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沉香荜澄茄散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荜澄茄散

附子.去皮.脐)四两,沉香荜澄葫芦巴(微)、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脂(微)、巴戟天(去)、木香、川楝(.去核),各一两;川乌.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二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

功能治:治下不足,挟积冷,脐弦急,痛,面色萎黄,手足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痛,服之有效,空,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博济方》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荜澄(《秘传治要诀类》卷三)。

荜澄 沉香 胡芦巴(微)舶上茴香(微)破故纸(微)官桂(去皮)川苦楝子,捶破,去核用肉)木香 紫巴戟(穿者)各30克 桃仁(面,去皮,尖)60克 川乌头15克(,去皮、脐)黑附子炮制,去皮、脐)120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

功能治:肾阳不足,挟积冷,脐弦急,痛,面色萎黄,手足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博济》卷二

《博济》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荜澄

荜澄1两,沉香1两,葫芦巴(微)1两,破故纸(微)1两,官桂(去皮)1两,舶上茴香(微)1两,川苦楝子,捶破,去核用肉)1两,木香1两,紫巴戟(穿者)1两,黑附子炮制,去皮脐)4两,桃仁(面,去皮尖)2两,川乌头半两(,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下不足,挟积冷,脐弦急,痛,面色萎黄,手足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及盲肠小肠一切痛。

用法用量:荜澄(《治要决类》卷三)。本改为沉香荜澄”,(见《御药院》)。

摘录:《博济》卷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沉香茯苓丸

下一篇 沉香荜澄茄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