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食管中段憩室

食管中段憩室(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eal midtpiece)要是牵型憩室,偶有先天性憩室和因食管某处先有狭窄而导致的膨出型憩室。食管憩室是指与食管腔相连的覆盖有上皮的盲袋。有3个好发部位:①食管憩室;发生在食管交界处,为膨出型憩室;②气管旁憩室;发生在食管中段,亦称为食管中段憩室,为牵出型憩室;③上憩室;发生在食管下段的上部,亦为膨出型憩室。食......
目录

疾病概述

食管憩室是指与食管腔相连的覆盖有上皮的盲袋。有3个好发部位:①食管憩室;发生在食管交界处,为膨出型憩室;②气管旁憩室;发生在食管中段,亦称为食管中段憩室,为牵出型憩室;③上憩室;发生在食管下段的上部,亦为膨出型憩室。食管憩室较多,其次为上憩室,气管旁憩室最少见。食管憩室是否产生昨夜症状与憩室的大小、的部位、是否存留食物及分泌物等有,大多数症状轻微且不典型。

症状体征

食管中段牵型憩室虽可发生出、瘘以及食管梗阻等并发症,但在无并发症时一般无症状,多在作X线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种憩室有完整的层,保了憩室的排空,不易诱发症状。如并憩室炎,病人可感到吞疼痛和吞阻挡感,胸部或胸骨后疼痛,胸饱满感或少量呕吐等临床症状。若病人平卧,有时食物可从憩室反流到口腔,这些症状还可能与食管受压或狭窄有,有的病人可并发局限性食管炎。

据临床表现,结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食管中段的牵型憩室多因纵隔或淋巴结结核的瘢痕收缩和牵所致,少数是因心包炎或柱结核波及食管起。

(二)发病机

多发生于左右气管分叉后食管侧壁,约2/3的病例憩室向食管左侧和前侧发展,向后发展者极少,因这种憩室壁是由食管壁的各层组织构成,故属于真性憩室,只向外膨出而不下垂,故一般不积存食物,不易起炎症,也不易发生食管腔的梗阻,但由于瘢痕组织的粘连固定,可影响食管的蠕动,有时憩室可发生炎症,出脓肿或破入纵隔等并发症,由于憩室周围为瘢痕组织,故极少发生急性穿孔,也有憩室破溃入动脉造成大出,或穿入气管食管气管瘘的报告,还有憩室破入气管动脉而发生非致死性出的报告,这可能是由于质地较脆的肉组织破碎,或钙化组织腐蚀气管动脉所致,Dukes和Maclarty等指出,纵隔肿累及食管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有时可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窄狭,成憩室或窦道,以及食管气管瘘。

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大多数为球状外及窄颈的膨出型憩室少数呈牵拉型憩室的处型,由于这些憩室较大,立位检查时,钡很易流出,憩室不易显影,若将病人置头低脚高位,或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憩室就较易显示,钡餐检查时应观察食管运动(如排空延滞等情况)及并存的食管疾患,怀疑气管瘘时做气管碘油造影X检查更易发现病变,憩室腔有恶变时X线征象是:①充盈缺损或囊壁不规则,至憩室完全消失,代之以充盈缺损;②憩室处或邻近处食管不规则,甚至有僵硬现象;③食管憩室附近管壁功能改变,蠕动收缩变弱,甚至消失,致使造影停留,有时与憩室炎症不易鉴,须进一步镜检查。

2.食管测压检查

可发现食管有无运动功能异常,诸如食管弥漫性痉挛,失弛缓症等。

3.气管镜检查

对疑有憩室恶变及食管气管瘘并发症的病人,有助于发现瘘,嘱病人亚甲蓝溶液,若在气管镜中或咳出的中发现亚甲蓝,即可以确定有食管气管瘘。

4.CT检查

以除外其他较严重的疾病,如果病人有慢性化脓症的症状CT扫描可明确部病变的范围。

诊断

据临床表现,结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并发症

多见的是淋巴结发炎后与食管壁相粘连,憩室可以因炎症溃疡淋巴结坏死穿孔进入呼吸道成瘘管,小瘘管穿入气管可不发生症状,瘘管扩大在吞流质时可起阵发性咳嗽发作,亦能发生脓肿的并发症,瘘管进入气管动脉食管动脉造成出较少见,胡荣华曾报道(1962)1例食管憩室破至心包心包穿破至胸壁积食和脓肿

治疗方案

(一)治疗

临床有梗阻症状,可能导致患者的养不良和发育障碍,宜早食管重建术,即狭窄段切除食管术或类似Heller术式网膜覆盖层缺损处等法。

多数体积小、无症状食管中段憩室不需要外科治疗。食管中段牵型憩室的手术治疗法有:憩室切除术,憩室翻入埋缝术,食管气管瘘缝扎、修补术以及食管部分切除、食管术等。憩室并发癌变或不能逆转的瘢痕狭窄,应食管部分切除或较为彻底的憩室切除。

1.食管中段憩室切除术

(1)适应:①憩室较大,排空不畅,食物和分泌物积聚导致严重的憩室炎或食管炎的症状者,为防止发生出、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予以手术治疗。②憩室逐渐增大,X线或食管镜检查,怀疑有恶变者。③牵型憩室并有反流性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应首先治疗并存的疾病,并仔细观察,不宜急于施憩室切除术。

(2)术前准备:除一般食管外科常规准备之外,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估计手术效果:术前应充分考虑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并制定预防措施。

②明确食管、憩室情况:术前进详尽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明确憩室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确诊有否食管弥漫性痉挛,明确者术中加食管层切术。

③扩张狭窄的食管

④憩室冲洗:每晚睡前作体位流及饮水冲洗食管和憩室。必要时可利用食管镜清洗憩室囊腔。

⑤置入管:术前放置管,便于术中游离食管及分离、切除憩室。

(3)手术步骤:

①切:宜选择右胸后外切第6肋床进胸。部分病例可选择左胸后外侧切

②在门后结扎、切断厅静,以利食管和憩室和显。沿食管床剪纵隔胸膜,确认食管

③在憩室部位的近、远侧游离食管,分离憩室周围的粘连,显并解剖出憩室。如遇有瘘管应先予以。有些病例由于憩室周围有瘢痕组织和粘连,憩室的解剖较为困难,必要时可采用腔法,即压迫或用橡皮带暂时食管下段,并管向食管注射体、便可促使憩室膨出,有利于憩室的显和解剖。小的憩室在游离后,膨出的黏膜即可自缩回而勿须切除,仅将食管层缝加固即可。

④用钝性分离法分食管层,牵出憩室和黏膜,在其基底部用缝线做成切除憩室黏膜之标志,并平食管纵轴切除憩室。在切除憩室时,必须在其颈部切断,如有部分残留,术后容易复发。

⑤用细丝线间断翻缝黏膜切,线结留于食管

⑥间断缝食管层,以包埋黏膜切,并利用附近适的带蒂胸膜覆盖,加固缝。缝时要注意避免造成食管腔之狭窄。

术后处理同其它食管憩室切除术。

2.食管气管瘘修补术

(1)适应食管中段憩室因纵隔淋巴结炎症侵蚀邻近道和食管,而致食管气管瘘或食管气管瘘者。手术需要胸切食管气管气管树,确定瘘的部位,分,并用健康的带蒂胸膜瓣覆盖固定,以降低瘘复发的机会。同时应将已损毁而不可逆转的病一并切除。

有些作者建议,为预防术后气管缝线崩裂以致瘘复发,以及术后早期进气管冲洗,术中可行气管造瘘术。如果术中发现食管瘘之不满意,可颈段食管转流和术,待病人恢复后,再考虑食管的重建手术。

(2)麻醉与体位:应选择气管插管(双腔管),静全身麻醉。病人取左侧卧位。

(3)手术步骤:

①切右胸后外侧切,切除第6肋进胸。

②显瘘管:如胸有膜状或束带状粘连,予以分离。将右牵向前上,剪食管中段部位的纵隔胸膜,在食管右侧、气管分叉之下缘进解剖,便可解剖出位于食管和右气管之间的瘘管。

③彻底切除瘘管周围的肉组织和瘢痕组织,并切除炎性或钙化淋巴结结扎并切断瘘管,一部分瘘管可予以切除。瘘管两端用细丝线间断缝,之后用邻近的纵隔胸膜覆盖于食管气管瘘之两断端并缝固定。

术后处理和并发症同其他食管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

下一篇 热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