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木姜子

木姜子 木姜子:Litsea pungensHemsl.),又山姜子、山胡椒木姜子属落乔木木姜子果实木姜子树高可达10米;树皮白色。幼黄绿色,顶芽互生,常聚生于披针或倒卵状披针,膜质,羽状叶柄纤细,花序腋生;每一花序雄花8-12朵,先放;花被黄色,倒卵形丝仅基部有柔毛,果球,成熟时蓝黑色;3-5月,7-9月结果。全世界约有200种......
目录

形态特征

木姜子

木姜子为落乔木,高3-10米;树皮白色。幼黄绿色,被柔毛,老黑褐色,无毛。顶芽鳞片无毛。

互生,常聚生于披针或倒卵状披针,长4-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膜质,幼下面具绢状柔毛,后落渐变无毛或沿中脉有稀疏毛,羽状侧脉每边5-7条,叶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纤细,长1-2厘米,初时有柔毛,后落渐变无毛。

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8毫米,无毛;每一花序雄花8-12朵,先放;花梗长5-6毫米,被丝状柔毛;花被6,黄色,倒卵形,长2.5毫米,外面有稀疏柔毛;能育雄蕊9,丝仅基部有柔毛,第3轮基部有黄色腺体,;退化雌蕊细小,无毛。果球,直径7-10毫米,成熟时蓝黑色;果梗长1-2.5厘米,先端略增粗。期3-5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木姜子湿候。喜光,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海拔800-2300米;适生于上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黄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洼积水处则不宜栽种。

分布范围

木姜子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浙江南部。

繁殖栽培

繁殖

木姜子用插条繁殖种子繁殖

插条繁殖

选健壮的母树,取一年生条,5厘米,15厘米在春季扦插一年生苗高0.5-0.6米时,便可出圃移栽。早春2-3月栽植,栽培密度始可用1.5米×1.5米,每公顷栽4800株,或1.5米×2米,每公顷栽3330株。栽后填土踏实,浇水。

种子繁殖

采集种子:用来繁殖种子要充分成熟。在8月底至9月初果皮变成紫黑色,油黑发亮,种仁红色且坚硬,即是采收适期。

种子处理:采下的果实,用草木灰浸泡搓洗去果皮和油脂,洗净凉干。由于山鸡椒种子休眠期,随采随播发迟缓,发率低,因此,种子要贮藏,采用层积沙藏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坡地挖坑,规格为2米×1米×1米,坑底铺粗沙10-15厘米厚。然后5厘米厚度,一层种子一层沙子交互叠放,坑中央播秸杆一束以便于通气种子放至坑面30厘米时,盖一层沙子,并盖稻草、秸杆,再用泥土封成小丘,丘铺草防止雨水冲洗,并在小丘周围水沟

播种育苗:选择肥沃、疏松、向阳的地作育苗地。冬季深翻,早春解冻后耙平。下基肥(每公顷烧土33750 千克,饼肥2250千克,磷钾肥1125千克),沟作床(宽2-3米)。条播间30-40厘米。2月下种,播种量75-150千克/公顷,播种30天后可出苗。待苗高5里面左右时进间苗,保持株20-30厘米,每公顷留苗11万株,用人粪尿追施。1年生苗高60-80厘米,地径粗0.3-0.4厘米,可上山造林。

栽培技术

木姜子

田间管理

从移栽至第2年幼株期间,每年应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3年后,每年至少松土1次。栽后1-2年晚秋或冬季,在0.8-1.2m高处,剪部,促使侧生长成矮化林,以便采果。当进入期,应分辨雌雄株逐步疏伐。在疏伐时,要注意隔一定离保留1株雄株作授粉树,每1hm2保留120-150株即可。

病虫防治

蜘蛛,发期喷20%三氯杀螨可湿性粉600倍2次,期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7-8月增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卷虫,人工摘除卷,用80%敌敌畏3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木姜子木姜子果含芳香油,四川资料,干果含芳香油2-6%,鲜果含3-4%,要成分为柠檬醛60-90%,香叶醇5-19%,可作食用香和化妆香,已广泛利用于高级香料、紫罗兰酮和维生素甲的原料;种子含脂肪油48.2%,可供制皂和工业用。

木姜子油,又山胡椒油、山苍子油,系木姜子油与食用植物油稀释勾兑而成的一种调味油,有柠檬的香,具有除膻祛腥、提味增鲜的功效。

木姜子油,系将木姜子果实通过馏法提取的油,要成分为柠檬醛,用于成食用香、化妆品香等。因此,木姜子油与木姜子油有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膀胱尿道异物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