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牛耳枫枝叶

牛耳枫,中药。为虎皮楠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的小。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祛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骨折毒蛇咬伤。【称】牛耳枫 (《陆川本草》)【来源】交让木植物牛耳枫。【采集】秋后采。【性味】《陆川本草》:"甘,温,有微毒。"【功用治】①《陆川本草》:"......
目录

牛耳枫枝叶版本一

称】牛耳枫 (《陆川本草》)

【来源】交让木植物牛耳枫

【采集】秋后采。

性味】《陆川本草》:"甘,温,有微毒。"

【功用治】①《陆川本草》:"驱,止痛,消肿。治湿骨痛,浮肿。"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用法与用量】外用:水洗或捣

【选】治蛇伤或骨折牛耳枫捣烂。(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牛耳枫枝叶版本二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拼音】Niú ěr Fēnɡ Zhī Yè

【英文】twig and leaf of Calyx-shaped Daphniphyllum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皮楠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的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鲜用呀切段晒干。

牛耳枫 常绿灌木,高1-5m。互生,叶柄长3-15cm;叶片至倒卵形,长10-15cm,宽3.5-9cm,先端钝或近,有时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全缘,边缘卷,上面绿色带粉绿,有白色细小乳头状突起;侧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异株小,无花瓣花被萼状,宿存;雄花花梗长1.2cm,花被3-4,雄蕊9-10,长约4mm,丝极短,药隔发达,大于花药雌花花梗长约5-6mm,花被雄花;子房为不完全的2室,花柱短,柱头2分枝核果,长约1cm,被白粉,有种子1颗。期4-6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小溪两岸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功能

【化成份】树皮含楷勒碱(calycine)。

性味】辛;甘;性凉;小毒

归经

【功能治】祛止痛;解毒消肿。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水洗;或捣烂

【注意】孕妇服。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驱,止痛,消肿。治湿骨痛,浮肿。

2.《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井穴

下一篇 络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