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寒滞肝脉证

是指由于侵犯,凝滞肝经,表现以肝经部位冷痛为候。又称肝经,简称寒证。本多因感受外寒肝经经脉所致。病机分析:本凝滞肝经气滞为特征,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少凝滞肝经不畅,故少睾丸阴囊冷痛、坠胀,并互相影响牵侧。为阴侵袭则筋拘急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或遇加剧得温则缓;感受被遏,或阳虚温煦作用减弱......
目录

病因

多因感受外寒肝经经脉所致。病机分析:本凝滞肝经气滞为特征,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少凝滞肝经不畅,故少睾丸阴囊冷痛、坠胀,并互相影响牵侧。为阴侵袭则筋拘急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或遇加剧得温则缓;感受被遏,或阳虚温煦作用减弱坝u形体冷,面色苍白淡、苔白。沉弦为病之

症状

要临床表现:少睾丸阴囊冷痛,坠胀拒,或疼痛牵侧。遇则加剧,得温则缓解,伴形体冷,面色苍白象。淡苔白或暗,沉弦。

饮食

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五香卤牛肉,每日50~100克,可连续服用。(2)黄芪鸡:黄芪40克,母鸡1只,熟食用。

(2)卤五香豆腐干丝。原料,豆腐干1000克。料。老抽20克盐4克味3克花椒3克八角3克香叶5克白芷3克大葱3克姜4克植物油70克桂皮2克各适量。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法,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的键。

治疗

(一)方药

1.基本方药

(1)加减:当归10克、枸杞10克、肉桂3克、小茴香乌药.沉香茯苓各6克,生姜3~5克。适用于之较轻者。

(2)天台乌药加减:天台乌药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各10克,小茴香川楝子各9克。本可用温或水服,宜用于又兼明显气滞疝气患者。

(3)汤加减:桂枝川芎8克,吴茱萸当归白芍法夏麦冬各9克。本适用于妇科痛经病。

2.加减变化:若少腹胀痛甚者宜基本

(1)加川朴10克、香附10克。若阴结,少阵痛绕脐,牵制睾丸痛者可用基本

(2)加制二乌各5克;若腹胀睾丸坚硬加橘核10克、昆布9克、海藻、桃仁各10克。若女子带下清冷者可用基本

(3)加附10克、仙灵.12克、茯苓15克;若痛经甚者加香附10克、玄胡15克;若者可将川芎加至15克。

(二)外药物

1、麝香0.5克、小茴香5克研末,置纱布上贴于中极、元或气海,保留6~24小时,可连续2~5个月。

2.疝坠:白附子1个、川楝子30克、广木香小茴香桂枝各15克,吴茱萸20克,研末过筛,取药末15克,黄调匀放于,覆盖纱布,布固定,每日一次,5~7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3~4疗程。

3.疝灵膏:蓖麻子5~7粒、面粉适量捣膏贴涌泉,每日1次。

4,益母草膏加吴茱萸末调匀外元、气海,每日1次。

(三)灌肠疗法

1.附15克、赤芍20克,取汁2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7~14天为宜。

2.附l5克、益母草30克,取汁l50毫升,保留灌肠1~2周,适用于痛经病。

施治要点

(一)本是因侵,客于肝经而致疏泄失职,.凝滞之实证,以少疼痛为症状。故治疗重在温

(二)本疼痛部位以少为甚,治在下焦,当与脘痛加以鉴

(三)本在治疗中应注意与活行气??配伍。核类药物(如荔枝核、橘核)的适当选用可提高本的治疗效果。

(四)疝气阴囊下坠的治疗,灌肠法亦较常用。

针灸

1.针刺:取足三里、三阴交、中极、元、气海,用补法,每日1~2次。

2.艾灸:灸中极、元、气海,亦可配三阴交,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推拿按摩

在少阴囊部轻轻揉,并将阴囊轻轻上托,每日3~5次,每次15~20分钟。

检查

可进尿常规、常规检查。

诊断鉴别

要点

(1)新病,病势急,有新感病史。

(2)肝经部位拘急疼痛。

(3)有明显的实寒表现。

诊断

当与疝气病中的寒疝相辨疝气病中的寒疝因其小肠从少下垂阴囊而出现胀坠痛,故又称小肠痛,以痛为,一般无象。本除疼痛外,还有明显象。与胃寒的鉴

(1)为阴凝敛收气滞,疼痛是两的共同症状是由于侵袭,凝滞肝经,表现以肝经部位冷痛为症的候。

(2)胃寒,和降失司,临床可见脘冷痛,干呕涎沫等症。

(3),其疼痛常在少,痛睾丸,掣两胁,可见两疼痛的部位不同。

辨证注意点:有少睾丸坠胀疼痛的症,又有形体冷,疼痛遇加剧等象。

并发症

常见于疝气中的寒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寒则气收

下一篇 奴柘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