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经络系统重要组成组成部份。经络作为运行气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其 “属于府藏,外于肢”。将人体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分:经脉络脉经脉分: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奇经络脉分: 十五络脉浮络、孙十二经脉和任、督二各自出一,加上大络,共计15条,称为 十五络脉(fifteen collaterals),分......
目录

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其 “属于府藏,外于肢”。将人体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分:经脉络脉

经脉分: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奇经

络脉分: 十五络脉浮络、孙

十五络脉-定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各自出一,加上大络,共计15条,称为 十五络脉(fifteen collaterals),分以十五所发出的腧

十五络脉-特点

十二别络均从本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走于阴,加强了十二表里的联系,沟通了表里经气,补充了 十二经脉的不足。

任脉督脉别络以及大络要分布在头身部。 任脉从 鸠尾分出后布于部; 督脉别络从 长强分出后布于头,左右走足太阳大络从大包分出后布于胸胁,分沟通了和全身 经气

循行分布规律

十五络脉分布是有规律的。 十二经脉的分支络脉由于由 络穴分出,故均以络穴

络穴分出后分上下两支: 一支向下走向与本经脉阴阳表里经脉,而达四肢末端,加强了阴阳经脉表里系,

另一支向上走在本 经脉部位的浅层,可到达头面部,也可进入胸腔走在 脏腑之间。

任脉络穴分出后于躯干部之前面胸部而下督脉络穴分出后于躯干部的后面部而上,直达足太阳头项部;大络络穴分出后于躯干部的侧面胁肋部。

这样全身的浮络、孙皆归属于十五络脉,将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既起到了网周身、联系外左右前后的作用,又可完成滋润荣养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故《素问·皮部论》说:“凡 十二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 皮肤系统中充满了浮络及孙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一联双,故有“一治两”的说法。 络穴又常和原穴合穴等相配针刺治疗。另外, 皮肤针(包括 针、 七星针)不仅作用于 皮部,同时也作用于络脉。拔罐、 刮痧、刺等疗法同样也作用于络脉

十五络脉作用

十五络脉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表里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的不足。躯干部的 任脉督脉大络,分沟通了和全身 经气,从而输布以濡养全身组织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 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数据和理论说的成、积累阶段。因此,有 经络的科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十五络脉简述

1、 手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列缺,即从列缺 处由手太阴分出,起始于手腕上部列缺肉分歧处,与手太阴相并而布于手大的边缘部( 际),由腕后一半(即列缺)处走向手阳明。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手掌热;虚证为呵欠,气短,或尿频遗尿等。当取 列缺治之。

2、 手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通里,即从 通里处由手少阴分出。起始于腕横纹后一半(通里)处,由此向上与手少阴于浅层,沿 经脉而进入中,联系部,又联属于眼睛的部;在掌后一半(通里)处走向 太阳小肠。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胸胁及上撑胀不舒;虚证为不能言。当取 通里治之。

3、 手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又称手络脉,即从处由手厥阴分出。在腕横纹后两()处,于掌长伸拇长伸之间分出,然后沿着手厥阴部之浅层上,联系心包。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痛;虚证为头项强直。当取治之。

4、 手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支正,即从 支正处由手太阳分出,于腕横纹上五(支正)处出来后向注入于手少阴;另一支沿手太阳之浅层上至肘关节部,再上于肩髃处。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肘关节弛缓而不得屈伸,肘关节痿废;虚证为皮肤生赘,小的如同指间生的疥结痂。当取 支正治之。

5、 手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偏历,即从 偏历处由手阳明分出。在腕横纹上三(偏历)处分出来后进入 太阴;另一支沿上肢于手阳明浅层,上至肩髃处,然后上至面部颊侧屈处,即下颌角部,遍布于下齿中;另一支则入于 中会聚集于宗脉。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龋齿耳聋虚证牙齿凉、胸塞不畅等。当取 偏历治之。

6、 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外,即从 外处由手少阳经脉分出。在腕横纹上两(外)处分出来后向上绕过前外侧上,注入于胸中会厥阴心包。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肘关节部痉挛;虚证为肘关节部纵缓不收,即不能屈。当取 外治之。

7、 足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扬,即从 处由足太阳经脉分离出来。在关节上 七(扬)处分出后走向足少阴。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鼻塞流涕,头疼痛;虚证流清涕。当取 治之。

8、 足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光明,即从 光明处由足少阳经脉分出。在 关节以上五(光明)处分出后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于足部。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冷;虚证为痿躄,即筋肉萎缩或萎软无力,坐而不能站起。当取 光明治之。

9、 足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丰隆,即从 丰隆处由足阳明经脉分出。在 关节上八(丰隆)处分出后走向足太阴经脉;另一支沿 胫外缘上于同经脉之浅层,直达头项部,会经脉,向下部。此络脉病候分为气逆虚实气逆,指本络脉上逆则喉痹, 卒瘖,即部诸疾塞不通之症,故常突然音哑;实证为狂和 癫虚证为足胫屈伸不得,胫部肉枯萎。当取 丰隆治之。

10、 足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公孙,即从公孙处由足太阴经脉分出。在 第一关节( 本节)后一(公孙)处分出后走向足阳明经脉;另一支则沿同经脉浅层上于 肠。此络脉病候气逆虚实气逆,即本 厥气上逆时则病发霍乱实证为肠中切切而痛;虚证鼓胀。当取公孙治之。

11、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大钟,即从 大钟由足少阴经脉分出。在 关节后面绕过足跟后走向足太阳经脉。另一支则与足少阴相并于浅层,上走于 心包之下,向外则贯穿部。此络脉病候分为气逆虚实气逆心烦胸闷不舒;实证则 小便不通或淋沥不尽;虚证痛。当取 大钟治之。

12、 足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蠡沟,即从 蠡沟处由足厥阴经脉分出。在 关节侧以上五(蠡沟)处分出后走向足少阳经脉;另一支沿着同经脉的浅层过胫侧上睾丸处,结聚于 阴茎。此络脉病候分为气逆虚实气逆睾丸肿大,猝然发生 疝气病;实证为阴器 挺长不收;虚证阴囊突然瘙痒。当取 蠡沟治之。

13、 任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尾。“ 尾”,历代医家多解释为“ 鸠尾”;亦有释为“ 会阴者。从原文分析是由 任脉之鸠尾上面分出后下至鸠尾后再部的。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壁皮肤疼痛;虚证壁皮肤瘙痒。当取鸠尾治之。

14、 督脉 十五络脉之一。曰 长强,即从 长强处由督脉分出,然后在 柱两旁肉边上上,直达项部,于头上。下面则在肩部左右有分支走向足太阳经脉,穿入于 柱两旁肉之。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柱强直;虚证为头部沉重。当取 长强治之。

15、 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曰 大包,即从 大包处由 太阴分出。在腋窝部下三的 渊腋(足少阳)下处分出后布于胁肋及胸侧。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实证为全身疼痛;虚证为各关节皆弛缓。当取 大包治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鼻

下一篇 输尿管结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