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眦,人体部位
名。俗称外眼角,为上下
眼弦颞侧的联
合处,为足
少阳经的起点。outer canthus, lateral angle of eye,angulus oculi lateralisTA, temporal canthus上、下眼睑的外连
合处所
形成的角,叫
外眦,又叫小眼角,亦
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
睫、眼小角。眼的分泌物常
积聚于
内、
外眦。
外眦,解剖
名称。位于上下睑缘于外侧端(颞侧......
基本介绍
outer canthus, lateral angle of eye,angulus oculi lateralisTA, temporal canthus
释义
上、下眼睑的外连合处所形成的角,叫外眦,又叫小眼角,亦名锐眦、小眦、眼梢头、眼小嘴、眼小睫、眼小角。眼的分泌物常积聚于内、外眦。
解剖学特点
外眦,解剖名称。位于上下睑缘于外侧端(颞侧)的会合处,呈锐角。外眦极度睁眼时约有60°,正常状态下为30~40°;外眦距眶缘5~7毫米,距额颧线为10毫米。
中医诊断意义
外眦、内眦均内应于心,为五轮之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眦部疾患,常与心或小肠有关。如心经有热,常见两眦红赤,治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等加减。
经络定位意义
外眦为足少阳经的起点,有童子髎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详目眦条。
常见症状
眼的内、外眦部常易发生炎症。...
睑裂小于正常者,如小睑裂综合征或因外伤和眼部疾患、睑缘炎症所致的睑缘粘连。可通过外眼角开大,也就是外眦成形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