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肺虚

肺虚(Deficiency of Lung)是指肺虚损,临床以咳嗽乏力、畏自汗等为要表现的。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气管炎、气管扩张、肿、病等疾病。一般而言,气虚者,宜食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肺阴虚者,宜吃具有滋阴的食物。肺虚日久,常可累及,故应配吃些具有补脾和补作用的食品。中文称: 肺虚 英文称: deficiency of lung......
目录

名词定义

中文称: 肺虚 英文称: deficiency of lung定义: 肺虚损,功能减弱,致呼吸不利,卫外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应用科: 中医(一级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科);病机(三级科)

病因

 《》论述了肺虚病因病机。隋代《诸病源候论》 阐述了汗出病候气虚损,卫阳不固的系。

图片宋代杨仁斋(即杨士瀛)的《仁斋直指论》认为气虚进一步发展即为阳虚。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气虚症状虚喘。清代《医悟》指出气虚有因“脾虚不能生”而成者。

  肺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而致亏少,功能活动减弱,肺虚

表现

 肺虚多见五种表现:

  (1)多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

  (2)使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

  (3)遇冷易发作鼻窦

  (4)常见皮肤干、皱缩、瘙痒,秋冬候干时尤其突出

  (5)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气虚的临床表现为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易感外气短乏力,面白疲,淡苔白,弱等。由于而司呼吸与声音,有输布微至全身,通调水道的作用。因而病理上,不足,一则胸中宗气亏少,呼吸失司;二则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易被外所袭;三是气虚少不能通调水道,布精气而致水液失调,脏腑周身失养。所以气虚辨证要点大致有以下几面:①咳嗽声低无力喘息短气,声怯懒言,多清稀。②面色不荣,畏寒自汗,疲乏无力,易患外感,或脾虚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虽有便意而大便难下伴汗出气短。③除上述症状与全身表现外,多见舌质淡,苔薄白,虚或细弱。

  肺虚又可发展为阳虚,前述症状更加严重,且有怕冷,反复感冒阳虚表现。如气虚脾虚肾虚同时存在,可出现浮肿,小便不利。

临床诊断

  临床要表现为的功能衰弱

病发原因:多由久咳耗伤,或乎素体弱,不足,或因脾虚,水谷微不能上荣于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图片

  (一)症: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

  (二)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易于感冒,淡苔白,无力

  (三)情分析:亏损,宗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耗,而喘息更甚;不足,水液失于正常输布,聚而成为清稀液,气虚不能运上荣,故面色淡白或咣白。气虚疲乏力,声音低怯,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故畏自汗,易于感冒。淡、苔白、无力均为气虚

  (四)本的发展与影响:不足、卫外不固,复受外侵袭,则可致气虚外感气虚弱,宗气不足,可成气虚肺虚日久,影响及,则成不纳

鉴别

  (1)本脾气的鉴:本脾气同属气虚范畴,但本病位在,除一般气虚候外,还以有咳喘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而脾气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若同时既见有不足之,又见有脾虚失运之,则为两者复两虚之

  (2)本心气的鉴:两者亦属气虚的范畴。但本病在脏,故以咳喘气短,动则更甚,易于感冒,伴一般气虚候为特征,而心气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胸闷不适,活动后诸症加重伴有一般气虚为特征。若临床既有气虚,又有心气不足之,则为两者复气虚

辨证要点

  1.必须见有脏功能衰减之表现,如咳嗽无力短气

  2.必须具有一般气虚,3.多见于脏疾患之后期及肺系慢性疾患之中。对气虚患者,宜常食红枣糯米粥、瘦肉鸡汁、禽蛋、猪肺等以补,同时注意培土生津 ,可选食莲子芡实山药、黄豆、鲜河等以健脾;对湿不盛者,可试用石榴、涩、银杏等收敛,但不可多用。

  气虚是指衰弱的状态,可以由疾病或亚健康状态起。从临床医疗看,大多数气虚的人患有气喘咳嗽、咯自汗部疾病,如老慢支、哮喘等;也有一部分人仅仅是功能减退,呈亚健康状态,出现畏寒畏热、易伤风感冒、尤畏寒冷等症状,都与气虚

治疗

  肺虚的治疗以补益肺虚咳喘可用汤或人参汤;卫不足易感外可用阳虚者可用保元汤

药物治疗

  (1)对本脏虚损、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疲乏力,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淡苔白、无力者,当补益,宜用保元汤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浸泡饮。也可用人参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无力者,宜用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固表,宜用(前紫苏)服,1日2次。或用风丸1次6克(或冲),1日2次。也可用北芪1次4,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1次4,1日2次。

  (3)对虚寒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通宁滴(含辛荑、苍耳子)滴,1次1~2滴,1日2~3次。或用(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1日2次。均加服北芪

  (4)对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热、舌红口干干咳、手足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大便干症状。治疗宜用补阴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沙参10克、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有滋、清虚热干咳的作用。

  (5)对气虚肾阳不足,症见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者。可补,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取汁,服1日2—3次。

针灸

  咳嗽俞、门、列缺、天突,多配足三里、丰隆,气急配定喘,咳泽、孔最。用补法。

  哮喘:针刺天突、定喘、、列缺、俞、俞、元,多配丰隆、足三里,胸闷膻中气海,一般用补法。可用灸法,取俞、俞、元三。灸三壮。

推拿按摩

  咳嗽、哮喘反复发作,在缓解期可用此法,以扶正固本,宽胸理气。取池、大椎、肩井、命门池、台谷。常采用擦、拿、抹、摇、拍击等手法。

食疗

  黄芪母鸡 生黄芪120克 母鸡1只 料适量

  作法:将母鸡杀后洗净去脏将黄芪放入母鸡中缝好,置锅中加水及熟即成,吃肉汤,每周2次可常服

  羊肉羊肉50-100克 黄芪枣子10-50毫升 锅料适量

  作法:将羊肉洗净切薄,放入锅沸汤中边打炉边吃,同时饮服黄芪枣子,冬季常食之湿

  生姜汁 生姜饴糖各50克

  作法:将生姜洗净切小块,用干净纱布包好取汁 取半匙加入饴糖上匙,沸冲服,每日2次

  薏米杏仁薏米仁30克 杏仁10克 冰糖少许

  作法:将薏米仁洗净,杏仁去皮,冰糖打成碎屑 将薏米仁放入锅,加水适量,至武烧沸,再用文至半熟入入杏仁,待熟后放入冰糖即成每日一次

  冬季食疗

  素笋汤:冬笋200克 鲜汤250克 香菜梗 水发木耳 葱姜汁 盐 味 麻油适量

  作法:将冬笋去皮洗净,切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过冷水捞出沥干水,黑木耳摘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段锅上旺放入鲜汤加葱姜汁盐 味再放笋 黑木耳沸后用久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

  当归生姜羊肉当归20克生姜30克 羊肉500克 黄 调料各适量

  作法: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 加入当归生姜及调料,1-2小时食用

  有补强身作用适用于体乏无力之人面色苍白畏寒血虚阳虚人群服用

  桃仁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

  作法:将桃仁研成碎末与面粉混加水适量 搅拌均匀薄饼食用,此饼补润肠通便的作用

护理

  病室应保持清静,空流通,阳光充足,病室避免烟尘,要注意避免哮喘的各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多作呼吸保健操,气功锻炼。注意保护阳,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扭筋草

下一篇 肺阴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