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肝炎双重感染

双重或多重感染系指同一个病毒性炎患者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型炎病毒感染,现知炎病毒有5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即感染一种炎病毒后仍可感染其他型炎病毒,感染时间可分为同时感染(混感染)重叠感染(后继感染)。无论炎病毒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所起的临床症状,一般与单纯某型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炎或慢性炎很相似,但由于炎病毒型不同,各有其特点,总体上看可使患者病情复杂化且症状严......
目录

病因

无论炎病毒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所起的临床症状,一般与单纯某型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炎或慢性炎很相似,但由于炎病毒型不同,各有其特点,总体上看可使患者病情复杂化且症状严重,疗效差,因此遇到难治的重型慢性活动性炎,炎后硬化和重型炎患者,应想到有多重感染的可能。

据估计全世界有2.8亿HBsAg阳性感染者,我国占1亿左右,其中2/3为无症状携带者,由于HBV感染携带率高,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易与其他型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

临床表现

1.HBV与HAV双重感染

(1)同时感染此型较少见。因HBV、HAV均系初次感染,其临床表现与功能检查均较重叠感染明显,除少数患者病程迁延外,多数表现似急性黄疸炎,预后良好。未见症状损害加重。

(2)重叠感染发的急性炎中HBV与HAV的重叠感染率为0~23.4%。1988年上海甲型炎流期间,约10%为HBsAg慢性携带者重叠感染HAV。可见HBsAg携带率较高的地区,又有甲型炎暴发流,HBV与HAV重叠感染也较多见。重叠感染HAV的慢性乙型炎,在患甲型炎后有半数症状较前加重及ALT升高,尤以慢性活动性炎表现较明显。若原有硬化的基础上再感染HAV后,黄疸加深,功能损害加重,可以出现腹水脑病

2.HBV与HCV双重感染

由于HBV和HCV均有较高的携带率,因而其重叠感染的机会也较大,为15%~28%。

3.HBV与HDV双重感染

(1)HBV与HDV同时感染单纯急性HDV感染其临床症状功能检查特点与单纯急性HBV感染相似,但有时可见双峰型ALT升高,分表示HBV和HDV感染,此类急性丁型炎与单纯急性HBV感染相比,发生慢性炎的危险较小。病程多为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

(2)HBV与HDV重叠感染多表现为慢性过程,多属隐匿型,但病情进展快,常发展为慢性活动性炎和硬化。HBV和HDV无论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均可发生重型炎;HBV感染基础上再有HDV感染是发展为重型炎和硬化的原因之一。

4.HBV和HEV双重感染

戊型炎在世界各地可呈暴发性流或地性流。在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HBV和HEV重叠感染可能导致重型炎的发生。

5.HBV和HCV、HDV多重感染

3种或3种以上炎病毒多重感染较少见。病情发展情况与转归显然与重叠感染前肝脏病变程度有。如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则表现为出现症状功能异常。若原为慢性活动炎或硬化,则表现为临床症状性加重和功能损害明显,疗效差。

检查化验

应及时进病原指标检测,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对以急性炎表现者,即使无炎病史,并不能排除从前曾患过乙型炎或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故应同时检测清抗-HAV IgM及HBV标志物,以助诊断。

诊断

1、据临床特点:原有慢性HBV感染,近期出现着状,功能异常;

2、原有慢性活动性炎、硬化近期病情恶化且治疗效果不良者,均应考虑到重叠感染其他炎病毒的可能,应及时进病原指标检测。

3、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对以急性炎表现者,即使无炎病史,并不能排除从前曾患过乙型炎或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故应同时检测清抗-HAV IgM及HBV标志物,以助诊断。

鉴别

1.中毒炎、

有毒物接触史或有嗜史。病人中病毒标志物阴性。

2.胆囊

病人多体质肥胖腹痛位于敛突下偏右,进食油腻食物或鸡蛋后加重,胆囊区有压痛,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B超或CT检查有相应改变。

3.脂肪

病人多为肥胖成人,脂升高,B超提示弥漫性病变,炎病毒标志物阴性。

并发症

HBV和HDV无论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均可发生重型炎,因此常认为在HBV感染基础上再有HDV感染是发展为重型炎和硬化的原因之一。

HBV重叠感染HCV时临床症状较单纯丙型炎或乙型炎重,病程迁延易慢性化,病情反复,功能持续异常,甚至发展为重型炎、硬化肝癌

保健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好伤,育龄期妇女必须避免怀孕,及时接种乙疫苗。

2、炎患者要特注意饮食宜忌,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忌,也不要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中医治疗

1、柴胡白芍山楂陈皮各12克,茯苓连翘各15克,、薏苡仁各20克。(小儿用量酌减)。用法:每日1,水分3次服。疗效:本治疗病毒性炎患者383例,临床治愈290例,好转75例,无效18例。

2、蒲公英、茵陈、生甘草各20克,平地木皮各10克,白芍五味子各15克,丹参18克。用法:每日1,水分3次服,用5―7

日常护理

一、调畅情感,保持乐观

炎双重感染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情感的变化对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或持续不解,会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成为致病之因。

而与病密切相的情志变化要有怒和思两种:“怒伤”、“思伤”,暴怒和忧思过度会导致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闷、腹胀、嗳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炎及硬化的临床症状

总之,病患者平时要保持情舒畅,情绪稳定,遇事自我宽慰,避免情绪过激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饮食有,注重忌宜

病饮食疗法以保护受损肝脏的: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古人说:“饮食自倍,肠乃伤”,是指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导致疾病。病患者消化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饮食没有制,可进一步加重疾病。

因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定时进餐,使肠的功能协调正常。第二要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以达到平时饭量的七、八成为准。第三不要偏食,过食油腻滋补之品不仅对身体无益,还可加重湿浊,使疾病加重,故病患者多食富含蛋白的食物,要有类、蛋类、奶类、动物的瘦肉以及各种豆制品等,另外要忌

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身体锻炼如步、打太极拳、气功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进行气功锻炼,机体部调功能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强,对机体,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同时气功可以增强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对缓解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四、起居有常,防止感染

炎病人应特注意休息,这是由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液和调量的作用。活动量越大,其肝脏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养成分和药物就越少,炎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于炎病人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绝对卧床,当症状显著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

中医认为劳累伤,久卧亦伤,特慢性炎患者,在症状相对稳定期,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起居有常。另外,慢性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在病中或病后极易被各种致病因子感染,起感冒、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这样会使已恢复或静止的病情复发或加重。要候温度增减衣服,注意起居及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发生。

五、理用药,定期检查

病人出院后,时服用出院带药,在门诊定期(一般1~3个月)复查功能。慢性炎患者不要随便用药,特不要用药过多,因为许多药物都要肝脏代谢,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因此尽可能少用药,以达到保护肝脏的,特要少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安眠药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肺津不布

下一篇 肺气不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