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肾下垂

下垂是指脏随呼吸活动所移动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泌尿系统与其他症状的病情而言。正常脏一般随着呼吸活动可有3cm之的活动度。(一)发病原因 下垂的发生可能与窝浅蒂长周脂肪减少周结缔组织松弛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或压突然减少(如分娩)损伤(如由高处跌下或躯体受到剧烈震荡)久坐久站等诸多因素有可能是单个因素但大多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发病机下垂可牵拉......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下垂的发生可能与窝浅蒂长周脂肪减少周结缔组织松弛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或压突然减少(如分娩)损伤(如由高处跌下或躯体受到剧烈震荡)久坐久站等诸多因素有可能是单个因素但大多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发病机

  下垂可牵拉管或使其扭从而造成液供应障碍导致肿胀以致发生绞痛尿蛋白尿甚至无尿;脏下移后输尿管成角导致积水并可继发感染结石下垂常伴有其他器官下垂

症状体征

下垂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症状

  1.痛 呈钝痛或牵扯痛久坐久立或活动后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2.Dietl危象 系蒂突然牵拉或输尿管发生急性梗阻所致表现有绞痛恶心呕吐虚脱搏增快等症状

  3.消化道症状 因交感神经激惹所致可以有消化不良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症状

  4.神经官能症 表现为失眠乏力心悸头昏眼花症状

  5.泌尿系统症状 继发感染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血尿

  6.体格检查 区双诊能扪及光滑下极比较平卧与侧卧及直立时脏的位置和活动度即能作出初步诊断。

  二.诊断

  据完整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初步作出诊断体格检查时应能扪及脏下移脏通常容易触到当触诊有困难时可让患者上下几级楼梯然后进立位触诊有助于扪及脏立位与卧位IVP与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可将患者症状体征X线检查等综起来对下垂程度作一判断。

  轻度:有典型的腰酸症状未扪及或仅触及下极有的患者区有叩痛静肾盂造影中活动度为1个椎体超声检查中活动度为3cm有时有血尿(多为镜检)或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中度:有明确的腰酸症状消化系统神经官能面的症状可扪及脏造影中脏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之超声检查有3 ~6cm之间的活动度大多伴有血尿或尿路感染之并发症。

  重度:有明确的症状体征外造影中见活动度超过两个椎体以上或虽未超过两个椎体但有明显输尿管肾盂积水结石功能出现减退超声检查活动度在6cm以上。

检查化验

下垂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X线检查 静肾盂造影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以了解其活动程度但由于在摄立位时必须在站立即刻否则造影排尽后就不能显示脏因此有时脏尚未下垂到平时的位置

  (二)超声检查 在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脏位置与活动后脏的位置之间可得出脏的活动度

  (三)低头卧位试验 嘱患者头低足高卧位3天(可在床脚抬高一块砖头长径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后分测定尿常规或每小时尿血细胞排出率并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如睡后尿中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状缓解者则支持下垂之诊断如未缓解则可除外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试验 为明确患者的痛是否来自脏可膀胱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注水直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下垂起的症状

  (五)尿常规检查可发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偶可有蛋白也可作对比试验即嘱病人睡前排尿平卧睡眠次日晨起留尿标本起床活动后再留1份尿标本观察两份标本之间红细胞计数的差异通常第2份标本中的红细胞应比第1份标本中的多并感染时尿中可有脓细胞

  (六)排泄性或逆肾盂造影 先摄平卧位X线以及最后摄直立位了解肾盂位置如肾盂较正常位置下降1个椎体即为下垂若下降至第3椎横突水平即为1度降至第4椎突为2度降至第5椎横突为3度第5椎以下为4度

鉴别诊断

下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异位 是由于脏位置的先天性异常可位于胸腔腹膜后盆腔等部位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异位的脏但脏的位置不会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尿路造影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2.多囊 也是一种脏的先天性畸表现为上部肿块及血尿体格检查时可在区触及脏一般双侧均可触及脏没有移动度过X线检查及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

  3. 一般当出现部肿块时已是肿的晚期都会有血尿疼痛症状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肿块比较固定且有压痛X线及B超CT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4.积水 也可表现为部肿块肿块可逐渐增大但触诊可有囊性感放射性核素图检查显示梗阻线B超检查则显示囊性占位

  其他需要鉴的疾病还有重复腹膜后肿等与下垂的鉴并不困难要取决于肿块的质地移动度泌尿系统X线检查B超及CT检查的结果

治疗

下垂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大多数下垂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也就不需特殊治疗如疼痛较重或有并发症时可考虑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诊断下垂后不论程度如何均宜先非手术治疗尤其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并发症时非手术治疗包括高热卡饮食增加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周脂肪;多卧床休息卧床时大腿抬高;加强锻炼增加壁张力;按摩;电刺激;消除感染病灶;调理神经衰弱;使用各种类型的带及

  2.硬化注射 周脂肪囊注射硬化后产生化性无菌性炎症脏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常用药物有奎宁明胶酸酚自体液等适应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凡患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迷走管或纤维束带压迫输尿管等机械性梗阻为其注射后低头卧位1周及平卧1周后可起床活动失败者可重复注射1次

  3.下垂固定术 手术适应是严重疼痛超过3个月并且有时或长期服用止痛;立位功能下降或积水;每年泌尿系感染超过3次;结石压手术神经衰弱或全脏下垂症状与体位系不大即平卧症状不缓解者也不宜手术治疗

  手术式有170多种1881年Eugen Hahn在柏林成功地进了第1例下垂固定术他将包膜缝固定于部切边缘其他如GeorgeEdebohls将手术式改良使下垂固定术得以推广并且该改良术式相对安全他切包膜并沿外侧缘剥离然后过皮肤脂肪及部的缝5~6针于包膜边缘和实质上Kelly设计了最简单及最常用的下垂固定术缝线包膜有时到达实质上极固定于第12肋上下极固定于上Deming设计的下垂固定术不损伤脏及其包膜他将筋膜起来成一个脂肪与筋膜“吊篮”将脏固定Urban于1993年首次报道了腔镜下下垂固定术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因此很快推广手术包括两种径路即腔和腹膜后腔径路由于后腔较小体困难另外病人处于侧卧位时下移脏前移也造成操作不便因此多采取腔途径他们先沿外侧缘从上到下将包膜与筋膜固定然后切三角韧带将其上面与前面包膜水平缝这样就有垂直与水平两排缝线而成双重固定

  无论采取何种术式术中松解输尿管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切断迷走管矫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畸均很重要另外也可切断交感神经术后绝对卧床2~4周

  总之一个世纪以来下垂及下垂固定术一直是被人们争议的问题影像诊断的解剖性下垂远远超过症状下垂下垂固定术也受到怀疑近20多年来较少进实际上偶然发现的无症状下垂无需治疗仅少数症状严重并且症状系由下垂脏所致者才考虑手术治疗其中腔镜下下垂固定术因创伤小有效安全势必取代传统放手术

并发症

下垂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下垂还可起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慢性肾炎积水肾盂肾炎结石压及萎缩另外下垂脏本身可影响其他脏器压迫肠系膜动脉可使盲肠进而可致慢性阑尾炎压迫十二指肠可致幽门梗阻管及扩张下垂可伴有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血尿压以及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

预防保健

下垂应该如何预防?

  无症状无并发症者不需治疗;如果症状较重而影响工作应增加养锻炼托或带托起下垂症状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悬吊固定即把完全游离后将其固定于正常位置术后应平卧2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浮络

下一篇 糯米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