仅在处理后27天,即超过正常未切除的腺团块。此结果虽为研究阶段,但它对腺次全切除后,急性坏死腺炎后的腺功能不全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新领域的启示。

3.头部损伤

头部损伤处理困难,仅流则将失败,若将断裂的尾侧段切除,将发生腺功能不全,故这两种处理式均为不妥。其正确的处理原则是:①仅系挫裂伤,可将该处与空肠;②已断裂,应将十二指肠侧断裂,远段腺残面与空肠,以保留腺功能,亦可用一段空肠插入腺两断端之间,双断端空肠,保留腺功能;③损伤十二指肠甚近,或并有十二指肠破裂,应连用十二指肠一并切除,远端腺断面与空肠

4.并伤

头损伤十二指肠破裂较为常见,亦可下腔静、门静肠系膜管伤。并大管伤者往往立即死亡。十二指肠伤的死亡率甚高。

头挫伤及十二指肠破裂,可采用窦部分切除、端侧空肠、十二指导肠造瘘、十二指肠破裂处缝、迷走神经切断、总管造瘘,即将十二指肠“憩室化”(图1),并加以乳流及双套管流。为防止返流,空肠损伤的十二指肠处不得少于60cm。但亦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只将损伤处修补,并用空肠造瘘及深静高价养即可。

注意事项

1、中度损伤的早期,加之伤后液的分泌暂时受到抑制,或胰酶释放尚未被激活,故早期症状不典型,甚易误诊。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者仅占50%。

2、仅腺自身损伤,在早期常不会导致立即死亡。早期死亡者往往因并其他实质脏器伤、或大管损伤大出死亡。

3、单纯腺损伤或有轻度并伤时,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及特异体征,常难以诊断,延误治疗则并症发生率增高。

4、由于组织坏死及污染、失休克免疫力下降,则感染扩常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甚高。

5、胰酶的消化作用起周围组织坏死、出,使损伤后并症高达30~50%。

6、腺损伤后并其他脏器伤发病率甚高。

疾病护理 

基础护理:

①给予病人半卧位,有利于流管的护理,减少瘘液的渗出。

②预防不张及坠积性肺炎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做有效的咳痰,协助病人翻身、拍,常规雾化吸入

③预防压疮发生,应加强健康宣教,使病人认识到床上适当活动的重要性,应保持床铺干、平整,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流管出折断,病人突出部位应注意按摩,每2 h翻身一次。

理护理,胰瘘病人由于病情重、费用高、时间长、疾病反复等特点,病人的理护理非常重要 ,讲解疾病和生命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皮肤护理:

由于液的大量外渗,容易起瘘周围皮肤感染,可用氧化锌软膏涂抹,尽量有效吸减少液外流。养支持:外伤术后早期可据病人状态给予肠外养 ,待术后肠功能恢复,选用肠养( EN)治疗。EN制氨基酸或短肽链水解蛋白及低脂肪制,用复尔凯肠管,速度应遵由慢到快,始速度40 ml/h,后期改为100ml/h。浓度由低到高,温度用调温器维持在37 ~panjk ℃左右。防止腹泻,一旦出现腹泻应改为T,待病情稳定后改为EN直至进食为止。

深静插管的护理:

由于可能需要长期保持深静插管,因此对深静插管的护理至重要,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深静插管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每日用碘酒擦试插管入处及周围皮肤,每日更换料及输液管道。输液系统应保持密封状态。不作抽、输养液以外的液体的输注及测量中压应用。插管如有阻塞,可用等渗盐水先吸后冲,如不能恢复通畅应更换插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胰腺囊肿

下一篇 胰石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