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双重感染
病因
无论肝炎病毒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一般与单纯某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很相似,但由于肝炎病毒型别组合不同,各有其特点,总体上看可使患者病情复杂化且症状严重,疗效差,因此遇到难治的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应想到有多重感染的可能。
据估计全世界有2.8亿HBsAg阳性感染者,我国占1亿左右,其中2/3为无症状携带者,由于HBV感染携带率高,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易与其他型肝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
临床表现
1.HBV与HAV双重感染
(1)同时感染此型较少见。因HBV、HAV均系初次感染,其临床表现与肝功能检查均较重叠感染明显,除少数患者病程迁延外,多数表现似急性黄疸型肝炎,预后良好。未见症状及肝损害加重。
(2)重叠感染在散发的急性肝炎中HBV与HAV的重叠感染率为0~23.4%。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期间,约10%为HBsAg慢性携带者重叠感染HAV。可见HBsAg携带率较高的地区,又有甲型肝炎暴发流行,HBV与HAV重叠感染也较多见。重叠感染HAV的慢性乙型肝炎,在患甲型肝炎后有半数症状较前加重及ALT升高,尤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表现较明显。若原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再感染HAV后,黄疸加深,肝功能损害加重,可以出现腹水和肝性脑病。
2.HBV与HCV双重感染
由于HBV和HCV均有较高的携带率,因而其重叠感染的机会也较大,为15%~28%。
3.HBV与HDV双重感染
(1)HBV与HDV同时感染单纯急性HDV感染其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检查特点与单纯急性HBV感染相似,但有时可见双峰型ALT升高,分别表示HBV和HDV感染,此类急性丁型肝炎与单纯急性HBV感染相比,发生慢性肝炎的危险较小。病程多为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
(2)HBV与HDV重叠感染多表现为慢性过程,多属隐匿型,但病情进展快,常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HBV和HDV无论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均可发生重型肝炎;HBV感染基础上再有HDV感染是发展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4.HBV和HEV双重感染
戊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可呈暴发性流行或地方性流行。在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HBV和HEV重叠感染可能导致重型肝炎的发生。
5.HBV和HCV、HDV多重感染
3种或3种以上肝炎病毒多重感染较少见。病情发展情况与转归显然与重叠感染前肝脏病变程度有关。如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则表现为出现症状,肝功能异常。若原为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硬化,则表现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和肝功能损害明显,疗效差。
检查化验
应及时进行有关病原学指标检测,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对以急性肝炎表现者,即使无肝炎病史,并不能排除从前曾患过乙型肝炎或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故应同时检测血清抗-HAV IgM及HBV标志物,以助诊断。
诊断
1、根据临床特点:原有慢性HBV感染,近期内出现着状,肝功能异常;
2、原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近期病情恶化且治疗效果不良者,均应考虑到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的可能,应及时进行有关病原学指标检测。
3、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对以急性肝炎表现者,即使无肝炎病史,并不能排除从前曾患过乙型肝炎或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故应同时检测血清抗-HAV IgM及HBV标志物,以助诊断。
鉴别
并发症
HBV和HDV无论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均可发生重型肝炎,因此常认为在HBV感染基础上再有HDV感染是发展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HBV重叠感染HCV时临床症状较单纯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重,病程迁延易慢性化,病情反复,肝功能持续异常,甚至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保健
中医治疗
1、柴胡、白芍、山楂、陈皮各12克,茯苓、连翘各15克,板蓝根、薏苡仁各20克。(小儿用量酌减)。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383例,临床治愈290例,好转75例,无效18例。
2、蒲公英、茵陈、生甘草各20克,平地木、丹皮各10克,白芍、五味子各15克,丹参18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5―7剂。
日常护理
一、调畅情感,保持乐观
肝炎双重感染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情感的变化对肝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或持续不解,会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成为致病之因。
而与肝病密切相关的情志变化主要有怒和思两种:“怒伤肝”、“思伤脾”,暴怒和忧思过度会导致肝胆和脾胃气机郁滞,功能失常而出现胸胁痞闷、腹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
总之,肝病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遇事自我宽慰,避免情绪过激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饮食有节,注重忌宜
肝病饮食疗法以保护受损肝脏为目的: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古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指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可以导致疾病。肝病患者消化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可进一步加重疾病。
因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定时进餐,使胃肠的功能协调正常。第二要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以达到平时饭量的七、八成为准。第三不要偏食,过食油腻滋补之品不仅对身体无益,还可加重湿浊之邪,使疾病加重,故肝病患者多食富含蛋白的食物,主要有鱼类、蛋类、奶类、动物的瘦肉以及各种豆制品等,另外要忌酒。
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进行气功锻炼,机体内部调节功能加强,自身的免疫力逐步增强,对机体,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同时气功可以增强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对缓解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四、起居有常,防止感染
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休息,这是由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中医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故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和药物就越少,肝炎恢复就越慢,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绝对卧床,当症状显著改善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中医认为劳累伤气,久卧亦伤气,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在症状相对稳定期,应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起居有常。另外,慢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在病中或病后极易被各种致病因子感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这样会使已恢复或静止的病情复发或加重。要根据气候温度增减衣服,注意起居及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发生。
五、合理用药,定期检查
病人出院后,按时服用出院带药,在门诊定期(一般1~3个月)复查肝功能。慢性肝炎患者不要随便用药,特别不要用药过多,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因此尽可能少用药,以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特别要少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安眠药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