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泥炭藓

泥炭藓 泥炭藓泥炭藓科)Sphagnum palustre (高山湿地沼泽习见植物) 本种为分布最广而习见种。常见于山地湿润地区或沼泽中,多成大面积垫状单一的植物群落。是生成泥炭的要成分来源。由于该类群植物附有特有的储水细胞,储水能力是其他藓类数倍至数十倍。分布:我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除亚洲分布外,欧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藓纲泥炭藓科的唯一代表属。原丝体状。植物体柔软,灰白色灰绿色,高......
目录

简介

  分布:我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除亚洲分布外,欧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藓纲泥炭藓科的唯一代表属。原丝体状。植物体柔软,灰白色灰绿色,高可达数十厘米而呈垫状生长纤细,单生或稀分枝表皮细胞大,无色,有时具水孔和螺纹。细胞大,无色透明,具水孔和螺纹加厚,间有狭长绿色细胞。孢蒴,成熟时紫黑色,盖裂,由柔弱、透明的假蒴柄伸出。孢子四分型。在系统上为藓类植物的最原始分类群,约1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在北温带分布较广。

  泥炭藓植物习生于高山和林地的沼泽中,或常有滴水的壁下洼地及草丛

  泥炭藓植物可吸蓄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它在森林地区过分生长往往导致森林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因缺乏药棉,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国曾利用泥炭藓植物的吸水特性代替棉花制作料。由泥炭藓和其他植物长期沉积后成的泥炭,其1吨的燃料热量相当于0.5吨的煤。泥炭藓植物迄今仍为苗木、卉等长途运输的最佳包装材料。

药物

基本介绍

  【药泥炭藓

  【】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

  【汉语拼音】ni tan xi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phagnum palustre L.[S.obtusifolium Ehrh.;S.cymbifolium(Ehrh.)Hern.]

  【功效】清热明;止痒

  【科属分类】泥炭藓

  【拉丁文】Herba Sphagni

  【治】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生态环境】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四季均生长。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动植物态】植物条纤长,黄绿色或黄白色,高8-20cm。表皮细胞具多数螺纹及水孔。叶舌,平展,长1-2mm,宽0.8-0.9mm,细胞无螺纹;阔卵凹,先端兜状卷,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狭长三角,偏于叶片面。雌雄异株精子器球,集生于雄株头状短枝端,每一苞腋间生1个;颈卵器生于雌株头状丛的雌器苞孢蒴卵形,成熟时棕栗色,具小蒴盖

  【性味】淡;甘;凉

  【用法用量】服:汤,9-12g。外用:适量,捣

  【出处】《中华本草》

植物条纤长,黄绿色或黄白色,高8-20cm。表皮细胞具多数螺纹及水孔。叶舌,平展,长1-2mm,宽0.8-0.9mm,细胞无螺纹;阔卵凹,先端兜状卷,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狭长三角,偏于叶片面。雌雄异株精子器球,集生于雄株头状短枝端,每一苞腋间生1个;颈卵器生于雌株头状丛的雌器苞孢蒴卵形,成熟时棕栗色,具小蒴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四季均生长。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性状

1.性状鉴 本品呈缠绕的团状,黄绿色或黄白色湿润展平后,长10-15cm,有4-5条丛生的分枝叶舌,长1.5-1.7mm,瓢状卵形,较稍大。孢子黄色微,味淡。

2.显微鉴 孢子黄色,直径22-25μm,表面具细表皮细胞壁薄,具水孔。表皮细胞壁有螺纹及水孔。

成份

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α-caroten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γ-胡萝卜素(γ-carotene),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黄素(lutein),黄素环氧化物(lutein epoxide),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红黄质(rubixanth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侧金盏黄质(adonixanthin),新黄质(neoxanthin),堇黄质(violaxanthin),玉米黄质(mutatoxanthin),杜鹃黄质(rhodoxanthin)等。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此外,同属植物中位泥炭藓氨基酸,脂肪酸,多糖,木质素,泥炭藓红素(sphagnorubin),泥炭藓酸(sphagnum acid),泛醌-8(ubiquinone-8),泛醌-10(ubiquinone-10),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白齿泥炭藓含酚类(phenol)0.007%,单糖(monosaccharide)1.05%,二糖(disaccharide)0.75%,灰分(ash)0.086%,木质素(lignin)14.3%,纤维素(cellulose)17.64%,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22.2%,蛋白质(protein),淀粉(starch),以及微量元素钙、钾、氮、镁、磷、硫、钠、、铝、锰、硅等。 粗泥炭藓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β-隐黄质,黄素,黄素环氧化物,玉蜀黍黄质,红黄质,花药黄质,侧金盏黄质,新黄质,堇黄质,玉米黄质,杜鹃黄质等。还含钠、钾、钙、镁、、磷、等微量元素,以及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麦糖(maltose),葡萄糖(glucose),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甘醇酸(glyc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妙用

  Discovery出品的荒野求生秘技里面有一集《欧洲阿尔卑斯山》。里面提到:泥炭藓可以杀菌,割伤时,可以用泥炭藓清理伤来杀菌。大家可以把它的图找出来好好认识一下,外出时如果不小心受伤了,可以此法救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湿气

下一篇 湿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