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胃溃疡性穿孔

急性穿孔是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有报道,溃疡穿孔的病死率为27%,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超过80岁病死率可迅速上升。急性穿孔是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有报道,溃疡穿孔的病死率为27%,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超过80岁病死率可迅速上升。病死率与穿孔后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
目录

概述

急性穿孔是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有报道,溃疡穿孔的病死率为27%,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超过80岁病死率可迅速上升。病死率与穿孔后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有,据报道穿孔6h后才手术者,则术后病死率迅速增加。

流行病学

溃疡穿孔的发生率约每年每10万人有7~10例,穿孔病人的年龄多在30~60岁(占75%),约2% du患者穿孔作为首发症状。近年来60~80岁年龄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要是溃疡穿孔。溃疡穿孔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导致du病人穿孔的因素很多,要危险因素有:

1.紧张与劳累 精神过度紧张或劳累,会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使溃疡加重而穿孔。

2.饮食过量 过量饮食使压力增加,促使溃疡穿孔。

3.非类固醇抗炎药的应用 非类固醇抗炎药和gu、du的穿孔密切相。对应用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观察,显示非类固醇抗炎药是du穿孔的要促进因素。

4.免疫抑制应用 尤其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应用激素治疗,会促进du穿孔的发生。

5.其他因素 包括患者年龄增加、慢性阻塞性疾病、创伤、大面积烧伤和多发性 器官功能衰竭等。

发病机制

溃疡穿孔多发生于慢性溃疡病理基础之上。在情绪紧张、疲劳、饮食或药物等因素作用下,溃疡活动期病变可逐渐加深,侵蚀壁,由黏膜至层,再至浆膜终至穿孔。穿孔多位于前壁,溃疡穿孔大都位于小弯前部或前上部。穿孔多为单发,偶可为多发穿孔。70%的穿孔直径小于0.5cm,1.0cm以上的穿孔占5%~10%。

溃疡穿孔后,容物溢入腔,高度酸性或碱性的容物可起化腹膜炎。约6h后,可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杆菌。后壁溃疡在侵蚀至浆膜层前,与邻近器官多已愈着,成慢性穿透性溃疡,因而很少出现急性穿孔。

症状

1.约有半数患者溃疡穿孔后常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残渣及液,混有性或咖啡样液体,如病情发展导致麻痹,则呕吐会更严重。穿孔后的激烈刺激常可起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冷、心悸、出汗、体温下降、搏增快、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2.穿孔1-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膜渗出液增多,稀释了流入腔的容物,以上各种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腹痛紧张有所减轻,休克症状亦自好转,但压痛仍很明显。此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穿孔10-12小时后,随着腔渗出液的吸收及继发细菌感染,若得不到及时诊治,病人感染严重,可进入腹膜炎晚期,出现寒战、高热,甚至发生中毒麻痹血症、脓毒血症,最终因中毒休克而死。

3.老年及体弱患者对穿孔的反应及耐受性与青壮年患者不同。其腹痛症状不太明显和剧烈,但呕吐腹胀较重,容易休克,病情发展较快,预后差,必须高度警惕。

急性溃疡穿孔病例70%有溃疡病史,15%可完全无溃疡病史,有15%病例在穿孔前数周可有短暂的上部不舒服。有溃疡病史者在穿孔前常有一般症状加重的病程,但少数病例可在正规科治疗的进程中,甚至是平静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穿孔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上剧痛,呈刀割样,可放射至肩部,很快扩至全。有时消化液可沿右结肠旁沟向下流至右下右下腹痛。病人常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肢体发冷、细等休克症状,伴恶心呕吐。病人往往非常清楚地记得这次剧痛突发的确切时间。2~6h后,大量渗液将消化液稀释,腹痛可稍减轻。再往后,由于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期而症状逐渐加重。

体征:病人呈重病容,强迫体位,呼吸表浅。全压痛,反跳痛,但以上部最明显,呈“”。穿孔后,可进入腔,站立或半卧位时,体位于下,叩诊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即所谓“征”。若积液超过500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一始即可消失,所谓“寂静”。通常的高热。

并发症

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危害

1、食欲减退溃疡会导致患者短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性的消瘦,这样情况出现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2、疼痛难忍。溃疡患者在吃饭1-2个小时后,会有剧痛或者绞痛。而严重溃疡患者更遭殃,你本无法预测何时会痛,何时不痛,而且严重溃疡常常痛起来没有尽头,只能等它作罢。

3、恶性贫血溃疡的严重性会使患者近期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4、穿孔。溃疡非常容易导致穿孔,而穿孔则会导致轻微出或者大出,如果大出就会导致溃疡患者休克甚至死亡,病情会变得危急。

检查

1.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多在(15~2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

(2)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常因脱水液浓缩而升高。

2.淀粉酶可中度升高,但淀粉酶酐清除率比值(cam/ccr)在正常范围

其他助检查

1.腔穿刺或灌洗:可得混浊液体,特是抽得容物有食物残渣与胆汁时,可立即作出诊断。

2.x线检查:立位部平检查,80%病人下可见半月的游离体影(图1)。穿孔大、渗液多的病例可发现液平,腹膜外脂肪线消失或模糊。

3.b超检查:病人仰卧时,可在前缘与壁间的前间隙显示体强回声,其后常伴有多重反射。坐位检查,通过可以在膈肌部与之间显示体回声(图2)。

诊断

据病史、体检以及穿、x线部立位平等,一般均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溃疡穿孔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

1.急性腺炎:有上剧痛,伴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但急性腺炎疼痛常为左上带状压痛,部放射痛。当穿孔进入网膜时也有部放射痛,需仔细鉴腺炎发病前常有高脂肪暴餐史,检查时无“征”。实验室检查、尿液淀粉酶常升高。

2.急性阑尾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时容物可沿右结肠旁沟流至右下右下腹痛。容易与阑尾炎相混淆。阑尾炎多以阵发性脐周绞痛始,以后逐渐加重。腹膜炎体征以右下最明显,穿孔前常表现为右下固定压痛和反跳痛,穿孔后可有全压痛,反跳痛及紧张,但仍以右下和下部明显,而穿孔以上部体征最明显。阑尾炎无“征”,亦不伴休克症状,总之没有穿孔那么严重。穿和x线部立位平可作参考。

3.胃癌穿孔:少见。单从症状体征难以鉴,但年长者胃病史短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术中送快速病理检查。另外尚应予坏死性胆囊穿孔等道疾病,以及肠坏死肠梗阻等疾病相鉴

治疗

非手术治疗

要是通过肠减压减少漏出,加上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溃疡穿孔自腔渗液自吸收。非手术治疗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溃疡穿孔患者年龄大,若因非手术治疗耽误太久的时间,再施手术治疗将增加手术病死率。非手术治疗后半数病人仍有溃疡症状,最终还需手术,且再穿孔率可高达8.5%,此外有一定数量的误诊与漏诊。因此选择非手术治疗应掌握严格的适应

(1)穿孔小,空穿孔,渗出量不多,症状轻;

(2)病人年轻,病史不详,诊断不肯定,临床表现较轻;

(3)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施手术条件者;

(4)穿孔时间已超过24~72h,临床表现不重或已有局限趋势(可能脓肿)者。总之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以及伴有大出幽门梗阻。恶变者均不适非手术治疗。

中医保守治疗:苗岭舒 温通补中,疏肝,养标本兼治溃疡

手术治疗

前国大多应用穿孔修补术、大部分切除术,随着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展,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也有了新的变化。另外少数医院还展了腔镜穿孔修补或粘补术。

1.单纯穿孔修补术:过去30年对溃疡穿孔是单纯穿孔修补术还是治愈性手术存在分歧,焦点是单纯穿孔修补术后有超过半数的病人溃疡复发,20%~40%的病人还需治愈性手术。国外报道单纯穿孔修补术后溃疡复发率可达61%~80%,40%需再手术治疗。国约64.8%远期效果差,因此有人不单纯修补术而应施治愈性手术。但国资料表明急诊单纯穿孔修补术占相当高的比例(47.3%~78.38%);jcan-maric等报道占51.23%。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溃疡的发病率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比例在上升,且年龄偏大,治愈性大部切除术的病死率高。

(2)药物治疗的进展,外科医生对于消化性溃疡手术和术式选择趋于保守。上海医科大附属中山医院报道20世纪90年代单纯修补所占比例上升至86.91%。湖南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1990年以后单纯修补所占比例亦上升至90%以上。无论选择何种术式应掌握适应

单纯穿孔修补术适应

(1)穿孔时间>8h,有明显的脓性渗出液,全身情况较差者。

(2)急性溃疡,穿孔边缘柔软而无硬结,病人年轻,无慢性溃疡病史。

(3)年龄>65岁。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者。

手术法是术前置管、食、输液、抗感染等治疗,取正中切。入后检查穿孔位置,吸净渗液,在穿孔周围取活检标本后,于穿孔处用细线间断缝3针,打结前或在打结后覆盖网膜。冲洗腔,放置流。

2.大部切除术:穿孔后的大部切除术应尽量施毕ⅰ式手术,术后远期效果优于毕ⅱ式手术。

大部切除术的适应

(1)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时间<8h,全身情况较好,可作包括溃疡灶在大部切除术。如高位巨大溃疡,应先冻切排除胃癌

(2)穿孔曾做缝修补术后穿孔复发者。

(3)穿孔,位于幽门环附近,缝可能会狭窄者。

(4)穿孔并出或梗阻者。

(5)慢性溃疡病治疗期穿孔者。

3.穿孔修补术+迷走神经切断术:除以上两种手术法以外,国外还有人提出可穿孔修补术后附加迷走神经切断术。李世拥等对60例穿孔患者修补术加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诊6年,溃疡复发率2.3%,仅1例复发穿孔(1.7%)。远期疗效良好。溃疡穿孔hsv+穿孔修补术优点在于不切除体,手术病死率低。boey等(1982)报道350例,其中仅2例死亡。boey等还将穿孔修补加高选迷切术、单纯修补术、迷走神经干切断加流术三者进比较。随诊3年以上,发现溃疡复发率分为3.8%、63.3%、11.8%。jordan报道一组60例,作hsv术加修补,其中无死亡者,术后遗症极少,复发率约1.7%。

4.腔镜下穿孔的处理:随着腔镜的应用,国也有少数单位展了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术或粘补术。

预防

1、多吃这些食物:生、萝卜、芝麻糊、枣子能很好地抑制酸分泌,而且还能中和酸,这些食物,对于预防溃疡,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饮食,要有规律,细嚼慢,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更忌暴饮暴食。

3、适当减压,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生活要有规律,加班加点,夜,要尽量减少,有压力,有不良情绪,要及时排解。

4、对于烟、、浓咖啡、辛辣刺激之物,要尽量少吃。注意饮食的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免造成病菌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三因

下一篇 伤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