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盲肠旁疝

盲肠旁疝是后腹膜疝的一种,由小肠突入回盲部隐窝成的疝。约占后腹膜疝的5%。其以间歇性右疼痛、可复性包块为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生绞窄,应及时手术治疗。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右下间歇性绞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少数病人伴有反射性恶心呕吐。回盲部周围有3个较小的隐窝,不易疝。当隐窝过深、过大,且压增高时,可使小肠突入其疝,并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由于胚胎时期中肠的旋转......
目录

病因

回盲部周围有3个较小的隐窝,不易疝。当隐窝过深、过大,且压增高时,可使小肠突入其疝,并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

发病机制

由于胚胎时期中肠的旋转,在回盲部成了3个隐窝,即回盲上隐窝,回盲下隐窝和盲肠后隐窝,回盲上隐窝和回盲下隐窝是回肠动脉分支时,腹膜发生皱褶成的,盲肠后隐窝则是由于肠旋转过程中不正常所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盲肠旋转下降至右髂窝中,并完全附着在右髂窝的后壁上,如果此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异常可成一与腔相通的盲肠后隐窝。

1、回盲上隐窝(superior ileocaecal recess) 又称回结肠窝或Luschka窝,是由供应回盲结部前面的回结肠动脉的分支-盲肠动脉,被腹膜包被成的弓腹膜襞,称盲肠管襞(vascular cecal fold),或称回盲上皱襞(superior ileocaecal fold)而成的一狭窄间隙;其前界为盲肠管襞,后是回肠系膜,右侧界是回盲交界部,下回肠末段,隐窝向左下,该隐窝在儿童中常见,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小,老年人明显减小并常常消失。

2、回盲下隐窝(inferior ileocaecal recess) 回肠末端前下面至阑尾系膜前面的腹膜皱襞叫做回盲襞或回盲下襞,与盲肠管襞不同,一般不含管,在回盲襞(ileocaecal fold)和阑尾系膜之间的深部有一间隙,即为回盲下隐窝,又称回盲肠窝(图1),回盲下隐窝前界是回盲襞,上回肠后面及其系膜,右侧为盲肠,后阑尾系膜的上部分,隐窝向左下

据统计,约60%~85%个体有回盲下隐窝,而且年轻人此隐窝比较明显,随年龄增长常被脂肪填满。

3、盲肠后隐窝(retrocecal recess) 盲肠后面与后壁之间的一间隙(图1),约10%的个体有盲肠后隐窝,其大小,范围个体差异很大,偶尔可向上伸延到升结肠相当离,其深度足以允许伸入整个手指,盲肠后隐窝前盲肠(偶尔是升结肠下部),后界是髂窝处腹膜壁层,两侧是盲肠到髂窝腹膜延续成的盲肠襞(caecal folds),亦称结肠襞(parietocolic folds),阑尾常处于盲肠后隐窝中。

如果以上回盲部周围的隐窝过大过深,在压增高的情况下有可使小肠突入其疝;并造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上,肠管突入回盲上隐窝和回盲下隐窝较突入盲肠后隐窝成的疝多见。

症状

盲肠旁疝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右下间歇性绞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少数病人伴有反射性恶心呕吐腹胀不明显。腹痛发作时查体,在右下可触及一包块,当压减轻或变换体位时,突入回盲部隐窝小肠回纳,腹痛可缓解,包块随之消失。

并发症

盲肠旁疝的要并发症是肠绞窄,临床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出现右疼痛加剧,可转为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当肠管坏死后,右下包块压痛明显,出现腹膜刺激征,听诊肠鸣音消失。严重者出现感染中毒休克

检查

清源抗原(CEA)检查,排除盲肠的可能性。

据病人病史选择下列检查:

1、X线检查

(1)部平: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

(2)钡灌肠:可明确疝的部位和类型。

(3)CT扫描。

2、部B超 可在某一部位探测到异常积,或见一团小肠襻聚集在一起,不易被推移。

诊断

文献报告,盲肠旁疝术前确诊相当困难,多数是在手术探查时明确诊断的,当病人有右下反复发作的间歇性疼痛,且腹痛发作时右下可触及包块,腹痛缓解后包块随之消失,甚至在慢性病史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肠梗阻表现,并有压痛包块,应考虑到盲肠旁疝的可能。

依据病人病史,病情选择部B超和(或)CT检查,钡灌肠X检查,清癌抗原(CEA)等检查,应与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盲肠相鉴,必要时手术探查并治疗。

治疗

盲肠旁疝随时可发生绞窄,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有2种式:

1、让疝入的肠管复位,疝环,防止再发。

2、剪疝囊无管区,使之成为腹膜腔的一部分。

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烟和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目椒

下一篇 牛皮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