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溃疡病穿孔

溃疡病穿孔 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可穿通十二指肠壁,为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但比出要少一半,约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病人的20%~30%。溃疡病穿孔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穿孔的类型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溃疡病穿孔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 种。穿孔的类型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
目录

疾病概述

溃疡病穿孔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 种。穿孔的类型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溃疡溃疡病穿孔在发生穿孔的初期,病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搏快而弱,压下降,体温不升,呼吸短促。

约1~4h 以后,病人觉四肢温暖,面色恢复常态,搏有力,压回升,体温可略高于正常。此时如不来就诊常延误诊断。一般穿孔12h 以后,多转变成细菌性腹膜炎,全身软弱,口干恶心呕吐,由于刺激横起呃逆、体温升高、心悸气短、尿量减少,始下降,病情不断恶化,以至发展到真正休克

疾病分类

消化

疾病描述

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可穿通十二指肠壁,为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但比出要少一半,约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病人的20%~30%。溃疡病穿孔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 种。穿孔的类型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如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的游离面,前壁或上下缘,往往产生急性穿孔,十二指肠容物流入游离腔,急性腹膜炎。穿孔甚小或很快被堵塞,尤其是在空时发生,腔污染仅限于右上部,这种穿孔常称亚急性穿孔。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的后壁,由于紧贴邻近器官,易受粘连限制,或被包裹在网膜,称穿透性溃疡或包裹性穿孔,属于慢性穿孔。后襞的溃疡穿入腺,往往侵蚀管,故常并发出。临床多见的类型,为急性穿孔,其次是亚急性穿孔。

症状体征

穿孔发生之前数天,往往痛加重。但约10%的病人可无疼痛,这并非溃疡发展迅速,而是早已存在,临床上可无自觉症状。另有15%左右的病人溃疡病史不很清楚,故一般只有3/4 的病人能从病史中提示溃疡病穿孔的可能性。一旦溃疡突然穿破,病人顿觉上部剧痛,难以忍受,以至被迫卧床,因此病人多能清楚地回忆起发作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当时的情景。

疼痛可放至后或右肩,容在腔扩的量与向而定。刺激横部,病人觉肩部酸痛;刺激胆囊膈肌腹膜,病人觉右疼痛;刺激网膜腔,病人仅觉相应下痛。当容弥至全时,则起全持续性剧痛。由于大量容是沿右结肠旁沟流至右髂窝,故此处的症状明显,易误诊为阑尾炎。

疼痛发作后,伴随恶心呕吐;若吐出物中带有鲜,对诊断溃疡病穿孔有提示意义。“出溃疡很少穿孔而穿孔的溃疡很少出",这是Finsterer 的格言,事实上并不见得完全正确。由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可分为以下3 期:

1.初期 在发生穿孔的初期,往往出现戏剧性的变化。突然猛烈的刺激,神经环系统的立即反射,可产生神经性或原发性休克。病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搏快而弱,压下降,体温不升,呼吸短促。一般历时不长即自好转。

2.反应期 约1~4h 以后,腹痛减轻,病人观感觉良好,自认为危机已过,如此时来到急诊常常容易误诊。病人觉四肢温暖,面色恢复常态,搏有力,压回升,体温可略高于正常。此时病人能起立动,思饮,但呼吸仍困难,拒绝牵涉的动作。如不来就诊常延误诊断。

3.腹膜炎期 一般穿孔12h 以后,多转变成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任何原因起的细菌性腹膜炎相似。全身软弱,口干恶心呕吐,由于刺激横起呃逆、体温升高、心悸气短、尿量减少,始下降,病情不断恶化,以至发展到真正休克。体征 呈焦虑不安状、干、干有苔,眼球内陷

式呼吸受抑制,故呼吸急促并有青紫。全紧张如状,压痛显著,拒,全出反跳痛。有的压痛与反跳痛在右下比较明显,亦为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腹胀,晚期多能叩出移动性浊音。一般病程进入细菌性腹膜炎的阶段,腔常有1000~2000ml的液体。浊音消失,但胀的横结肠位于与前壁之间时,亦出现鼓音。为鉴腔有无游离体存在,可令病人左侧卧位,如于侧区仍叩出鼓音,则可否定为横结肠造成之假象,能进一步说明下有游离体。

通常肠鸣音完全消失,若腹膜炎不十分广泛,还可能有段肠蠕动,则仍能听到少量肠鸣音,或低调过水声。直肠指诊,可于右前壁出触痛,但不比阑尾炎穿孔的触痛明显。亚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紧张限于上部,下部仍软。压痛与反跳痛亦只在上部可以出,下部仍能听到肠蠕动音。慢性穿孔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代替既往规律性痛,而程度亦较过去为重,且限于一个小的范围。上有局限性深压痛,有的能触及肿块。

疾病病因

穿孔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

1.精神状态 战时或突击完成任务时,由于过分紧张地工作,可使溃疡病恶化而发生穿孔。

2.压力增加 如饮食过饱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可因压力突然增加,壁薄弱处穿破。

3.药物作用 长期服阿司匹林水杨酸激素者,往往溃疡病急性发作并发展至穿孔。

4.失眠、劳累 可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使溃疡病恶化。

5.吸烟与饮 烟可直接刺激黏膜,可降低黏膜受酸侵蚀的抵抗力,促进穿孔。

6 汽车司机、战场上的士兵和外科医师等,容易激发溃疡穿孔。

病理生理

穿孔的径以3~6mm 多见,最小者似针尖,超过10mm 者亦很少。一般溃疡穿孔比十二指肠溃疡的穿孔大,且多位于幽门附近小弯侧。溃疡的位置愈高,预后愈坏。贲门下的溃疡穿孔,病死率可达80%。大弯侧的溃疡多属恶性。急性穿孔,起初是由于十二指肠起的化腹膜炎。炎症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于穿孔的大小。注入腔的量与性质,以及病人的健康状态与反应性强弱。一般8~12h 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若注入腔的容物完全无菌,甚至24h 后腔渗出液培养仍为阴性。腹膜炎发生后,不论是化性或细菌性,势必起渗出反应。注入腔的容愈多,刺激性愈强和时间愈长,则渗液愈多,炎症愈明显,并发麻痹愈严重。

亚急性穿孔由于孔小或已被堵塞,腔漏出量少,因此仅限于右上有炎症病变。慢性穿孔实际上是在未穿破之前,周围已。如穿入腺,可起局部腺炎症反应;如穿入网膜腔,由于漏出量很少,网膜包裹后网膜脓肿;如与胆囊之脏面愈,可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或脓肿,而其他部位完全无炎症反应。

诊断检查

诊断:典型的病例在诊断上比较容易。但有一些病人可能因穿孔较小,表现并不典型,如腹痛部位比较局限,紧张程度及下积不明显等,此时需结合病史排除其他相似疾病后作出诊断。在腔渗液较多时,还可通过腔穿刺抽液作涂镜检,若找到食物残渣可协助诊断。

其他助检查:X 线立位平检查,约80%病人可见下积。B 超检查可发现脓肿病变。

鉴别诊断

在诊断溃疡穿孔时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腺炎、胆囊炎、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外科疾病鉴

1.急性阑尾炎 转移痛是其典型表现。但有时与穿孔容物向右下部扩难以区阑尾炎的病变位于右下,所以其固定的压痛点在右下部,多成局限性腹膜炎。穿孔病人则上、下都有压痛,且以上腹痛为显著,腹膜刺激征比阑尾炎弥漫。肛门指诊有时可在直肠右侧触及压痛,也有助于阑尾炎的诊断。

2.急性腺炎 腹痛可在上偏左,向后放射,有时可能与溃疡穿孔难以区。应作、尿淀粉酶测定,溃疡穿孔虽也可有淀粉酶升高,但多为中等度增高,若超过700Somogyi 单位则可排除溃疡病穿孔,同时还可腔穿刺抽液测淀粉酶腺炎时穿刺液往往呈棕色无食物残渣。X 线检查腺炎无下游离体。

3.胆囊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可触及肿大的胆囊,B 超常可发现胆囊炎或并的结石下无游离积。此外,还要与胸膜炎、宫外孕等疾病鉴

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的在于通过有效的肠减压减少漏出,加上抗生素控制感染,穿孔处将自腔渗出逐渐吸收,可避免1 次手术而获痊愈。但其必须在严格选择下采用,指征为:空穿孔早期,在发病后9h 以者;穿孔较小,空穿孔,渗出量不多,症状不严重;病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施手术条件者;穿孔时间已有几天,而临床症状不重或已有局限。非手术治疗的法如下:

(1)食及肠减压放置管持续减压:管的位置要确保在大弯远端,径要够大(18F),减压的装置应能定时调空。在12h ,每半小时吸1 次,随着症状的改善.全身情况好转,改为每小时吸1 次。

(2)输液:静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抗生素的使用:穿孔起的腹膜炎除化性刺激外,还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可能,要是口腔部细菌的污染,培养以链球菌居多,故应选择适当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4)监护: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病人,应送入ICU 严密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凡观察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全身情况恶化时,应毫不犹豫地改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穿孔单纯缝术或大部切除术。穿孔单纯缝术应用于腔渗出较多、污染严重、体质较弱、一般情况差的病人。在溃疡穿孔穿孔缝时,可同时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术,这样既解决穿孔问题,也对溃疡本性治疗,效果较好。对溃疡穿孔疑有癌变者,应尽可能大部切除术,并取材做病理检查,以免遗漏胃癌的诊断。

预防预后

预后:在溃疡穿孔穿孔缝时,可同时作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术,这样既解决穿孔问题,也对溃疡本性治疗,效果较好。

预防:凡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应积极、规范、系统地治疗,防止出现溃疡病并发症——溃疡病穿孔。

并发症状

1.休克 穿孔后剧烈的化性刺激可休克症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促、快、压不稳等表现。随着腹痛程度的减轻,情况可趋稳定。此后,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趋恶化,严重者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2.急性腹膜炎 全紧张如状,压痛显著,拒,全出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一般急性穿孔的病例,白细胞计数在1.5 万~2万/mm3 之间,中性白细胞增加;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因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亦都升高。试探性腔穿刺,抽出的液体作显微镜检查,如见满视野的白细胞或脓球,说明为炎性腹水,是诊断腹膜炎的据。还可以测定氨的含量,若超过3μg/ml,说明有肠穿孔

流行病学

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 溃疡。综外文献,前者与后者之比,在我国约为6~15∶1,西国家1953 年以前为12~19∶1,而60 年代以后为6~8∶1。溃疡 穿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 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40 岁以下的青壮年,而溃疡穿孔以50 岁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老人腹股沟斜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