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肾异位
病因
正常情况下胎儿第8周末两肾已达第2腰椎水平。异位肾的产生是在胎儿第4~8周肾上升过程中,由于输尿管芽生长障碍、血供异常或Wolff管生长过速等因素,致使肾上升停顿、过速或误升向对侧,从而导致肾异位或旋转不良。
发病机制
异位肾有别于肾下垂,后者最初在正常位置,有正常的血管和输尿管,异位肾通常较小,约60%位于盆腔,输尿管较短,供应血管来自主动脉下段和盆腔血管干支且多分支,如在胚胎第8周肾继续上升,部分肾或全部肾穿过横膈进入后纵隔,即形成胸内肾,约占5%,其输尿管被拉长,但血液供应正常,亦无肾旋转不良,交叉异位肾可分为融合型与非融合型,输尿管多从正常路径进入膀胱,在三角区正常开口。
临床表现
盆腔肾可于下腹部触及肿物因肾位置低,可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易并发肾积水、感染和结石形成,表现为肾区胀痛、血尿和脓尿等症状。或由于压迫血管神经、附近脏器而产生下腹痛、胃肠道症状以及膀胱刺激症状。
并发症
诊断
大多的肾异位在临床上没有典型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患侧的梗阻性结石才引起注意。异位肾很少有受邻近的脏器挤压而引起症状的也有因尿路感染或可触及的腹部肿块而被发现。偶尔有因肾异位伴随输尿管异位而发生尿失禁的报道结肠的移位通常可为盆腔或腰侧异位肾的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