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异位胰腺

异位腺(Heterotopic Pancreas)亦称迷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Accessory Pancreas),凡在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管联系的孤立的组织,均称为异位腺。属于一种先天性畸。疾病称:异位腺 (迷走腺,副)所属部位:部就诊科室:外科外科症状体征:腹痛,无明显症状异位腺又称迷路腺或......
目录

定义

疾病称:异位腺 (迷走腺,副)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外科外科

症状体征:腹痛,无明显症状

概述

异位腺又称迷路腺或副,它是存在于正常腺位置以外的孤立组织,与正常腺之间无解剖联系。约90%的异位腺位于上消化道,要是(通常位于幽门5cm以的大弯侧)、十二指肠空肠。少见部位有总管,十二指肠乳头部、回肠肠系膜网膜、Meckel憩室、结肠阑尾、横食管。大多数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病因

异位腺的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在人的第6~7周时,当侧和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几个始基细胞停留在原肠壁,由于原肠纵生长而可将始基带走。胎基产生的细胞组织,将被带到始基产生者则被带到空肠,成为异位腺。如果始基伸入肠壁、系、网膜甚至脾脏,就会在这些器官中出现组织,也为异位腺。

病机理:与屈性损伤相似,只是头颈部遭受屈撞击等作用时,颈部不但屈,而且有向一侧旋转的动作。当屈和旋转外力同时作用于颈椎时,损伤成向前下暴力,以椎间盘后中央部为轴,一侧的上位颈椎下关节突向后旋转,而另一侧下关节突向前滑动,并超过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至其前成“交锁”状态。上下关节突相互撞击中,也可以造成关节骨折

病理改变

异位腺可见于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约占27.7%;次之,约占25.5%;空肠约占15%;回肠与Meckel憩室约占3%;偶尔也可见于胆囊管、肝脏脾脏肠系膜网膜、模结肠阑尾、脐孔等处。发生在部的异位腺,50%以上位于远侧半要在前、后壁和大弯侧,幽门前区比窦部稍多。在十二指肠者,要位于乏特氏(Vater)乳头以上,尤以十二指肠球部较多见。丁士海等综文献报道67例异位腺的所在部位:33例,占49.8%(其中窦部28例,为84.8%,体部5例,15.2%);十二指肠8例,占11.9%;空肠15例,占22.4%;回肠8例,占11.9%;其他还有总管、升结肠周脂肪组织各1例。

异位组织大多数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单个分状结,偶见多个。异位组织的直径多为1~2cm,6cm以上者极为少见。常埋藏于腺以外的器官中,如位于肠道壁,则多位于粘膜下。丁士海综文献报道29例,其中粘膜下层14例(48.3%),浆膜下层6例(20.7%),粘膜下和4例(13.8%),3例(10.3%),浆膜下、层和粘膜下层2例(6.9%)。异位腺外观态与正常相似,但无被膜,不能剥离。其中央稍凹陷,常有。显微镜所见为正常组织,有腺、异管等小结构,约1/3的病例可见胰岛。有时异位组织可发生急性腺炎、慢性腺炎、囊肿腺瘤或腺癌。

症状表现

异位腺多无临床症状,可在手术或尸检中偶然发现。由于生长于某些特殊位置或发生其他病理变化时,可出现以下6种临床表现,有人也称其为六型:

1.梗阻型

生长于消化道的异位腺,可起所在器官的压迫或狭窄而出现梗阻症状。如位于窦部可幽门梗阻;位于乏特氏壶部可道梗阻;位于肠道可肠梗阻肠套叠等。

2.出

异位腺易消化道出,其原因可能系异位腺周围肠道粘膜充、糜烂,或侵蚀肠道粘膜管导致消化道出

3.溃疡

位于肠道的异位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蛋白酶,消化、肠粘膜而溃疡;位于粘膜下的异位腺,可压迫上层粘膜起粘膜萎缩,然后发生溃疡

4.肿

异位腺如位于肠道的粘膜下层,可使粘膜局部隆起;位于则可使壁或肠壁增厚,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肿。偶尔异位组织会发生胰岛糖过低;恶性变时则出现腺癌的表现。

5.憩室型

异位组织可位于肠道的先天性憩室,尤其在美克尔(Meckel)憩室最为常见,并可出现憩室炎、出症状

6.隐匿型

由于异位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因此,有些病例可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被发现。

诊断鉴别

本疾病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诊断。正常的腺位置是位于上区和左季肋区。腹膜后面约平第一椎椎体处,横卧于后壁,为一长条状腺体。它长约14~18厘米,重65~75克。腺下缘在前壁表面投影相当于脐上5厘米,上缘相当于脐上10厘米。腺分头、颈、体、尾4部分,这几部分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其右侧端为头部分,被十二指肠所环抱,后面与总管、门静下腔静相邻。颈为头、体之间的移部,其前上十二指肠上部和幽门,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成门静体较长,为的中间大部分,其前面隔网膜囊与后壁相邻,后面与左和左上腺等相接。尾为体向左逐渐移变细的部分,与门相邻。

检查化验

异位腺多数不起任何症状前可以通过镜、超声镜等进检查和诊断。仅少数病例因其部位较特殊诊断困难。

1.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幽门前区的异位腺,可幽门梗阻症状(梗阻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幽门前区充盈缺损,表面光滑,界线清楚,基底部较宽、不活动。如在充盈缺损中见到小钡斑(似溃疡龛影),称为脐样征。在切位上,有时可见充盈缺损中有一细管状致密影伸入其中,称为导管征。脐样征和导管征是异位腺的特征性表现。

2.胆囊造影

异位腺位于胆囊胆囊造影时可见胆囊壁上有充盈缺损,呈固定性。胆囊结石的负影可移动,据此可供鉴;但与胆囊息肉困难。

3.镜检查与活检

位于十二指肠异位腺,可镜或管镜、十二指肠镜、超声镜等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和态,并同发生于十二指肠的其他疾病进。如能看到,就能明确诊断。活检实为异位组织时,可以肯定诊断。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如:急性腺炎、慢性腺炎、囊肿腺瘤、腺癌等。

治疗措施

异位腺继发病理改变并起明显症状时,应进手术治疗。如次全切除术、肠切除术、憩室切除术等。病灶较小者可作部分壁或肠壁切除,再缝壁或肠管。镜下膜剥离术ESD从、肠壁上单纯剥离异位组织不作为常规手术术式。如果在其他手术中偶尔发现异位腺,且患者在术前也无异位起的症状,在不影响原定手术和切除异位腺并不困难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同时切除。术中还应作冻切,如有癌变则应扩大切除范围或治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脾胃阴虚

下一篇 南鹤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