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丹
《洞天奥旨》卷六:八仙丹
《伤科方书》:八仙丹
处方:乳香2钱,没药2钱,巴霜2钱,骨碎补2钱,半夏2钱,归尾(酒洗)5钱,硼砂3钱,大黄5钱,血竭3钱,自然铜(醋炒)3钱,无名异(醋炙)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8厘,酒调下。
摘录:《伤科方书》
《惠直堂方》卷二:八仙丹
处方:雄黄(水飞)1两(1半为衣),鹅管石(煅)1两,礞石1两,消石1两(二物合煅如金色),款冬蕊1两,胆星2两,半夏(白矾水煮透)1两5钱,天竺黄5钱,白砒1两(入白矾2两,用银罐2个,1盛1盖,上面钻1大孔出气,煅出青烟尽为度。止重1两,加麝香1分)。
功能主治:冷喘哮嗽。
用法用量:每服8丸,临睡津咽,或桑白皮汤冷透送下。小儿量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灵验良方汇编》续编:八仙丹
《串雅内编》卷一:八仙丹
处方:巴霜1钱,朱砂5分,郁金5分,乳香2分,没药3分,沉香5分,木香4分,雄黄6分。
功能主治:小儿百病,惊痫抽搐,潮热变蒸,伤风伤寒,痰涎壅塞,食积肚痛,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3丸,惊痈抽搐,赤金汤送下;潮热变蒸,灯心汤送下;伤风、伤寒,姜汤送下;痰涎壅塞,姜汁、竹沥汤送下;食积肚痛,山楂、麦芽汤送下;痢疾、泄泻,姜汁冲开水送下。
注意:此方以巴霜为君,体质热者忌服。
《本事》卷二:八仙丹
处方:伏火朱砂1两,真磁石1两,赤石脂1两,代赭石1两,石中黄1两,禹余粮1两,(以上5味并火煅,醋淬),乳香(乳钵坐水盆中研)1两,没药1两。
制法:上为细末,匀研极细,糯米浓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或如豆大。
功能主治:补精髓,壮筋骨,益心智,安魂魄,令人悦泽,驻颜轻身,延年益寿,闭固天癸。主虚损。
临床应用:虚劳:有人年几七旬,梦漏,羸弱,气惙惙然,虚损,得此方服之,顿尔强壮,精气闭固,饮食如旧。
摘录:《本事》卷二
《疡科纲要》卷下:八仙丹
《普济方》卷二二七:八仙丹
处方:小茴香(微炒)、川乌、虎骨(酥炙)、甜瓜子(微炒)、乳香、自然铜(醋火煅7次)、川楝子(酒浸)、没药、苍术(米泔浸去皮,春5、夏3、秋5、冬7日)各等分。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身体骨节疼痛,腰腿缓弱,行步艰难,肾脏虚惫。
用法用量:空心服40-60丸,温酒送下,干物压之;午后半饱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七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八仙丹
处方:蜈蚣5条(全用),全蝎5只(全用,漂淡),阿魏3钱,僵蚕2钱(炒断丝),炙甲片2钱,血余炭2钱,乳香2钱,没药2钱(去油),血竭2钱,轻粉2钱,大梅片3分,儿茶3钱,麝香3分。
用法用量:腐肉不去,加巴豆霜1钱。
《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医学切问》:八仙丹
《解围元薮》卷三:八仙丹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刘氏家传》:八仙丹
处方:胆矾3钱,川黄连3钱,通明1钱,乳香1钱,青盐(去土)1钱,黄丹(烧)1钱,真脑子1钱,轻粉3竹筒,蝎梢(连芒)7个。
功能主治:退翳消疹。主小儿目内外障翳,并暴赤涩,流泪,及胎风烂眩。
用法用量:瓷器盛百沸汤浸1丸,澄清,热洗眼;复以药水倾滓中,经1-2时热洗。1丸可洗5次。
注意:忌一切动风热物并愁恼。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刘氏家传》
《御药院方》卷一:八仙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