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三毛

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本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家。1967年,先后游西班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历。1977年到1979年,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
目录

人物经历

三毛照片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五年级下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著。三毛的数成绩很差, 初二那年休,由父母亲悉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46年,因为觉得“懋”麻烦,三毛就把它去掉,改陈平。

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入台北国民小读书。

1954年,入台北省立女子中习。

1955年,三毛的数成绩很差,初二,受汁涂面打击,以及为看小说始逃。后休在家。

1956年,一度复,后正式退始练习写作、音乐、绘画,割腕自杀获救。

1962年,以陈平之在现代文发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年,陈平进入文化大习。获张其昀特许,进入院哲系当选读生,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只身远赴西班。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马德里大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图书馆工作。1968年,与荷西分。漫游欧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系任教。

1972年,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冬,再赴西班,重遇荷西。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结婚。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报》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始结集出书。

1974年10月6日,以笔三毛”在《联报》发表作品《中国饭店》。

1976年,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1976年5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出版。

1979年,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9月30日,荷西在海底进下工程操作(荷西是水下工程师)时意外丧生,三毛便回到台湾

1980年,五月,重返西班加纳利,始孀居生活。

三毛作品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定居。同年1月,《联报》特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生喜爱。1984年因健康系,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

1985年,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1986年,10月,正式回到台北定居,被台湾多份报刊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 》驰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四月,三毛参加一个台湾的旅团,赴敦煌、吐鲁番游览。当到乌鲁木齐时,她离队找到王洛宾。《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三毛作品1991年 1月2日,因子宫膜肥厚入荣民总医院检查治疗。1月3日,进手术。一月四日凌晨,在医院以肉色丝袜绕颈窒息身亡。终年四十八岁。

主要作品

译著作品

出版时间

备注

《刹那时光》 丁松青父著

1986年1月初版

译自英文

《清泉故事》 丁松青父著

1984年3月初版

译自英文

《兰屿之歌》丁松青父著

1982年6月初版

译自英文

《娃娃看天下(二)》(漫画)

1980年2月初版

译自西班

《娃娃看天下(一)》(漫画)

1980年2月初版

译自西班

原著作品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我的灵魂骑在纸上》

——

——

往来书信

《高原的百合

皇冠出版社

1993年

廷游记

《我的快乐天堂》

——

1993年1月初版

回忆性

《亲爱的三毛

皇冠出版社

1991年5月初版

与读者的书信往来

《滚滚红尘》

皇冠出版社

1990年12月初版

电影剧本

《阅读大地》

皇冠出版社

1989年7月初版

有声书

《闹记》

皇冠出版社

1988年7月初版

三毛的游生涯

《流星雨》

皇冠出版社

1987年7月初版

有声书

《我的宝贝》

皇冠出版社

1987年7月初版

收集的80余件宝贝的故事

三毛说书》

皇冠出版社

1987年3月初版

有声书

《随想》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生活智慧的小品

《谈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生活随笔

《倾城》

皇冠出版社

1985年3月初版

、成长的故事

《送你一匹马》

皇冠出版社

1983年7月初版

对生命和爱的思索

《万水千山走遍》

报社

1982年5月初版

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

《梦里落知多少》

皇冠出版社

1981年8月初版

孀居生活与路历程

影》

皇冠出版社

1981年8月初版

旅居与回乡故事

《温柔的夜》

皇冠出版社

1979年2月初版

婚后旅居加纳

《哭泣的骆驼》

皇冠出版社

1977年8月初版

撒哈拉生活

《稻草人手记》

皇冠出版社

1977年6月初版

加纳利群岛的生活

《雨季不再来》

皇冠出版社

1976年7月初版

少女时代的成长与感受

《撒哈拉的故事》

皇冠出版社

1976年5月初版

沙漠生活

填词歌

《回声》

《不要告

《说给自己听》

《说时依旧》

《一条日光的大道》

《迷》

橄榄树》

《远

《那人》

《对话》

《轨外》

《晓梦蝴蝶》

《孀》

《雅各天梯》

《假如还有来生》

《沙漠》

《梦田》

《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

《今生》

《今世》

《梦里景》

《生活,是一种夏日流水般的前进》

荣誉记录

以上资料来源于

创作特点

三毛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公园的长椅上。三毛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注自我,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作品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文,她的文里总是流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结婚记》则记录了她在沙漠中与荷西仓促结婚的戏剧性过程,种种滑稽可笑与庄严的结婚仪式交织在一起。

个人生活

全家照

三毛陈懋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平”是取和平之意,但因为不会“懋”的写法,三毛时都把这个省略了,并最终改为陈平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律师,她的母亲叫缪进兰。三毛在家中排第二,她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陈田与两个弟弟陈圣、陈杰 。

婚恋

1967年,三毛西班结识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此外,留期间三毛也交了几任男友:在西班期间的一日裔富商同、在德国期间的一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裔同、以及在美国期间的一台湾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后全数均无疾而终。1972年,三毛接受了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一位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的求婚,但他却因心脏病发猝死

1972年,三毛再赴西班,与分六年的荷西重逢。1974年,三毛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结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后,终身没有再嫁 。

三毛和荷西

人物纪念

三毛祖居

三毛祖居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陈家村,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祖父陈宗绪先生于1921年建造的。三毛祖居的五间正房辟为三毛纪念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题,分陈列三毛的遗物、各个版本的作品、各个时期的照,以及中外人士缅怀三毛的文章。北厢房设“三毛故乡”录三毛像室、座等。 三毛祖居展室中所展出的许多珍贵展品系三毛胞弟陈杰先生从台湾邮寄而来,每件展品都洋溢着三毛浓浓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三毛纪念馆

2000年7月,三毛遗物入藏台湾文化资产保护研究中筹备处,现址为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一号台湾馆。

同年12月,在浙江定海成立三毛纪念馆,由杭州大旅游研究所教授傅文伟夫妇筹划。

奖项

2016年10月,三毛文奖正式设立。该奖项由《人民文》杂志社、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共舟山市定海区委、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办,面向各地汉语作家征集,与富阳郁达夫小说奖、海宁徐志摩诗歌奖一起,并列为浙江三大文奖项 。

人物评价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父亲陈嗣庆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

——三毛母亲缪进兰

三毛三毛曾说过很羡慕我和秦祥林恩爱,也想找一个自己、可以谈的及工作上的伴侣,可惜未能找到理想对象。对于死去的丈夫,她仍然十分怀念。她太不注意保护自己……我曾劝她不要太过任性,就算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也要为父母保养身体。

——演员林青霞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作家贾平凹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变得俗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辞海的解释,即志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作家梁羽生

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水式的泛滥感情。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有不断的流余韵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不胜负荷的……

——作家李敖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所欲的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在荒漠里的繁,她把生命高高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的。

——作家司马中原

有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演员胡茵梦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作家倪匡

三毛一生追求的幸福用语言是无法容的,她的这种幸福来自灵魂和身体上的自由。所以她几乎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留下了那脍的作品。三毛永远活在我们中,大家永远记住了她。

——作家辛东

轶事典故

由来

三毛英文叫ECHO,三毛本是笔,从三毛的《闹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中暗藏一个易的卦,上乾(三个阳爻,类似汉“三”)下坤(三个阴爻就是中间断,毛竖弯勾)——否卦。卦象:上乾下坤,否卦,天清在上,地浊在下,天地之不相交。塞不通,阻隔,事不顺畅。“大人否亨,小人而外君子。”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忘年情

三毛三毛有过一段短暂的“忘年情”。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达坂城的姑娘》,她把这些中国民歌带到西班,带到撒哈拉去唱,一直唱了几十年。当她有机会去新疆旅游时,特地去拜访了这些民歌的原作者王洛宾先生,此时的王洛宾已70多岁了。

见过之后,三毛却再也不能平静。她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倾倒,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三毛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再也难舍难分。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在中描摹着一位饱磨难的艺术家的采,渐渐,年龄的差模糊了,精神上融为一体。

海峡两岸,鸿雁传书。短短的3个多月,往来6封信件。王洛宾垂暮的也感到了什么。他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之后,王洛宾延缓了写信的日期。三毛急匆匆来信,责怪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几个月后,三毛再次来新疆时,直接就住在了王洛宾的家里,憧憬着一份美好的生活。然而人生历,生存环境,观念态,诸多的不同,使她和洛宾之间,无法疏通30多岁年龄差造成的鸿沟。三毛明白了:年近80的洛宾,生活给他刻下的伤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颗爱,远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创伤。14天后,三毛提着李,落寞的回到台湾

然而不到一年,却传来三毛的死讯。为了永远纪念这段情谊,王洛宾写下了一首感人的诗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中越爱!

在《1943-1991 三毛》传记一书中,三毛的友人澄清了这段被三毛迷不得不提的故事。事实上三毛与王洛宾的后来的相处不是很愉快,更没有忘年情一说。

遗书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在敦煌“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如果不是自制太强,小熊,你也知道,

我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钥匙会有起码一百把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为了亲它,我已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红,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车上还是在汽车里呢?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巴不得,巴不得,

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爱人三毛

三毛作品三毛在她自杀前几天赠送给眭澔平一本书,“那是她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就是《滚滚红尘》,我翻到后面才发现里面夹了这篇“遗书”,当时悲剧已发生了”。眭澔平表示,三毛之死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他觉得在那个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时候,因此过了17年,才把三毛这封书信公

在眭澔平把三毛的“遗书”公后,各地的三毛迷纷纷互相转发和讨论,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因为在中有三毛的这封信原件的镜头,而且从手写的体来看,的确是三毛迹。但也有人表示怀疑,“上面并没有看到日期,怎么能明是在她自杀前写的呢?”

其实在三毛去世之后,各种新闻报道和相图书出版一直不断,综各种报道来看,三毛在1991年1月4日自杀,警调查后宣布,三毛是以一条肉色的丝袜,绑挂在厕马桶上一个钩上,再将丝袜套在颈部自杀,现场没有发现任何“遗书”。

曾策划推出《三毛私家相册》的传记作家师永刚表示,他2005年出书的时候曾三毛的家人频繁联系,至今没有听说三毛有留下个人遗嘱,“我觉得这样只言语的文三毛写过很多,它恐怕不能被称为是遗嘱或者‘遗书’。三毛爱给朋友写信,常常是亲爱的某某,但这样的词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她的礼貌习惯而已。

死因相

台湾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确切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日,一本为《三毛死于谋杀》的图书纷纷出现在上海各家书店中。但其中对三毛的很多事都进质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的动机。

三毛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

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第二天,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三毛的死讯,香港80余家报纸也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对三毛的死因提出疑问,认为警的现场勘察太匆忙、“因病厌世、自缢身亡”的结论太武断,会不会有真正的凶犯逃法网。

斥“因病厌世”说

张景然指出,如果说“因病厌世”,那么三毛不知要死去多少回了。须知,三毛从小就疾病缠身,一直到她离这个世界。她有很多作品都是忍着病痛完成的,包括《滚滚红尘》。可能有人会说,三毛怀疑自己身染绝症,感到悲观失望、来日无多,在这种极压抑、极灰暗、极消沉、极颓废的情绪下,采取自缢的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毛真的患有不治之症吗?

确实,三毛怀疑过自己和母亲患有同样的病——子宫膜癌。为此,她决定住院做进一步检查。1991年1月2日晚,三毛到荣民总医院住院。第二天上午10时,医生为三毛做了个小手术。据手术判断,三毛患的是一般妇科疾病,并非她自己所怀疑的癌症。三毛治医生赵灌中在手术后明确告诉三毛:手术后加上服用药物治疗,分泌会慢慢改善,月事也会正常,并嘱咐她不用担。院决定安排三毛5日出院。但谁也没有料到,三毛在4日凌晨便离了这个世界。那么,谁又能解释,她怎么可能在医院已为她排除了癌症之后而绝望自杀呢?

驳斥“为情所困”说

三毛崇敬爱情。但是,张景然指出,三毛虽然被“情”的旋涡所扰,但绝不是为情所困。

荷西逝世以后,三毛也接触了几位男朋友,但都没有结果。

一位有妇之夫曾向三毛求爱,但三毛很清楚,那人的妻子很爱他,他这是见异思迁。 三毛明确拒绝了他,三毛说:“在我的道德观念里,一个已婚男人即使对我再好,我也绝不会动。”

在北非的一个岛上,西班的一位出色广告师向三毛求婚,三毛对他也颇有好感。但因为广告师的职业使他接触到各种姿态的美丽模特儿,这令三毛非常担忧。她坦诚地告诉他:“如果我们结了婚,我是不能忍受生活在时时失去你的恐惧当中的。”

对于爱情,三毛是理智而现实的。

三毛在一次外出度假时,结识了一位仪表堂堂、英俊洒的青年男子,三毛为之动,但最后双都没有留下通讯地址。

还是在北非,三毛认识了一位银理。三毛要回台湾时,理找到三毛向其倾诉情感,他请求三毛给他10天时间一起外出度假。三毛为他的真情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不是现在,而是约定在10年以后。好一个聪明的三毛

张景然说,在三毛的感情世界里,从来都是张智慧、勇敢和道德的,三毛绝对不会为情所困而自杀。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公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肃静,许多人替她担

三毛对大陆文化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上海,那时我刚懂事,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那个到处流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对我影响可大了。许多年以后,当我在异国他乡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取笔用了‘三毛’这个。”

三毛写过一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为什么流浪,流浪远……”这首歌在台湾唱了十几年,因为当局认为歌词中“远”指的就是中国大陆。1990年12月,三毛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参加台湾金马奖角逐,夺取8项大奖,却没有三毛的最佳原著编剧奖。《滚滚红尘》台湾某些当权者的愤怒:“刻意歌颂中共、肆意攻击政府、丑化国军……”有人认为,三毛有可能因此成为政治牺牲品。

书中把对三毛死因的各种猜测,比如绝症无望说、孤单寂寞说、为情所困说、江郎才尽说及自杀情结说等,都一一予以驳斥。书中还用了10位著人士对三毛的谈论,认为三毛死得怪异、突然,她没有理由自裁。等等。

人物语录

灵语录

我笑,便面如春,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不要去看那个伤,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天堂鸟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成了撒哈拉!

好孩子,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

1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成了撒哈拉。

2 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

3淡云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4 世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上绝对存在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5 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

6 因为我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就有多长。

7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8 一直以为是我,一直预感的是自己,对着一分一秒都是恐惧,都是不舍,都是牵挂。而那个噩梦,一日密似一日的纠缠着上来。

9 我没有忘,正在想要给这个没家的老人做些什么西班好菜。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10 夫妇之间的事情,酸甜苦辣,混淆不清,也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小小的天地里,也是一个满满的人生,我不会告诉你,在这深不可测的湖水里,是不是如你表面所见的那么简单。想来你亦不会告诉我,你的那湖水里又蕴藏着什么,各人的喜乐和哀愁,还是各人担当吧!

11 从来没有妄想在书本里求功,以致于看起书来,更是如得水,“游于艺”是最高的境界,在那儿,我的确得到了想象不出的愉快时光,至于顿悟和启示,那都是混在念书的欢乐里一起来的,没有丝毫强求。

12 我守住黄昏,守过夜晚.

13 最怕的事情是,我不会回家。我常常站在街上发呆,努力的想:家在哪里,我要回家,有一次,是邻居带我回去的。

14 告诉你,不要怕,坏事既然做透了,脸皮干脆就厚一点,心虚是你自己的秘密.

15 我年幼的时候,以为这世界上只住着一种人,那就是我天天看见的家人、同、老师和我上路上看到的人。

16 我还是一个没有肯定自己的人,我的下半生要如何度过,这一群当初被我视为老废物的家伙们,真给我上了一课在任何教室也不到的功课。

17 我不愿去想它,明天醒来会在自己软软的床上,可以吃生力面,可以不做蛋糕,可以不再微笑,也可以尽情大笑,我没有什么要来深究的理由了。

18 什么时候,我的时代已悄悄的过去了,我才察觉。

19 有时候让自己奢侈一下,集中精神不为人的要求活几天,先打好自己的基础,再去发现人,珍惜自己的有用之身。 至于我的故事,并没有说完,可是让我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有我的秘密——当我“出去”的时候,我从来不肯去照镜子。 那时候的我,爱的是《红楼梦》里的黛,而今的我,爱看的却是现实、明亮、泼辣,一个真真实实现世里的王熙凤。

用一秒钟转身离,用一辈子去忘记。

结婚以前在塞哥维亚的雪地里,已换过了,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的。埋下去的,是你 ,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很想大大的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

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

“我是一个像空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

用一转身离,用一辈子去忘记。。。。

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角。

爱情妙录

▲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上绝对存在永恒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

▲一刹真情,不能说那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中却也荒凉。荒凉日子难过。难过的岂止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奥妙,在爱情中出现籍时,籍就是籍,显然已没有热情的籍而已,来无影,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一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这,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

▲爱情是彩色球,无论色如何艳丽,不起针尖轻轻一刺。

▲逢场作戏,连儿戏都不如,这种爱情游戏只有天下最无聊的人才会去做。要是真有性情,认真办一次家家,才叫好汉烈女。

▲爱情的滋味复杂,绝对值得一试二尝三醉。

友情妙语录

▲朋友是五伦之外的一种人际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态,是因为人,没有界定清楚这一个词的含意。

▲一刹知的朋友,是贵在于短暂,拖长了,那份契总有

▲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过分混杂,匆忙中急着找,往往找错类

▲朋友再亲密,分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朋友之义,难在义千变万化。

▲朋友绝对落时空,儿时玩伴一旦阔,再见时,情感只是一种回忆中的承诺,见面除了话当年以外,再说什么都难了。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过分要求,得,是存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朋友共乐,锦上添绝对有必要。朋友共苦,除非同病相怜,不然总有高低。

▲强占友谊,最是不聪明,雪泥鸿爪,碰着当成一场欢喜。一旦失去朋友,最豁达的想法莫如——本来谁也不是谁的。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我当的去爱他人,这使情感不流于泛滥。

▲我决不过分对人热,这使我掌握分

▲我漠视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舒畅。

▲我很少求人,这使我自由。

▲我不欠钱,这使我安

▲我让人欠我的钱,这使我做傻瓜。

▲我看书,这使我多活几度生命。

▲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相关歌曲

写给三毛

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1、罗大佑写给三毛的《追梦人》凤演唱,出自专:《告的年代-情歌专

2、罗大佑写给三毛的《滚滚红尘》罗大佑演唱,

3、腾格尔写给三毛的《三毛》腾格尔演唱,出自专《草原情唱》

4、眭澔平写给三毛的《蒲公英的哭泣-给三毛》、《三毛你快乐吗?(毛 最后的声音)》眭澔平演唱

5、轻音乐《橄榄树》、《滚滚红尘》、《红色的沙漠》、《惊梦三十年》、《哭泣的骆驼》、《流动的是沙漠》、《梦里落知多少》、《撒哈拉的东女子》、《万水千山走遍》、《忘不了的三毛》、《温柔的夜》、《西不相识》、《雨季不再来》出自文音乐专《撒哈拉的故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坐骨神经损伤

下一篇 山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